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与意义

2016-08-26鲁晓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中职

鲁晓静

中职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塑造和形成期。由于这一阶段中职生的心理及其行为处于不定型期。因此,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等问题。这些问题靠单纯的心理咨询无法解决,因此需要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既能有效衔接课堂,成为延展课堂,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之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因此,选取一种可以让学生去自己去操作,他们本身既是学习者,又是教授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的教育方式。本文认为微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

一、微电影的含义

微电影是控制在10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它将多种艺术元素进行融合,采用电影的制作手段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且适宜在移动状态和碎片休闲时段观看,深受中职生的喜爱。

二、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的意义

(一)自导自演的微电影满足学生对表演及导演的心理需求

微电影不仅易于拍摄,也易于制作。中职学生不乏才华横溢者,而他们中的多数又都是新媒体的拥护者,微电影制作的每一道工序既能带给他们快乐,又能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微电影能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

(二)自创自编的微电影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微电影的题材为学生遇到的事情或者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这更能引起学生的同感。对观看的学生而言,也能获得解决的动力与途径,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三)简短完整的故事情节成为心理课堂的生动案例

微电影作为教学案例,比角色扮演更具真实性,比心理游戏更有感染力,学生对画面和情节的记忆更深刻、更持久。

(四)微电影的运作形式成为心理课堂的有效延展

制作过程分为,学生构建制作团队进行剧本编制,教师审核后,由学生进行编排与录制;录制结束后,团队进行心得分享;后期制作后要形成光盘资料存储,并在全校范围内公映。

三、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与实践

(一)团队组建

团队是拍摄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选取合适的成员,既能相互配合,又能性格互补,关键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与对即将从事的工作的热心,这些将成为微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剧本编制

团队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剧本的选题,这样可以集思广益,选题既可以选取学生在学校、家庭中遇到的问题,也可围绕梦想等励志主题进行正能量传播,编剧初稿完成后由教师指导,编剧人员进行剧本再修改,最后定稿。

(三)电影拍摄

选取适合的同学担任演员演绎,团队成员做好心理支持与后勤保障工作,最后呈现出一部符合题材的、学生自己参与的原创微电影作品。

(四)后期制作

使电影效果更好呈现,团队成员还要学会电影的后期制作,这时微电影的制作进入一个倦怠期,学生兴奋之后的疲劳、对新技术知识的排斥,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易怒的情绪,因此,教师的心理疏导与技术支持成为度过这一阶段的关键因素。

(五)感悟分享

感悟分享为微电影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虽然操作完成了微电影的制作,但是却未必能够归纳出在过程中的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自省、学会思考这种人生体验,通过感悟分享,挖掘学生背后的成长。

(六)影片公映

选取有指导意义与影响价值的微电影全校范围内公映,使学生有机会看到自己身边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之后,部分影片将作为案例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学生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心理辅导。

四、微电影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反思

将微电影引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它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完全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在无形之中迫使学生主动成长,教会学生合作。另外,微电影的活力也将赋予心理健康教育一场富有生命力的改革。

当然,在微电影的制作与实践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下问题:第一,微电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所以微电影的选题一定是积极、乐观,弘扬正能量;第二,微电影的录制与后期需要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要做好多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第三,微电影的创作与录制需要是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力量与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展开。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心理小测试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