“十三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2016-09-03易欢欢
文|易欢欢
未来3-5年的大趋势
互联网经济从2010年云计算,2011年大数据,2013年互联网金融,2014年互联网+。如今的互联网+,依然还是非常浅层次改变了标准化的东西,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拉动和促进还远远不够。我们观察到:第一,互联网流量的红利开始消失。第二,基础设施成本大规模降低。举个例子:易选股、易专家有200万的用户下载,发展速度非常快。以前,当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每个月要投入100万,才会出现大量的用户,现在借助云计算等便利的条件,每个月只要6万就足以,这就是当下的共享经济时代。第三,是对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大规模烧钱换来了用户,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第四,大量的房屋、地产、车辆空闲,占用着存量资金。现在,只有个性化和定制化,才能体现真实需求。我们认为从标准化走向垂直化,深度给用户以体验,真正让需求与供给匹配的市场是未来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
2015年,从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到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再到7月3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网络支付的规范,最后到年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负面清单和正面要求。总结起来,2015年是对于互联网金融既有鼓励支持,又有规范监管的一年,引用“十三五”规划中的表述:“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将极有可能完成一次大规模的洗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如果说过去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那么未来将重在“变现”。针对前期积累的大量用户,通过提供优质的高附加值金融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最后逐步走向个性化服务。消费金融、移动支付、互联网保险等几大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将成为2016年互联网金融发展主要突破口。
消费金融:流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未来精准场景的把握才是王道,优质的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在相关垂直细分领域、围绕产业链的深耕细作,积累大量优质消费用户,把握优质资产端,能够不断实现流量变现。
移动支付:2015年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在规范支付账户,防范洗钱与非法吸储的基础上为创新留出了一定空间,虽然对政策市场褒贬不一,移动支付依旧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基础支撑,通过控制支付环节形成互联网生态闭环,已经成为用户价值挖掘的基础。
互联网保险:2015年7月22日,中国保监会印发《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互联网保险的经营主体、资质、业务和权责等内容,放开四类险种互联网销售区域限制。互联网叠加保险业,基于互联网场景的新保险、保险网络销售、保险精准定价以及互联网互助保险都将很快进入爆发期,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
在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我们永远不能忽略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数据。百度之所以能够在支付领域后来居上,以及在互联网巨头相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都源于其对数据入口的把控和海量数据的沉淀,未来在发展中拥有不竭动力的一定是“金融+数据”的组合,这包括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产品设计以及风险把控。而目前在我们看来大数据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新时代的需求,未来将进入一个“超数据”的时代,打破原有数据库中静态知识,实体联系的局限,制定新型的形式化的语言,极大的提高数据的可扩展性,并完成可视化的数据查询,计算和展示,真正的实现基于数据的智能化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从互联网经济到共享经济
在资源盈余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具有在互联网技术下实现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以满足多方需求。从C端的产品服务共享到B端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职能共享,共享经济是一种思维模式,改变对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价值判断,将影响个人生活与企业生产,甚至影响这个经济运行状态。
互联网的一大作用是脱媒,早期对于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传统企业的转型,互联网这一工具成为有效的抓手,优化企业的经营。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的连接手段,帮助其供求一体化。依靠互联网搭建平台,若是不能解决动态的供需一体化服务,克服马太效应,那仅仅是在互联网下的去中介化后的中介平台。
流量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目前的线上主力消费年龄从18岁到48岁。几乎会上网消费的人群都已经上网了,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消费固定的偏好。互联网公司从去中介化到再造中介,躲不过的信息衰减效应,流量为王时代已逝,掌握流量入口不一定能走向成功。如何有效解决流量分发是关键,克服不了马太效应的电子商务终将走向没落。
随着共享的思维走进了服务领域,围绕个人的衣食住行用等用方面,产生了很多新兴服务业态。个人生活领域的共享经济已经铺垫多年,从O2O的兴起,众多创业公司围绕不同场景,进行最后一公里的创新。随后,由Uber、Airbnb带领起来的生活领域的共享创业模式被迅速推广、学习。搭陌生人的车、住进陌生人的家、将宠物寄养给陌生人、去陌生人家吃饭……这些曾经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方面让生活更加经济、方便和有趣,另一方面也在构建社会的信任机制,在冷冰冰的商业行为之外,增加了信任的元素和社交的选项。
个人生活领域以外,在企业生产端,产业端的微笑曲线已被更改,研发被引入了众创思维,办公地点也被颠覆更改,产业链的非核心设备可以共享,金融服务被互联网改变,3D打印让个性化产品的实时满足不是问题。共享经济从产品端向上延伸到生产力、生产资料,未来在数据采集更加快捷和覆盖率更加广泛的基础上,共享思维有助于在搭建企业生态级别的转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