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城市设计师的一点建议

2016-08-30邹昕然

大自然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架桥城市建设气温

邹昕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出行以车代步,使得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相互干扰日趋严重,为解决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的问题,各大城市相继修建高架路或者高架桥。2013年6月,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正式通车。二环高架桥的建成给成都交通带来了便利,但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它的设计除了交通功能上得到体现外,其他方面体现怎样呢?绿化状况怎样呢?城市环境怎样呢?带着好奇心,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开始了我的调查活动。

关键词:城市建设 高架桥 环境 气温 热岛效应

调查目的

成都因为二环路高架桥的修建,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会以汽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虽然社会在倡导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可在短时期内,汽车尤其是私家小汽车仍然会是人们出行的主要的交通工具。这样一来,城市的车辆必将还有一个增加的趋势。在无法减少车辆数目的前提下,高架桥周围的气温、噪音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减少高架桥周围的噪音、减缓气温的升高?这些调查是我在这个阶段可以完成的。而且,我还可以通过这样的调查,关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的环境状况。作为一名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调查方式

资料查找、实地收集数据等

调查过程

1.查找相关资料

首先,我查找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普遍反映近些年季气温越来越高了,好像冬天不像以前那样冷得难熬了。其实不仅是我国这样,全球的气温都在升高;也不是这几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连续升高。由于全球变暖,使得冬季降水量增加,夏季出现异常高温和严重干旱,某些地区暴雨次数增加,世界各地冰川减少,而且海平面平均每年大约上升2.5毫米。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科学家们多年来已经做了大量观测和研究。不少科学家认为,是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气体,打破了地球大气层的热平衡,地球温度升高。

汽车数量的增加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不可忽略的一个人为因素。通过数据显示,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城市气温的升高呈现了正相关。

其次,我查找了与城市噪音有关的资料,得到以下信息: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时发出大量噪声。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声占城市交通噪音的85%。车辆噪声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道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汇聚的城市中,噪音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在机动车辆中,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声在89~92分贝,而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音约有82~85分贝,以上声级均为距车7.5米处测量。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提高1倍,噪音增加6~10分贝。数据表明:汽车数量的增加和城市交通噪音的增加也是呈现出正相关性。

通过查找资料,我发现:城市车辆的增多与城市气温的升高、城市噪音的增大有必然的联系。

那么在高架桥给交通带来便利的地方,城市高架桥附近的气温和噪音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呢?在学习完相关资料后,我进入了调查的第二个环节——实地考察。

2.实地考察

温度测试数据:

在通过相关资料查询和实际路线勘测后,我对以下几个路口进行了测试,测试时间为早上九点、中午一点、下午六点,测试数据如下:

3.得出结论

二环路高架桥全线通车后,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都市交通的堵塞,规范了交通秩序。而且,在大部分路口的桥下,都铺设了草坪,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一些噪音。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正因为交通比过去顺畅了,车流量也就增多了,温度和噪音都呈现了升高的趋势。

目前的二环路高架桥在降低噪音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二环路高架桥为了释放噪音,首先采取了“开天窗”的方式——在全段,高架桥都分为两个半幅,中间有3米宽的间隙,这个间隙可以把桥下的纵向声波释放掉。 其次,在路面上,二环路高架桥采用的是高平整度的路面,而路面越平整,车轮碾压路面所发出的声音就越小;与此同时,道路表层的沥青形成“虫孔”,类似于三环路主车道的“虫孔路面”,这种路面上大小均匀的空洞,仿佛是天然的吸音屏,可以达到很好的吸音效果。所谓“跳车”,就是因为伸缩缝的不平整,造成机动车途经此处时,产生颠簸,从而发出较大的声音。此次二环路高架桥全线的伸缩缝不仅拉长了设置的间隔距离,由常规的80米一道,调整为120米一道,同时增加了其平整度,以尽量减少机动车途径伸缩缝可能造成的“跳车”现象。除了在平面上采用以上三种方式进行“降噪”,在垂直面上,为了降低噪音,二环路高架桥全线的防撞墙不仅全部采用了最高等级的材质,而且高度比一般的立交桥防撞墙高出30厘米,达到了110厘米。应该说,作为一座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西部城市,更加合理、更加人文、更加环保的生活理念正在逐步深入到城市的每一项规划、每一个建设项目中。

除了现有的这些措施外,规划合理、科学的绿化仍然是减低噪音和气温的有效途径。根据相关资料的调查,有如下的建议:

1.草坪面积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能将噪音降低5分贝左右(和水泥路面相比),草坪覆盖的路面温度可以比水泥路面的温度降低5度左右。目前二环里高架桥下面的草坪呈现狭长形状,面积不是很大。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增加草坪的面积。

2.灌木对噪音和温度的良性改变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高架桥下仅仅铺设草坪,虽然从视线上来说保证了驾驶员视野开阔,但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也会打上折扣。在高架桥下,由于阳光不足,水分稀少,且种植乔木会遮挡住驾驶员的视线,因此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灌木和草坪相结合,不仅从视觉上产生了更美观的效果,也能更好的减低噪音、降低温度,吸收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在高架桥下种植的灌木高度不应该超过0.7米,开花型和常绿型相结合。在查阅相关植物学资料后发现:杜鹃、神香草、薰衣草等小型开花灌木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能散发香味,可以应用在二环路高架桥下的绿化。另外,常绿型的灌木可以选择高度适中的海桐、红花继木、龟甲冬青、金边黄杨等。

3.目前整个二环路高架桥下的行人通道和非机动车通道的旁边,可能由于剩余空间不够,绿化很少。在这些地方,可栽种一些较高的、树冠不太大的常绿型乔木。

4.继续倡导环保出行。利用学校这块阵地教育学生,从而教育家长,形成全社会的绿色出行理念。我是一名住校生,初中的第一年我由爸爸开车接送。第二年,我们和住在附近的两位同学拼车,三个家长轮流接送,不仅节约了家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车辆出行的次数。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也呼吁同学们在周末和假期外出尽可能选择公交车,而不要爸爸妈妈小车接送。

猜你喜欢

高架桥城市建设气温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福州高架桥上的“红色飘带”
拆除高速路
拆除高速路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印高架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