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享受
2016-08-26严琼
严琼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最贴近生活的学科,她内容丰富,最富有情趣,语文课理应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课。但是,由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语文学习更谈不上有什么快乐可言。面对生动丰富的语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
关键词:语文学习
快乐
快乐语文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不是一种模式,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语文学习快乐化”这一目标。
一、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
要实现快乐语文课堂,首先语文教师要是一个快乐人,要善于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快乐的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身心是否健康,心情是否愉快,思想是否端正,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在走进教室之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以自己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并感染学生。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情境,让学生觉得语文课堂中有许多“朋友”可交,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语文学习有趣好玩,语文课堂轻松快乐,语文教师和蔼可亲……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待。语文课上我常用的快乐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故事性情境。故事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孩子爱听故事,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中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教学课文《死海不死》时,我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死海的故事,这就迅速引起学生对死海不死之谜的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需要适时穿插一些简短故事,能增加教学诱因,强化学生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能使学生情绪迅速调动起来,让学生更爱语文课,更爱学习语文。
2、音乐性情境。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与文学本就都属于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互有长短,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在有的时侯利用音乐的长处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文本,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更多妙趣。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时,课前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老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片刻,老师把音量放小,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呢?”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叩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取得了好的导课效果,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
3、游戏性情境。学生爱动爱玩,且最爱玩游戏,语文课上的小游戏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激励性情境。创造激励性情境,能更好地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因为真正的愉快自于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来抵消学习中的紧张和疲劳。此外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评语,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运用幽默语言。让学生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
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气氛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强的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一个具有幽默感的语文老师一定更受学生的欢迎,他的语文课一定更多智慧,更多趣味,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更集中,学习一定会更有效果。语文教师如果能通过一些机警的妙言、警句、格言,以及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制造出幽默的效果,配以眼神、表情的变化,适时的做出一些比较夸张的动作,会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陶醉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体验中。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有的同学在处理新生字词过程中,举手提问:“老师,‘蹒跚一词的意思我有些不理解,既然腿脚走路缓慢,为什么还会摇摆?”面对这么简单、机械的提问,我灵机一动,大声回答说:“这位同学在学习生字词时,能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值得表扬。其实,大家想想,腿脚走路缓慢,为什么就不会摇摆呢?鸭子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提问的同学会心的笑了。接着,我又因势利导幽默地说:“作者朱自清也真是的,为啥说自己的父亲走路像鸭子似的蹒跚,而不说像虎豹一样身手矫健,雄赳赳、气昂昂呢?既然腿脚已经蹒跚了,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父亲吃力的爬过月台的狼狈样呢,这有什么作用或目的?”随着提问的出现,学生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活泼了,就在轻松、幽默的情境中,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了鼓励,听课更带劲了,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艺术的语言,能带给学生更多快乐的体验,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开展有效提问。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某种教学提示,引领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有效课堂的核心。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催生学生智慧,触动学生灵魂,点燃学生创新火花,让语文课堂更多精彩更有趣。我认为有效提问要注意三点:
1、注意层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可用到提问,但提问是有时间层次的。一般说来,大概有:开讲时提问引入新课,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过渡或转折时提问,将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联系起来;小结归纳时提问,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关键处提问,将兴趣和知识重难点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时提问,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具体讲授过程中,不宜边讲边问,边问边讲,一问到底。
2、注意停顿。教师提问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只有经过充分思考,才能回答所提问题。提问结束即要学生回答,学生来不及思考,既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又容易形成畏惧心理。
3、注意整体。提问仅仅是教学方法之一,它只有同其他教法有机配合,才能显示整体功能。哪些地方需要提问,提问什么,怎样问,抽那类学生答问,什么时间提问,等等,都应同其他教法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事先设计好。
有效的提问,巧设的疑问一定会让语文课上有更多的智慧生成,更多的精彩展现。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阳光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传授,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每天生活中无比向往的精神享受。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语文教学更要注重艺术的使用激励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真切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启发性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刺激学生中枢神经,强化学生的行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温情和阳光。
1、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尊重学生
语文课堂上,真正的激励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真实的评价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给予实事求是地分析,恰如其分地描述;肯定该肯定的,尊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引导该引导的,对出现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的真正尊重。
2、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有时效性
人都有喜欢听别人赞扬自己的话,孩子的这种心理更加急切,语文课堂上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如果教师及时适时肯定孩子回答中的闪光点,说得激情满怀,且语言真诚、语调亲切,让学生感到你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赏,那么,孩子会爱上语文课,爱上语文学习。
3、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应认真倾听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对于孩子们的发言与表现要适时适当而且正确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不能错用乱用。我觉得语文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可以这样去做: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不要害怕出错,因为你举手就说明你是聪明的孩子”;在学生取得成功时:“说的真好,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学生迷茫时:“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在学生答错时:“真好,你读得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只是有一个字你读错了”。教师的这些动情的话语,真正让语文课堂充满温情和阳光。
总之,语文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诗意和快乐,让我们的学生开心、快乐的学习语文。让我们随着课改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课堂教学艺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真正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自由自主、开心快乐的语文课堂空间,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