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的临床观察
2016-08-30祝永刚柳根哲
彭 亚,祝永刚,赵 毅,柳根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的临床观察
彭亚,祝永刚,赵毅,柳根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疗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余痛的效果及优势。方法将实施腰椎退变手术且在治疗后出现残留腰腿痛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推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脱水、消炎镇痛等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热敷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和10 d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术前和术后10 d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对2组治疗10 d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3 d、7 d、10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术后10 d的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试验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术后残余腰腿痛的过程中采用中药湿热敷疗效显著,其具有简便、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术后;残余痛;中药;湿热敷
受益于辅助科室及手术器械制造的发展,腰椎手术适应证越来越宽泛化,腰椎手术的病例也随之逐渐增多,在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不少的其他问题,其中腰椎术后残余痛是常见问题之一。残余痛又称为术后腰痛综合征,是指腰椎手术无明显失误,术后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大部分缓解,但存留有轻度疼痛,例如走路跛行、对侧下肢麻木、放射痛及腰骶部疼痛等(手术伤口疼痛除外),这不仅影响整体的手术效果,也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病痛和不便。本病采用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长期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且症状容易反复,对于老年人等特殊患者禁忌证较多。中医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本病的治疗中效果已逐渐被广大患者所认可。我院采用中药湿热敷法治疗腰椎退变术后残余痛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5年4月在我院骨伤科实施腰椎退变手术且在治疗后出现残留腰腿痛的患者88例。纳入标准:①患者腰椎术后存在长期慢性或急性手术相关的疼痛;②手术切口愈合良好;③自愿接受中药湿热敷治疗;④依从性良好,能完成2个疗程的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影像学资料及体征证实属于手术失败者;②存在皮肤破溃及感染或慢性皮肤病,不适合进行中药湿敷者;③存在严重内科疾病者;④妊娠者;⑤存在严重心理疾病者。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推拿、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脱水、消炎镇痛等治疗。①采用按、拿、推、捏、滚的手法对患者术后软组织的压痛点进行按摩,1次/d,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②采用冯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棘突偏歪者,治疗后休息3 d,无明显好转者再实施1次。③腰椎手术后口服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355)进行治疗,200 mg/次,2次/d,连续5 d。同时将120 mg甲基泼尼松龙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连续5 d。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湿热敷药物透入治疗。湿热敷仪器采用成都龙之杰医疗器械公司LGT-1000湿热敷装置,所加药剂为我院自制骨科洗药方煎煮而成,方药组成:泽兰、羌活、海桐皮、大青盐、刘寄奴、苏木、香加皮、续断、桑寄生、威灵仙、鸡血藤、碎骨补、当归各5 g,透骨草、伸筋草、马齿苋、红花各10 g,桂枝、怀牛膝各3 g,乳香1 g。将20 cm×20 cm药毯浸入煎制好的药液中,由LGT-1000湿热敷装置加热至70 ℃,用患者自备毛巾包裹,覆盖于痛处,每次治疗30 min,期间药毯温度下降时予以更换,2次/d,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表1 2组基本资料比较
1.3评价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和10 d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术前和术后10 d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同时对治疗10 d后的疗效进行比较。根据文献[1]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治疗后VAS改善率>50%为显效;VAS改善率25%~50%为有效;VAS改善率<25%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2 结 果
2.1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 d、7 d、10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2组术前及术后10 d的ODI指数对比2组术前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0 d的ODI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前、术后10 d的ODI指数比较
2.32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3.040 0,P=0.002 1。
2.4不良反应试验组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泛红或轻微灼伤现象,予以冷敷等对症处理后自行好转。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异常。
3 讨 论
临床上在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复诊中发现,多数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对手术效果极其满意,但1个月后诉手术相关不适的比例越来越大,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甚至质疑手术是否成功。而影像学检查、查体及询问病史均未见手术失败征象,同时患者也时常强调手术前的症状消失了但又出现新的症状,因此应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区分。李桂成等[2]认为FBSS多泛指做了腰椎板切除减压术或髓核摘除术后,患者依然存在的神经根性症状,而North等[3]认为FBSS为患者腰背部疼痛等症状在经数次腰椎手术后并未有任何缓解。而王永峰等[4]则将术后残留症状和FBSS归纳为腰椎手术所导致的两种病因病机不同的术后症状群,其认为前者主要与病程长短、神经根受压时间及程度、术中椎旁组织破坏大小、术中神经根牵拉、术后功能锻炼情况、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以及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相关,而FBSS则可能主要与手术指征把握不当、责任节段确定错误、术式不合理、术中操作错误、破坏脊柱稳定性、损伤了硬膜神经根等因素相关。因此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术后不可避免存在的症状,建议其早期功能锻炼,加强术后复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腰腿痛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报道各有不同。有研究表明,腰椎术后下肢麻痛与患者年龄、受累神经根的直径有关[5]。另有研究发现,腰椎术后残余痛除了手术和疼痛本身以外,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小觑[6]。笔者根据多数临床研究的结果,将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腿痛的原因总结如下:①硬膜外腔瘢痕组织异常增生。硬膜外瘢痕增生会与周围的神经根、硬脊膜发生粘连,牵扯压迫神经根,容易造成神经失养及传导障碍,此时便会产生腰腿部的麻痛、乏力等临床症状[7]。②残留的病变组织再次突出。当患者经手术将椎间盘摘除后,可能会因翻身或早期离床活动,致使残留的椎间盘组织受压至椎管内,从而造成马尾神经再次受压而引起疼痛。③术后腰椎继发性不稳:腰椎手术后,由于脊椎内源性稳定因素被破坏,容易造成脊柱不稳,从而引起腰腿疼痛。④术中神经根管及侧隐窝狭窄:通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若术中不对神经根管进行扩大或扩大不充分,则术后均会引起疼痛。⑤椎间隙感染。⑥患者精神及心理因素。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在术后诱发心理应激性不良反应,造成微小的疼痛顽固化且难以治愈[8]。
中医学认为,术后产生残余痛是由于产生离经之血,瘀血停聚在骨肉筋脉之间,而不通则痛,痛有定处。久而久之,肌肉筋骨失于濡养以致于产生肢体麻木、行动不便等症状[9]。《内经》记载:“善治者治皮毛、治肌肤,其次治筋脉。”故中医传统疗法中多“榻渍”“熏蒸”“药浴”等治疗方法,我院应用的湿热敷是参照“榻渍”治疗,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来,不仅方便,且安全、有效。中药湿热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治疗理论的指导下,精心选配中草药煎熬后采用湿热敷仪器将药力从患部皮肤由内而外地渗入到身体内部的疗法[10]。湿热敷结合了热疗和药疗两种方案的优点[11]。热疗可扩张血管,改善代谢,促进炎性因子吸收,缓解肌肉痉挛,软化瘢痕组织,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张力,从而缓解疼痛。同时扩张毛孔,有利于药物吸收;温热的药液在表皮形成药物薄层,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在作用部位形成较高药物浓度,减轻炎性水肿,祛邪外出。本方中泽兰、红花活血化瘀,辅以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羌活、透骨草、伸筋草、桂枝通经活络;刘寄奴、桑寄生、续断、怀牛膝、碎骨补、威灵仙补肾强筋骨;苏木、没药行气止痛。而常规的镇痛、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脱水消炎等治疗是临床公认的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方法,可明显缓解症状,但临床效果常不理想,或存在患者不能耐受洗药,或是长期应用不方便、不良反应蓄积等问题。配合中药湿热敷可明显增强止痛效果,缩短治疗周期,同时所选中药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
在本研究中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3,7,10 d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手术前10 d ODI指数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疼痛症状均显著缓解中药湿热敷能够显著改善疼痛症状,镇痛作用更佳。本研究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说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这与柯秀红等[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类寿命显著增加,因此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为获得较高生活质量,选择手术治疗的病患越来越多,因此出现术后残余痛等相关症状的患者也会相应增多,应该引起临床重视。长期处于慢性疼痛的老年患者会引发或伴随众多疾病,造成极大的家庭及社会负担,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不利于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及经济建设。局限于目前腰椎手术发展水平,似乎所有手术,包括近年发展较快的脊柱微创手术,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程度不一的术后残余痛。一方面临床医师应探索避免或减少术后残余痛的方法,例如术中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动作轻柔等,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的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的方法。我院因历史及地理位置原因,门诊及住院患者中中老年患者比例很大,随访部分门诊应用湿热敷方法治疗腰椎术后残余痛外的疾病的老年患者,回馈结果与本次研究相似,患者满意度较高,对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作用明显。总之,对于腰椎术后残余痛,湿热敷是一项值得推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李桂成,熊波.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原因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8,4(2):138-143
[3]North RB,Campbell JN,James CS,et al.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5-year follow-up in 102 patients undergoing repeated operation[J].Neurosurgery,1991,28(28):685-690
[4]王永峰,汤善华,靳安民.腰椎间盘后路手术各类并发症分类及处理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4):307-309
[5]崔志明,保国锋,蔡卫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50
[6]江共群.骨洗2方薰蒸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7]Schofferman J,Reynolds J,Herzog R,et al.Failed back surgery: etiology and diagnostic evaluation[J].Spine J,2003,3(5):400-403
[8]朱志强.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残余腰腿痛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9]孙晓芬,吴连国,陈丽丽,等.中药薰蒸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直腿抬高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J].中医正骨,2013,25(6):49-50
[10] 杨中传,李明芬,熊志举,等.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09,11(1):72-73
[11] 王会刚,王永静,彭富珍.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15-1217
[12] 柯秀红.早期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7):181-183
柳根哲,E-mail:liu_genzhe2000@aliyun.com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4.014
R681.5
B
1008-8849(2016)24-2662-03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