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眩晕的25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09-02韩锡茜阎立华东红甘肃中医药大学04级研究生兰州730030甘肃中医药大学03研究生兰州7300303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兰州730050
韩锡茜 阎立华 东红(甘肃中医药大学04级研究生 兰州730030;甘肃中医药大学03研究生 兰州730030;3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 兰州730050)
温胆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老年性眩晕的25例临床疗效观察
韩锡茜1阎立华2东红3#
(1甘肃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兰州730030;2甘肃中医药大学2013研究生兰州730030;3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兰州730050)
老年性眩晕;温胆汤;针灸治疗;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老年性眩晕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2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病程(8±3.1)年。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头颅MRI检查,排除脑部肿瘤、梗塞等疾病,排除耳源性引起的眩晕,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患者的病情给予西比灵胶囊(国药准字H10930003)口服,1次/晚,50 mg/次。治疗组给予温胆汤加味,方剂组成为:半夏15 g,竹茹20 g,枳实15 g,陈皮30 g,炙甘草30 g,茯苓20 g,天麻15 g,夜交藤20 g,钩藤10 g,丹参15 g,煎服,1剂/d,3次/d。配合针灸治疗,选取肾俞、足三里、百会、风池、太溪、太冲等穴位,行针灸治疗,1次/d,20~30 min/次。两组中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的患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后给予相关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2]制定。疗效标准为:痊愈:眩晕、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消失,3个月随访未复发;显效: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偶尔发作,不影响工作或学习及生活等;有效:眩晕等症状较前有明显改善,但头晕等症状时有发生,其他症状也时有发生;无效:眩晕症状基本无改善,甚至加重,其余症状也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老年性眩晕是指老年性前庭系统退行性改变导致的病变,也是许多眩晕病的表现,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现代医学认为,眩晕的发病病因主要是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而导致脑动脉血流量减少,进而血流不畅引起内耳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眩晕[4]。老年患者血液粘度高,脑动脉内血流量减少,并常常伴有脑血管疾病病史,因此,老年性眩晕的诊治就更加重要。中医上将老年性眩晕归属到“眩晕”的范畴,内经对眩晕有“目眩”、“眩仆”、“眩冒”、“掉眩”等几种称谓,其病机主要为瘀滞不行,肝肾亏虚,其病性为虚实夹杂,因此,应在辨病和辨证准确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治疗。
温胆汤是治疗痰瘀互结的方剂,笔者在给予化痰消瘀的基础上,加以平肝降逆,滋补肝肾,既能够较好的消除痰瘀,也能顾及本虚的本质给予滋补。本研究中,治疗组给予温胆汤加味合并针灸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可推广使用。
[1]冀桂苗.舒血宁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00-701
[2]王学好,韩永祥,王金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2):73-74
[3]田富坤.自拟熄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12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33):5995-5996
[4]麦海燕,吴小丽,王海乔.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6):114-115
R44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1.038老年性眩晕(Senile Dizziness)是以头晕、目眩、乏力等临床表现为主的一种综合性疾病[1],其发病机理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前庭功能障碍而产生运动性或位置性的幻觉,从而引起临床症状。年龄和合并疾病都是导致该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老年性眩晕患者25例,用温胆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2015-10-23)
东红,E-mail:143054607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