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为例
2016-09-02何振华
何 振 华
(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 湖州 313000)
学科探究
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为例
何 振 华
(湖州市第二中学,浙江 湖州 313000)
历史意识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分析了历史意识与政治课教学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客观呈现史实、辩证分析史实、历史照亮未来、以历史为借鉴等四个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策略。
历史意识;政治生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对于教学,我们需要开启一种大文科的宏观眼界,也需要有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意识。在高中阶段,历史意识是连接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认为,在回望和反思历史中养成历史意识,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审视当下,规划未来,进而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历史意识与政治课教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徐兆仁教授认为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历史意识的养成,就是从促进人的成长角度考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厘清历史意识与政治课教学的关系。
1.历史意识注重以发展观审视社会现实
从横向上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往史。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的历史意识主要在学习交流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个人的历史意识也不仅仅是个人面对历史的一种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特定群体对于历史发展的一种社会性反应,对共同历史的探寻是强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
从纵向上看,我们总是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任何个体都是作为历史中的人而存在的。历史意识是指导我们能够跨越特定时空探察人生、社会和世界,审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思维观念与方法。政治课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保持“温情和敬意”,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历史的特定情境,其本身也是历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自觉地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比较的方法去审视、分析和体会现有制度的形成、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对于我国现行的制度逐步养成“认同与理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以理性之精神始终将每一代人的成长置于历史的维度上进行考量,将个体生命的成长置于民族、国家乃至于人类文明历史的宏观背景下,以培养真正的社会历史中的人。
2.历史意识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分学段、分学科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此轮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从最新讨论的结果来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步确定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这将从“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的高度重新明确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使命。
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需要将理论层面的素养进行细化、分解和调整,具象为教师可具体实施和教学的内容。而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批判性认知,拓展学生观察世界与人生的视界,使学科核心素养浸润学生心灵,是政治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命题。一方面,今天国家公共生活中的各种制度、政策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着的过程,而历史知识正可以作为解读政治现象的原因和依据;另一方面,古今中外的各种政治现象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历史素材可以作为当前某些政治现象的类比材料,通过比较异同使学生理解我国现行制度的合理性及其与国情的适切性,这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课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以唯物史观理性认识和科学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指引其建构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并在比较、分析、判断中增进对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激活公共参与的热情。
二、基于历史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笔者以《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教学内容,是对当代国际关系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客观呈现史实、辩证分析史实、以历史为借鉴、历史照亮未来等四个维度来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忧患意识、世界视野和未来担当。
1.客观呈现史实,以理性精神破除旁观者心态
史实,即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都是其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今天的世界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以往的教学大多关注教学目标在横向的社会大背景下的解读和落实,而较少从历史角度对社会生活做纵向的探究。中学生受到自身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往往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过去的事物。在宏大而遥远的时空背景下,学生还容易产生一种“旁观者”的茫然心态,这显然不利于其提升认识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笔者以为,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课前历史知识储备,用更多的有效素材、从更全面的观察角度考证历史材料的客观性;其次要在史实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学习时产生历史“带入感”;再次是以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逻辑顺序架构史学材料还原历史真相,形成观察历史的新视角;最后还要通过基于史实的教学对话,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历史材料,形成对过去事物的整体感悟。
在分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时,笔者整合设计了“叩问历史”的教学情境,营造了一种历史的“在场感”。
探究一(叩问历史):
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这种理论被称为“外部冲击—中国反应”模式。
时期外部冲击(重大历史事件)自身反应(中国国内的变革)1840—1949
(1)近代中国社会面临了哪些外部冲击?中国自身又做出哪些反应?
(2)近代中国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哪些国家?他们的行为给国际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回顾这段历史,对我们思考今天中国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启示?
历史教育专家于友西认为“历史意识”的内涵包括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感。史实的呈现和梳理是师生面对历史材料时首先要共同完成的任务。笔者通过一组递进结构的问题,启发学生调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并借鉴费正清教授的理论,以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近代史上列强的殖民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可能会重演;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经历过近代史深刻教训的中国人应该共同担负起和平发展的责任。师生双方正是基于史实的对话和思辨,由此感悟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辩证分析史实,认清历史潮流促成政治认同
历史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中总有一个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就是要提升学生观察和分析历史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启迪历史智慧,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认清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合理的视角观察现实的社会生活,促成对现有社会制度和公共生活的政治理解和认同。
在“立足现实”环节,师生对话指向“中美大国关系”对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影响。于是,笔者设计了如下探究情境:
探究二(立足现实):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就使得战争不可避免。这被人们称作“修昔底德陷阱”。
(1)中美关系如此错综复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中美之间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3)中美关系的变化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政治学与历史学具有天然的同一性。现行高中《政治生活》教材中直接引用了大量历史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主要以历史情境导入和历史性辅助文的形式出现。在探究中,教师指导学生回顾了教材95页上“1972年以来中美交往的重要事件”的辅助材料。有学生认为中美之间会日趋平等地开展对话,也有学生认为中美不可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会发生局部冲突。但是随着对话的深入,无论持何种观点的学生都更加坚定地认识到现阶段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由上述问题而引发的“头脑风暴”,将教学对话引向一个小高潮。笔者以为,教学的任务特别是在探讨历史问题的时候,不是不顾一切地将学生引向预设答案,而是要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并将思考引向一种开放的可能的方向,在这个开放的“扇形”中学生会自觉认识到现有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的历史必然性和政治认同感。
3.历史照亮未来,提升公共参与和主动担当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历史事实与现实社会总是构成一种相互阐释的互动关系。对历史的发掘和解读、追问和思考,将激发当代人对现实的思考、公共参与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主动担当,这正是历史意识培养的目的所在,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落脚点。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基于中国历史和现状,对国家未来走向提出的方向指引,要走通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来支撑。在“展望未来”环节,笔者设计了第三个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三(展望未来):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哪些重大的战略和措施?
亚投行的成立、“一带一路”的倡议……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开放战略的具体措施,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诠释。历史创造了未来,而不是未来自己创造了未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才能够真正理解中国外交奋发有为的“新常态”。笔者重点与学生交流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并建议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从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而引向了对“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从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到今后我们将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诠释中国,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信心和责任悄然而生,增强了学生们成功且有责任地生活于现代社会的可能性。
4.以历史为借鉴,对比分析中树立规则意识
“法治意识”从个人角度看主要强调遵守国家法律与社会规范的意识,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有自尊、讲规则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对比分析进行换位思考是自觉树立规则意识的有效方法。只有国民形成了普遍的规则意识,才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明确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制订和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则,并自律自主地采取具体行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法治秩序的建设过程。
政治生活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教学模块,不仅在“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政府依法行政”“共产党依法执政”“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等教学内容中有明显体现,而且隐含在其他教学内容中。发现和利用好这些法治意识培养的生长点,可以培育学生完整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组对比探究:
(1)“叩问历史”环节:对比历史上列强的发展道路和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
(2)“立足现实”环节:对比新兴大国中国和守成大国美国在发展问题上的分歧与共识。
(3)“展望未来”环节:对比人际关系与国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原则。
通过第一组对比,师生回顾相关历史知识,感受历史上列强发展道路给自身和其他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思今日中国要谋求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再走列强的老路,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第二组对比探究的重点是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现实条件和文化传统所作出的坚定选择,领悟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
在第三组对比中,教师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哲理,领悟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自身未来道路的战略选择和庄严承诺,也是对世界发展潮流的一种积极导向,更表明了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隐含的“法治意识”,就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基本规则和基本原则。在古与今、中与外、近(人际关系)与远(国际关系)的三组对比分析中,学生体悟到尊重和遵循规则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借鉴到平时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应当待人如己,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应践行社会主义法治。
三、注意事项
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每个教学模块、每堂课的教学实施中应有所侧重,而不是不分轻重地面面俱到。如本课例中重点培育的是“政治认同”“公共参与”和“理性精神”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而“法治意识”则作为二级目标隐含在教学过程中。
其次,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能过分突出其中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在学生人格养成中的整体功能。如在辩证分析史实时重点要培育的是政治认同素养,但在分析中会提升学生的理性精神和规则意识,也为历史照亮未来、提升公共参与和主动担当做出铺垫。
再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研究如何将四个方面细分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子目标,然后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按照一定顺序和结构来设计教学。只有讲清楚事件的“来龙”与“去脉”,才能最终培养出充满自信的人、能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和心系祖国的人。
综上所述,通过学科互动,在政治课教学中促进学生历史意识养成,进而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有效途径,“叩问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观察和设计是可行的,“知—信—行”的教育轨迹是可循的。
[1] 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108-114.
[2] 罗亚萍.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习得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1):40-41.
[3] 王新谦.对费正清中国史观的理性考察[J].史学月刊,2003(3):13-18.
[责任编辑:陈学涛]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8.016
2016-03-01
何振华(1981-),男,浙江湖州人,中学高级教师。
G633.2
A
1002-1477(2016)08-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