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快照

2016-09-02

大众考古 2016年1期
关键词:残片墓地雕刻

考古快照

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

朝阳半拉山积石冢墓地遗址航拍全景

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对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半拉山顶部的半拉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通过此次发掘,确认了该墓地为一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积石冢墓地,墓地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墓地主体部分是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内部冢芯和外部封石及石块砌筑的冢界墙构成的,在墓地北部发现了与祭祀活动有关的遗迹现象,包括积石堆积之上的筒形器带和冢体外东侧的祭祀坑。共清理各类型墓葬54座,祭祀坑7座,出土近二百余件珍贵遗物,包括陶器、石器和玉器三大类,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红山文化积石冢墓地的结构、属性、功能和地位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熊增珑、樊圣英)

图片来源: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熊增珑

三耳玉璧

玉猪龙

陶人头像(左为正面、右为侧面)

M12

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车马坑发掘现场

伊川徐阳墓地发现于2013年,此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墓地位于鸣皋镇徐阳村周围的开阔台地上,伊河支流顺阳河从墓地中部穿流而过。

两次发掘共清理竖穴土坑墓3座、车马坑2座。墓葬中出土有铜镈、铜编钟、铜鼎、铜豆、铜壶、铜盘、铜匜、铜舟、石磬、陶鼎、陶豆、陶壶等器物。车马坑为陪葬坑,一座随葬车6辆,马13匹、家犬1只,东北角放置大量马、牛、羊头蹄,经鉴定有牛头8个、马头3个、羊头21个,牛羊蹄若干。另一座车马坑发现车7辆,马18匹,北部马牛羊头蹄摆放整齐,马头3排15个、牛头5排残存18只、羊头6排37个。车马饰主要有六棱形骨管、骨贝、饰云雷纹角镳、马衔、铜环、銮铃、铜车轸等。

徐阳墓地陪葬车马坑东北角或北部放置大量动物头蹄的埋葬习俗,在中原地区是首次发现,这种习俗与春秋时期甘青地区出土的戎族墓葬陪葬习俗相同。根据墓地年代、器物特征、埋葬习俗,我们认为徐阳墓地应为春秋时期秦晋所迁陆浑戎贵族墓地。它的发现印证了文献对陆浑戎的迁徙、灭国事件的记载。(吴业恒)

图片来源: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吴业恒

编钟出土情况

墓葬发掘现场

洪都拉斯科潘遗址8N-111贵族居址

发掘区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洪都拉斯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并与哈佛大学合作,联合开展科潘遗址的考古工作。2015年,考古队分两个阶段对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进行发掘。8N-11贵族居址为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方形院落,本年度发掘其中最高大的北侧中心建筑。

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清理了全部表层堆积,建筑的正面(即南面)已经完全暴露,东、西两侧也暴露出部分台基墙体,后侧暴露出了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台基底座转角巨石,建筑形制逐渐明朗。在中部主殿与西侧建筑的交接处,发现雕刻残块6件,推测雕刻内容为新年符号、交叉火炬符号和人面符号的复合体。新年举火是玛雅城邦王族的重要仪式,此符号在王宫区的第29号建筑上也有发现,表明了8N-11与王室的密切联系。

第二阶段发掘工作在建筑的东、西两侧均暴露出更多保存较好的墙体,建筑结构更加清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东、西两侧的第二层台基上,均暴露出保存在原位的雕刻。雕刻的内容仍然是墨西哥纪年和交叉火炬图案,由此可知,在第一阶段发掘中发现的倒塌雕刻残块不是来自顶部建筑,而是来自第二层台基。在此东夹道内,还发现了能够复原的较大块陶器残片、黑曜石残片,并有火烧痕迹,此部分堆积正在清理中。此外,在建筑的后部,清理出了大范围的类似“散水”的碎石堆积层,其中包含大量陶片和黑曜石石器残片。这些重要发现更加凸显了北侧建筑的重要性。(李新伟)

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李新伟

科潘遗址以前出土的有可可果装饰的陶焚香器

有可可果装饰的陶焚香器残片

保留在原位的墨西哥纪年和交叉火炬雕刻

猜你喜欢

残片墓地雕刻
我有一个梦寄存在老火车站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On art
雕刻树叶
古瓷残片是否有收藏价值?
雕刻时光
最大坟场
莫桑比克发现的飞机残片来自马航370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