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6-08-26马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应对措施高中数学

马锐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以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主的科学,是表达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进程的重要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生活处处有数学。并且,高中数学对于青少年理性思维的形成和个人智力的促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数学素质是全体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其应用,教师也越来越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坚决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虽然高中数学教育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全体高中数学教师重新审视自我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应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优化他们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高中数学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1

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密不可分,并且它具有极强的思维逻辑性、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是很多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制约着学生总成绩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这给全体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自从实行新课改之后,高中数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上课形式多样化,但是,高中数学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同心协力就如何科学、合理、正确地使用好新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提出多种应对措施。以下,笔者结合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

1.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自新课改实行以来,高中数学教师慢慢看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但由于受到考试机制的限制,学生考试成绩依然是考核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大部分高中教师只能形式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式比以往丰富,但一些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和考试机制的限制在本质上还是沿用填充式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各种类型的题目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做题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得到很小范围的发挥,无法在根本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无法从源头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加上数学学科本身的枯燥性,长期这样下去,使高中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将会使学生更进一步失去对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思想,导致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再次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将会在数学各个重要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方面出现漏洞,从而不能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制约了数学成绩的提高。

2.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

教学情境是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高中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但是,有些教师辛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导致一些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不能进入学习状态。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情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有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等,但一定要保证学生可以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对于高中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过于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但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更应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

3. 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或驾驭课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动起手来,但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手以后,教师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高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课堂上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加上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心态过于浮躁、容易急功近利等,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手足无措,导致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结果教学任务没有,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优者更优,差者更差。这是由于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部分教师执着地认为,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小组活动环节,都要有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面面俱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师自然而然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二、针对高中数学教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1. 适度使用情境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对于初中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直接进入教学内容。

2. 新旧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教材将高中数学知识分成了更细、更多的板块,基本所有的教师都会采取分模块教学的教学方法。但是高中每个知识点都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之间会有一些内在的联系。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前几分钟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或者在学习新课的同时导入旧知识,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还能让学生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椭圆方程”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与“圆的方程”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圆的性质特征和椭圆的性质特征来引出椭圆方程,这样就会让学生在潜意识中遵循学习圆的方程的步骤来学习椭圆方程,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椭圆方程的学习进度,还能让学生将圆方程和椭圆方程“捆绑”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知识体系,便于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3. 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加强教师间交流,提升教师质量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提高教学水平,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时候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他们心灵的引路人。教师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教师要想方设法控制好课堂纪律,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管理好课堂,让学生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育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全体高中数学教师不断吸取教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应对措施高中数学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