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里的教育思想
2016-09-01王东
王东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和《中庸》也都是出自《礼记》。这三篇文章都同样精彩。
《学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
当今的老师们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很多知识,而不顾学生能否消化,他们向学生讲的那些大道理,仅仅是照本宣科而已,根本不是老师自己心里真诚的想法,却要强迫学生去接受它。像这样进行教育,必然会让学生学得不明不白,而且怨恨自己的老师。学得很苦,却又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即使勉强修完学业,也会很快将它们抛到九霄云外。
这不正是当今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吗?今天的学生们咬紧牙关,熬完高中,高考一结束,就恨不得马上和过去一刀两断,他们抛弃学业的手段,相比两千年前,更是推陈出新,登峰造极了。你看,我们高考刚刚结束,各地的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干同一件事情——撕书。
纸屑漫天,何其壮观!
甚至新闻里还报道,有一个学生因为烧书,一不小心把宿舍给烧了。
造成这样的后果,和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
那天,张松辉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孔子的学生子路本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混混,孔子上课的时候,子路经常戴着个鸡冠一样的帽子,在旁边嗷嗷乱叫,故意捣乱。
就是这样一个混混,由于经常在旁边捣蛋,渐渐被孔子的课堂所吸引,后来也爱上了学习,认认真真地跟着孔子学习。那古代的老师们,是怎样进行教育的呢?我也只简单地引用《学记》里的三句话来做简单的说明。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老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但不轻易开口解说,这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不要一开始就讲,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在课前就设计好了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达成和老师相同的认识,逐步认同老师的观点,接受教材的观念。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认同和接受的话,那我们的下一代,又如何超越前人呢?
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知,批判精神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内容。如果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是引导学生接受别人的观念,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只是一句空话。
好,这是题外话了。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我们看下面一句: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老师教导学生,应该引导学生,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勉励学生,而不抑制他们的进取精神。开导学生,而不把话说透。引导而不强牵,学生就不会有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会启发学生思考。能使学生没有抵触情绪,使学生感到亲切,并且能启发学生思考,这就可以称得上善于引导学生了。
如果无论老师如何解说引导,学生就是无法理解,怎么办呢?我们继续看下面这句。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预先记下一些设想学生将会提问的材料,还不完全够格去做别人的老师。还必须等学生先提问,然后随时解说,当学生问不到重点,然后才诱导解说。经过解说学生还不明白,将这一问题暂时放置不管,也是可以的。
很巧的是,我在读《教育心理学》关于建构主义那章的时候,看到了一句话极其相似的话: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沟通,教师不只是讲,而是能先‘保留’自己的说法,激发、聆听和洞察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心理学》)
这和《学记》里那段话几乎没什么区别。时光流转了两千多年,当代的心理学家们居然重复着相似的话语!
把学生弄不明白的地方暂时放置不管,是不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呢?不是的,我认为《中庸》里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让学生广博地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多思考,多辨别,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丰富,他们慢慢会明白这些道理的,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影响孩子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又和当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和《中庸》也都是出自《礼记》。这三篇文章都同样精彩。
《学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说:
当今的老师们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很多知识,而不顾学生能否消化,他们向学生讲的那些大道理,仅仅是照本宣科而已,根本不是老师自己心里真诚的想法,却要强迫学生去接受它。像这样进行教育,必然会让学生学得不明不白,而且怨恨自己的老师。学得很苦,却又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即使勉强修完学业,也会很快将它们抛到九霄云外。
这不正是当今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吗?今天的学生们咬紧牙关,熬完高中,高考一结束,就恨不得马上和过去一刀两断,他们抛弃学业的手段,相比两千年前,更是推陈出新,登峰造极了。你看,我们高考刚刚结束,各地的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干同一件事情——撕书。
纸屑漫天,何其壮观!
甚至新闻里还报道,有一个学生因为烧书,一不小心把宿舍给烧了。
造成这样的后果,和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
那天,张松辉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孔子的学生子路本来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混混,孔子上课的时候,子路经常戴着个鸡冠一样的帽子,在旁边嗷嗷乱叫,故意捣乱。
就是这样一个混混,由于经常在旁边捣蛋,渐渐被孔子的课堂所吸引,后来也爱上了学习,认认真真地跟着孔子学习。那古代的老师们,是怎样进行教育的呢?我也只简单地引用《学记》里的三句话来做简单的说明。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老师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但不轻易开口解说,这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不要一开始就讲,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在课前就设计好了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达成和老师相同的认识,逐步认同老师的观点,接受教材的观念。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是认同和接受的话,那我们的下一代,又如何超越前人呢?
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须知,批判精神是创新能力最核心的内容。如果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只是引导学生接受别人的观念,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只是一句空话。
好,这是题外话了。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我们看下面一句: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老师教导学生,应该引导学生,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勉励学生,而不抑制他们的进取精神。开导学生,而不把话说透。引导而不强牵,学生就不会有抵触情绪;鼓励而不抑制,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开导而不把话说透,就会启发学生思考。能使学生没有抵触情绪,使学生感到亲切,并且能启发学生思考,这就可以称得上善于引导学生了。
如果无论老师如何解说引导,学生就是无法理解,怎么办呢?我们继续看下面这句。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预先记下一些设想学生将会提问的材料,还不完全够格去做别人的老师。还必须等学生先提问,然后随时解说,当学生问不到重点,然后才诱导解说。经过解说学生还不明白,将这一问题暂时放置不管,也是可以的。
很巧的是,我在读《教育心理学》关于建构主义那章的时候,看到了一句话极其相似的话: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沟通,教师不只是讲,而是能先‘保留’自己的说法,激发、聆听和洞察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心理学》)
这和《学记》里那段话几乎没什么区别。时光流转了两千多年,当代的心理学家们居然重复着相似的话语!
把学生弄不明白的地方暂时放置不管,是不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做法呢?不是的,我认为《中庸》里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让学生广博地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多思考,多辨别,随着他们知识经验的丰富,他们慢慢会明白这些道理的,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影响孩子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又和当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