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精细化管理

2016-09-02陈倩

现代园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施工准备过程控制养护管理

陈倩

摘要: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到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做到各就各位,明确目标,细节量化,严格考核,确保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施工准备;过程控制;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就是在园林绿化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工序的再分解、再细化、再规范、再深挖,是保证品质、实现精品的一种管理模式。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到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做到各就各位,明确目标,细节量化,严格考核,确保质量。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建立持续、稳定、完善、高效的城市园林运营体系,进而全面提升城市绿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绿化工程隶属于市政公用专业,但绿化工程和其他市政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最大的不同是所施工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保证成活率是第一要务。要保证成活率,精细化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从施工过程到养护管理都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1 施工准备

1.1 成立施工现场管理部门

1.1.1 抓好施工管理。首先要建立施工管理部门,由建设部门牵头,联合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协调调度。

1.1.2 选派经验丰富、有施工能力的优秀负责人担任项目经理。由选派的项目经理自主挑选公司有能力的施工人员,根据管理制度确定责任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专人专职,专人专岗。从项目经理到现场技术员,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1.1.3 项目部配备通讯车辆及水车、货车、各种仪器、办公设备等施工所需必要物资。在工地附近成立工程指挥部,要求项目经理常驻一线主持工作,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吃住在工地,便于调度管理,确保工程人员及时到岗。

1.2 建立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工程建设精细、规范的有力手段,摒弃以人管人的缺陷,转而以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明确,确保落实。

1.3 做好施工规划

结合工程目标定位、图纸设计细致全面地踏勘现场,对工程有充分的认识,明确工程的重点、难点,综合分析,合理分解施工进程,划分施工节点,充分做好施工规划。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图纸,采集现场原始照片、标高数据,摸清地下管线及埋设物情况。各施工单位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园林工程施工的总布局,对工程目标及不同环节施工任务做出战略性指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从项目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工程建设科学、合理、有序进行。

2 施工过程

2.1 严格把握工程质量要求

2.1.1 确保进场材料质量。选择供货及时、信誉好的客户,苗木质量的选择直接关乎景观效果,这就需要工程采购人员“靠的上,看的好”,亲自到苗圃选择苗木,逐棵确认,打号定向,对规格要求严格把关,苗木质量绝对没有负误差,并确保进场苗木为合格苗、健康苗、优质苗。严格按照苗木规格表,胸径、米径、地径要严格落实,丛生苗木一定要达到分枝数、高度、粗度等;所有苗木必须按标准带土球,并掌握好土球与苗木规格的比例。

2.1.2 提高苗木栽植质量。①将苗木起挖到栽植的时间压到最短,确保头一天起苗,夜间运输,次日到工地栽植,当天来的苗木必须栽植完成,搭架固定,并浇足浇透头遍水,这样既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又提高施工进度。②定点放线是提高绿化效果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明白图纸的设计意图,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反复从不同角度观察位置后,再确定栽植,保证景观效果。③在苗木打号时对所选苗木进行定向,栽植时也要严格按照所定向的阴阳面来栽植,这样切实保证了应有的景观效果。栽植时确定好栽植深度,以便对后期留置暗穴做好准备,有利于地形的美观和草坪的平整度,以及苗木的长势。

2.1.3 土建工程。原材料采购要货比三家,先发样品,待甲方及监理方认可后,方可订购生产。材料进场后先做好标准段,请甲方及监理认可后再大面积展开施工。

为确保质量,项目部主动自检,对不合格的部分,要求施工队坚决返工,重新铺装。比如在园路铺装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为1~2m弯道反复铺装,争取最佳效果。施工队伍最好聘请石材厂常年从事石材铺装作业、有经验的施工队伍。控制好进度,比如青石板碎拼铺装,每个班组每天或许只铺装3~5m2,虽然进度慢,但确保了景观效果和工程质量。

2.2 严格把握工程进度

2.2.1 协调管理保证。工程动工前,首先积极与指挥部对接本绿化标段的各种管网位置、埋设深度等问题,做好施工前的现场情况交底,要求项目部人员熟悉地形,摸清管线的种类、位置、走向、埋深等之后,再有计划地进行机械、人工挖填作业,避免乱开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2 组织管理保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强有力的施工指挥机构和施工保障体系,投入能保证施工进度如期实现的足够的施工队伍,实行专业化机械化施工。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

2.2.3 计划管理保证。编制科学合理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并在总计划的基础上分解明确的月及旬计划。每天开碰头会议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第2天的工作提前做好计划,调度落实。项目经理抓住主要问题,严格按计划安排组织施工,重点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定期检查施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展和各种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保证各工序的衔接。

2.2.4 劳动力安排保证。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充分认识完成工期目标的重要性,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公司应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施工队伍,比如土石方班组、大树栽植班组、地被栽植班组、浇水养护班组。每个专业施工班组由1~2个队伍来组成。专业班组按流水作业的要求顺次进场。节假日及农忙季节,一方面提高施工队人员的工资,另一方面能用机械完成的工作尽量不用人工,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劳动强度,确保农忙季节不耽误工程工期。

2.2.5 机械及材料方面保证。根据计划安排,投入充足的机械设备,加强机械化施工水平,加快施工进度;做好材料计划,采购人员提前订购,随时分析材料供应对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有预见性地提前落实其他供货方,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于大树、土建板材等材料提前下订单,生产好,随时按照工地进度计划进场,决不能让工地等材料的情况出现,确保工程进度。

2.2.6 安全、文明施工方面保证。在工程现场,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制定安全文明目标,建立安全文明工作制度,层层落实责任,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施工前召开安全文明会议,加强安全文明教育。位于市区繁华路段的绿化工程,人流车流量较大,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在不影响交通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的情况下安放醒目标志,对行人及车辆进行提示,施工区域用彩旗、锥形桶等提前进行人车隔离,确保人员车辆安全通过,把施工占道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确保了过往的行人及车辆的安全。清理垃圾、挖掘机破碎灰土时,为避免挖掘机履带压坏新铺装沥青路面,挖掘机在托运车辆上进行施工。这样一来,虽然机械使用率降低了,增加了施工成本,但保证了公路牙石及沥青路面不受机械碾压破坏。夜间施工,做到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没有投入大型噪音的机械,并在晚上十点前结束作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路面垃圾、修剪的树枝树叶随时清理,每天施工完毕,用水车清洗路面泥土,做到文明施工。整理地形时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要求,种植土低于路沿石8~10cm,避免浇水及雨水冲刷导致路面污染。

3 养护管理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园林工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的养护,养护管理具有周期性、长期性和过程性,是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继续、提高和精琢,要实现园林工程的精细化,必须坚持后期养护管理的精细化。

3.1 依不同季节管理,因时制宜

3.1.1 春季。①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植物也进人生长期,急需养分、水分的补充。所以浇水、施肥是春季养护管理的重点。要充分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土壤特性,并与空气温湿度相结合,以此判断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②干热风对植物造成伤害的识别。在春季降雨少的地区,风多、风大、“风干”。特别是5月份左右,干热风危害严重,可造成银杏、樱花、月季、丁香等多种植物生理性伤害。③病虫害的防治。春天不是病虫害高发期,但应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为一年的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易发生病虫害的树种,普遍喷1次石硫合剂。病虫害防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清除病原;二是增强树势;三是合理喷药防治(次数、方法);四是修剪时防止伤口病菌的侵入(伤口的喷药、工具的消毒)。④及时解除植物过冬的包裹物,防止发生危害。春季气温起伏不定,到气温波动不大时,及时解除防冻的包裹物,并进行焚烧。可回收再利用的,要对其喷施药剂,防治病虫害的传播。如果解除不及时,特别是薄膜包裹的易造成树体高温,对树皮造成伤害。

3.1.2 夏季。夏季是植物生长的旺季,也是病虫害多发的季节,养护管理任务最为艰巨的季节,所以做好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控制浇水,合理施肥。浇水、施肥过多对植物也不是一件好事,夏季降雨频繁,如果过多地浇水,会使不需要水分的植物烂根,使土壤盐度增加(地下水盐含量大,随着浇水盐分残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浇水,要综合环境、土质条件、喜水程度,并结合天气、降水情况,合理安排。为避免树穴出现积水,采取盖膜、覆土、高水围等合理的应对办法。②病虫害的防治夏季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防治病虫害要“防早防小”,常用的防治方法有薄膜涂药缠干、叶面喷施、灌根、药签等,控制好防治的频率。③自然灾害的防控。夏季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季节,要做好防控首先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灾害高发期以前,要检查树木支撑,工地排水系统等,该加固的要加固,该更换的一定要更换。

3.1.3 秋季。随着秋季的到来,降水减少,秋高气爽。“秋老虎”是这个季节典型的特征,这段时间成为苗木存活的第3个重要节点。①浇水、喷水成为本季节养护的重点,让那些长势不良的植物度过高温的时间,减少苗木的死亡率。所以当天气高温状态时,根据检查的情况,该浇的浇、该喷的喷。后期对某些品种应减少浇水的量,防止一些病害的发生(如海棠、法桐的破腹病)。②清除落叶杂草也是本季节一项重要的工作。往往认为落叶是很好的有机肥,清除劳民伤财,其实不然。树叶清除大有好处:一是提高环境的整洁度,同时还避免植物免受“火灾”的危害;二是消灭隐藏的越冬害虫和病原菌。清除掉带病、虫卵的树叶,集中烧毁,减少来年病虫害的传播、危害;清除树叶后减少了地下害虫栖息的场所,减少苗木根部危害,从而减少苗木的死亡率(如红王子锦带根部病害、女贞叶斑病)。

3.1.4 冬季。随着冬季的到来,植物慢慢进入休眠了,如何保证它们能够安全地度过冬天,是本季节工作的重点内容。①保暖:易受冻害植物一定要做好保暖,决不可有侥幸心理。千万不要忽视根茎部保暖,根茎是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最晚,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最早的部位,突然的降温,极易造成根茎冻害,若发生冻害可用培土(土堆不超过50cm,直径在100m以内)保温等方法。比如百日红根部冻害,发生冻害后可采用高培土,外套管促使上部发新根。②结合冬季修剪认真清理树体上的越冬病虫,要针对不同虫态、不同的越冬部位采用剪、刮、刷等办法清除。对有下树越冬习性的害虫可在其下树前绑草诱集,集中杀灭。③清除落叶:继续清除树木的落叶,要干净彻底。

3.2 依植物生长特性,因材制宜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为了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对诸如光照、温度、土壤、水分、肥料、气体等外界环境因子的需求所采取的土壤改良、松土、除草、水肥管理、越冬越夏、病虫防治、修剪整形、生长发育调节等诸多措施。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了解每种植物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当地的具体生态条件,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科学、高效、经济的养护管理技术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施工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园林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施工精细化管理不但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还要求管理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单位有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景观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经济、实用、美观的园林作品。

(收稿:2016-03-02)

猜你喜欢

施工准备过程控制养护管理
PP—R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分析道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