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钻石模型”发展战略1
2016-08-31崔之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文/崔之进(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Research on Chinese Art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Strategy of "Diamond Model"
经济转型期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钻石模型”发展战略1
文/崔之进(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Research on Chinese Art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the Strategy of "Diamond Model"
在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号召的同时,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以及其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研究以推动文化艺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逻辑起点;针对经济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价值缺失的问题,提出建构具有中国文化主体价值观念的艺术产业竞争力策略,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DOl 编码:10.3969/J.lSSN.1674-4187.2016.03.003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确保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艺术建设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这在当今世界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度里,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占文化产业的百分之七十。将艺术产业从文化产业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可以找出艺术产业的特点。从而有效地制定艺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状态下, 艺术生产的审美价值意识形态价值资本价值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因此,在经济转型语境中,应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理论,研究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问题,是发展文化产业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
一、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艺术产业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文化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新的增长极。其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组成部分为艺术产业。它的发展兼具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同时引领文化产业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双重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语境中,艺术产业是以艺术作为资本运营,达到经济收益的产业化活动。产业的基础是市场,产业化以市场为基本取向。市场化程度越高,产业化程度越高。当代艺术产业中的整体性利益主体,已然被市场机制碾磨成为众多个体:画商、策展人、艺术赞助人等。在经济转型语境中,艺术产业中的生产环节需具有的意识形态价值与资本价值之间,已然达成“共识”。谨防中国的艺术产业沦为全球化商业布局中的一员,是发展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的思想要求。
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立足于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的实践,针对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缺失的薄弱环节,从“钻石模型”理论入手,研究国外“钻石模型”的基本理论,艺术产业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艺术产业基于“钻石模型”这个环节上,与国外艺术产业竞争力的差距,在理论层面上加深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上实施艺术产业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策略,真正地把科技与文化创新放在产业发展的首位。
论文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在经济转型期间,以中国艺术产业为路径,针对艺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体系缺失的问题,提出竞争力策略。然而,“竞争力问题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因此,研究在国内学界尚不算充分,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当代艺术产业与“钻石模型”战略
“如果将一个产业集群看作一个整体,四个因素决定其竞争力: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企业的战略竞争方模式;以及政府和机会” 。
1、建设 “钻石模型”策略,为中国艺术产业经济转型,提供科技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艺术产业的发展刻意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意识的日渐增强,打造中国艺术产业成为国际化的产业平台,传承文化的载体,加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针对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策略,为中国艺术产业向科技化模式转型成为可能,并为促进经济转型提供经济学参考。
2、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中国艺术产业的正确走向,提供思想基础。
在经济转型期的当代社会,主体价值观念沦丧,亟需建设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为中国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艺术与经济之间已然形成“共谋”关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沦丧。亟需建设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为中国艺术产业的新时期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3、中国艺术产业核心价值观念缺失问题
中国艺术产业面临的问题是:艺术产业化带来核心价值观念的缺失。丢弃核心价值体系,以产业化作为商业市场的首选目标,是发展中国艺术产业的大忌。
(1) 工业化资本渗透
工业化资本渗透,使得工业化商品遍布市场。当代中国艺术品也迈入“流水线”生产模式;艺术家以精神与手工的“工业化”,大量重复创作题材,以提高产量。(2) 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混淆
流水线生产扼杀艺术品不可复制的特性。交换价值被混淆为艺术品的使用价值。艺术品带来的附加商业价值,超越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将其应用于各种附加产品中,艺术价值趋于沦丧。
(3) 个体性格消失与艺术创意沦丧
当代艺术产业采用批量生产、流水作业、分工合作、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成为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生产。交换原则延伸到精神文化视域,艺术被物化成为个性丧失、风格雷同的产品。艺术的创意与个性被模式化的工业生产消除殆尽。
(4) 文化自卑心理
西方的物质优势和国际霸权,动摇当代艺术坚持本土文化立场的自信心。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缺乏主体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追随资本、“有奶便是娘”的文化自卑心理,对当代中国艺术,乃至整个文艺界造成不良的影响,需要及时改正。
4、基于“钻石模型”的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研究
美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策略分析国家的产业模式,及其国际竞争力,包含以下元素:
(1)生产要素
指国家在产业竞争中生产方面的表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人才,艺术产业更是如此。艺术产业对知识文化要求特别高。中国人力资源充足,人才具有高水平技能、崇学勤奋等素质,对现实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勇于进行科技创新。中国大学的艺术学院,每年为艺术学界以及研究机构输送各类大量艺术创作与创意人才。同时,大量在国外学习艺术创意的人才陆续回国,他们深谙国际与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特征,努力搭建二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充分扩大开放,做大做强中国的艺术产业。
(2)需求条件
指本国市场对该产业提供产品的需求如何。研究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人们将对精神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2013年2月发布的最新世界GDP数据,中国的人均GDP为6094美元,人民在丰衣足食的同时,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高涨。现在,是发展中国艺术产业的好时候了。
(3)支持产业的表现以及企业战略竞争:产业集聚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到产业集群的概念,即:具有集聚规模的艺术中心。“可以把艺术产业集聚区看作是一个小型区域创新系统,能促进艺术企业集体学习、创新氛围和创新扩散等”。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美国纽约SOHO、百老汇戏剧等以市场主导为模式的艺术园区;以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当代,世界艺术产业强国发展艺术产业时,为有效整合资源、节约初级要素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力,均以集群结构为主体进行。例如,中国出现艺的艺术集聚区:北京798艺术产业园区、大山子艺术产业园区;上海莫干山艺术产业园区、800艺术产业园区;广州小洲村艺术园区、红专厂艺术园区等。这些产业园区都很好地发挥产业布局的集聚性,成功挖掘了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极促进了当代艺术产业的多样化模式。
a.市场营销战略创新长尾战略——艺术个性化
《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即已提出长尾理论:商业与文化“合作”的未来,在于传统需求曲线的长尾——代表“冷门商品”(misses),而非代表“畅销商品”(hits)的头部。长尾效应的根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化。例如,美国媒体娱乐业的Netffix公司重点开拓被传统渠道忽视的市场,独立制作电影、英国肥皂剧、老式的美国情景喜剧等细分题材DVD,就是这部分被传统娱乐营销企业忽略的营业额,每年都不容小觑。
艺术产业的根本属性是:个性化。面对当代世界文化工业同一性特征,艺术创作更注重差异性与偶发性。个性缺失的艺术品,必然等同于无聊的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艺术产业的稳健发展,更需要借鉴长尾战略。在流水线作业日趋严重的当代艺术市场,千万不要忽视个性对于艺术品增值起到的作用。今天的学术价值必然产生未来的商业价值。是求一时的金钱而舍弃艺术个性特质,还是为求艺术理想,暂时规避于这个浮躁的金钱社会一阵子,全由艺术家自己作出评判。实际上,历史上每一个民族将自己的艺术依托于其他民族之后,他的艺术再不会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芒;这个国家的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再不能创造金融奇迹。只有发挥本土文化的优势,才能在国际艺术舞台,以及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形成强有力的号召力。
b.竞争策略:蓝海战略
蓝海战略基于“钻石模型” 中企业的战略与竞争对手要素。“蓝海战略”在艺术产业中运用广泛。(钱·金、勒妮·莫博涅提出:)应绕过竞争激烈的市场“红海”,转向涉猎较少的“蓝海”。中国艺术产业市场“商业”的属性,在资本的冲击下,开发得无以复加。唯独本土的文化价值观念,即将消失殆尽。“对民族身份的想象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部分”。然而,这样的文化价值论的主体性,反而具备“蓝海”潜力。充分打造“蓝海”输出平台,建构本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开辟一片新的市场空间,为寻求适合中国的艺术产业开辟路径。
钱金 (w.Chan Kim)和勒妮莫博涅(Renee Mauborgne)在著作《蓝海战略》中提出:在市场竞争中,应绕过竞争激烈的现有竞争市场红海,寻找当前未知市场空间的蓝海,从而扩大产业竞争力。
蓝海战略在当代艺术产业中运用广泛。例如,美国的影视产业:主动放弃很
难再吸引观众的传统影视,革新剧院、建设多功能影院以及影城,从而获得新生;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即成人市场,而不是吸引流失的儿童观众群体,也不与当时红极一时的贝利等马戏团展开正面竞争,剑走偏锋。从而获得成功。
中国艺术产业市场“商业”的一面已经在外来资本的冲击下,开发得无以复加。“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艺术与经济已然形成某种共谋关系,艺术品的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被混淆,模糊了大众的视线。”西方资金的涌入,带来西方中心主义肆虐,中国的主体文化价值观念缺失的问题。例如,北京798艺术机构中西方提供资本的画廊占60 %以上,暴力、虚空的作品比比皆是。其实,中国的文化价值主体性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流中,反而具备“蓝海”效应,值得开发。中国的艺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打造产业输出平台,建构本土文化主体价值观念。开辟一片崭新的市场空间,寻求适合中国的艺术产业发展路径。
5、机会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机会与政府元素在艺术产业的发展中虽然不具备决定作用。但是,它对其他几个元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鼓励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建立较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市场。
《决定》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氛围;充分展示中国政府在艺术产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即为保证中国艺术市场繁盛的竞争状态,制定良性竞争规范。
三、建构具有文化主体价值观念的中国艺术产业发展策略
“艺术作品代表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真正好的世界当代艺术,是具有主体价值观念的。中国艺术理应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并打造平台,将本民族的艺术理念、哲学与生存方式输往全球”。
1、建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
在“全球化”历史语境中,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应建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从而确立国家的文化形象,强化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并且确立全社会普遍推崇和信守的文化理念,实现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艺术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现我们共同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观念。自从东汉以来,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进行选择性吸收与完善,使其加入中国大文化圈,成功建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
2、 建构中国艺术主体价值观念输出平台
中国艺术产业要制造中国的主体文化价值观念:民族的、绿色生态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反应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当电影《卧虎藏龙》在美国放映时,许多华尔街的金融专家观后普遍认为:影片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向西方推销了中国梦,即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you jump——make the dream true(跳下去——你的梦想变成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全球语境,中国艺术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文化观念的输出要与时俱进:应用当代的文化核心观念推广中国的艺术文化,形成:哲学-生活方式-理念-文化,这样的主体价值观念输出路径。
3、建构“人才兴艺”战略模式
人才是艺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当代艺术主体价值观念被动地建构在他者文化范域之内。我们理应将中国艺术形态纳入民族文化建设的高度,推广中国的主体文化价值观念。
四、总结
21世纪,综合国力的比较,体现在艺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当代艺术美学正处于与时代经济紧密结合的新时期。如果能借鉴艺术产业与经济转型紧密结合的经验,将有助于当代审美经济学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地位在国际上的提高。
(责任编辑:张同标)
[1]张冬梅,王伟强.艺术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诠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1期第29卷总第127期.63
[2]孙锡召. 艺术文化产业的小隐于野大隐于市.设计艺术.66.
[3] 顾江,朱文雁,昝胜锋. 江苏文化产业竞争优势及其发展战略.艺术百家.2009年第四期.9.
[4] Meporter E. 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 77 -90.
[5] 朱文雁.艺术产业集聚区:效应、制度变迁与创意城市.英才高职论坛.2008年第1期,总第10期.53.
[6]A.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 Penguin, 1991:73.
[7]崔之进,传统元素与神秘主义的揉合,艺术学界,2013年第一期,139.
[8]崔之进,传统元素与神秘主义的揉合,艺术学界,2013年第一期,p140.
In response to "decision" in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raise the scale and professional level of culture industries, meanwhile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olicy, which wa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ulture industry policy. We’ll base on the "Diamond Model" to develop the model of Chinese art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ur research will focus on promoting the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to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We’ll also discuss the missing main value of th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o propose the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industry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ive value concept and build a modern system of culture industry.
经济转型期;艺术产业;“钻石模型”战略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rt industry, the strategy of "Diamond Model"
崔之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1本文系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当代艺术产业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42016S200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面上项目“经济转型期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钻石模型’发展战略”(项目编号:2012M520962);江苏省博士后基金科研项目“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项目编号:1301100C)、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