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汛抗洪  古有方略

2016-08-26刘永加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15期
关键词:沿河抗洪防洪

刘永加

防汛抗洪古有方略

刘永加

入夏以来,我国从南到北先后出现了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抗洪抢险成为当务之急。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洪涝从来都是最常面临的自然灾害,我国古代怎样防汛抗洪呢?

《河防令》,我国现存最早的防洪法规

自古以来,随着我国人民对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管理逐步深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法律、制度和乡规民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无曲防”的条约,西汉出台了《水令》《均水约束》,唐代有《水部式》,宋代有《农田水利约束》等,都对防汛抗洪有过或多或少的规定,显然历朝历代都注重从制度上来保障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金代泰和二年(1202年),金章宗颁布实施的《泰和律令》中的《河防令》,应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规。

这部《河防令》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明确划定了黄河和海河等水系的防汛起止期限,将“六月初至八月终”定为“涨水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汛期),规定这期间沿河官员必须轮流“守涨”,不得有误。第二,规定朝廷每年都要派出官员“兼行户、工部进”,在汛期到来之前沿河检查,督促沿河的州、府、县落实防汛规划措施,维修加固堤防。第三,规定河防紧急时,沿河州府和都水监、都巡河官等应共同商定抢险事宜。第四,奖功罚罪,沿河州、府、县官员防汛无论有功还是有罪都要上报,由国家据情处理。

《河防令》的颁行,不但对当时金国统治下的黄河、海河等水系的防洪工作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河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金以后各朝代的防洪法规,多以《河防令》为基础制定。

经过长期的实践,依法治水、依法防汛抗洪已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治水和防汛抗洪经验:大禹疏导洪水的方法成为后世治国的借鉴,西汉贾让治河三策中的“上策”充分体现了人与洪水和谐相处的思想,明代水利家潘季驯在长期治黄实践中总结出的“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更是对今天的黄河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文站的罕见遗迹——白鹤梁

在防汛上,我国古代十分注重水文的观测和预警,我国古水文站有一处罕世遗迹,就是白鹤梁。

白鹤梁是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的一道天然石梁。由于白鹤梁的梁脊仅比长江常年最低水位高出2~3米,几乎常年没于水中,只在每年冬春之交水位较低时才部分露出水面,故而古人常常根据白鹤梁露出水面的高度来确定长江的枯水水位。

从唐代起,古人便在白鹤梁上以“刻石记事”的方式记录长江的枯水水位并刻“石鱼”作为水文标志。白鹤梁石鱼题刻保存最好,价值也很高。它记下了自公元764年后断续72个年份的枯水记录,共镌刻163则古代石刻题记。所以,白鹤梁应是世界最早期的“水文观测站”。

而在宋代,江苏的吴江(今江苏省苏州)上立有两座水则碑,建于1120年,也是古代著名的“水文观测站”。水则碑分为“左水则碑”和“右水则碑”,“左水则碑”记录历年最高水位,“右水则碑”则记录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

当时规定水位到达第一个刻度,无论高田低田都不会受灾;超过第二个刻度,极低田地受灾;超过第三个刻度,低田受灾……超过第七个刻度,极高的田地也会受灾。如果哪一年洪水水位特别高,即于本则刻上:哪年水至此。该水则上刻写的最早年份为1194年。

白鹤梁上最大的一尾石鱼  摄影/赵博

苏轼抗洪  图片来源:新浪网

“水报”预警用独特“羊报”

古代不仅注重水文观测,也十分注重汛情的预报和报警。古代黄河常决口淹没农田村庄,为防洪便产生了“水报”,这是一种和“兵报”同样紧要的加急快报,这种汛情传递的紧急程度往往比兵报更危急。

在古代,黄河堤岸备有报汛的“塘马”,当上游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时,行政主官就将水警书于黄绢遣人急送下游,快马迅驰,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这种水报属接力式,站站相传,沿河县份皆备良马,常备视力佳者登高观测,一俟水报马到,即通知马夫接应,逐县传到开封为止。当时有的一昼夜迅奔500里,竟比洪水还要快。

古代,报告水警还有一种独特的“羊报”。所谓“羊报”,就是报汛水卒。清张九钱在其《洛中集》中对“羊报”作了详尽记载,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讯),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

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在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这种“羊舟”也很独特,它用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缝合,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颇似皮筏。

“羊报”执行的是一种十分危险而重要的任务。古代的“羊报”完成任务被抢救上岸后,有的因在河中扑腾多天,早已饿死、撞死或溺死,幸存者可谓九死一生,他们为了防汛抗洪真是出了大力。

巧用城防天然结构疏浚封堵

在抗洪上,古代也是方法多多。

首先是未雨绸缪。历朝历代都把修筑堤坝、连通河道、疏浚塘湖作为头等大事。刘崇远《金华子杂编》记载:“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棹扁舟业以淘河者”,从南唐便有人从事垃圾淘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每遇春时,官差人夫监淘在城渠”,宋哲宗元四年诏:“京城内汴河两岸,各留堤面丈有五尺,禁公私侵牟”,可见河道清障在宋代早已成为政府职责所在。明代设街道厅专司疏浚掏挖之职。清顺治元年定令“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

到了汛期,古代往往采取疏浚与封堵的办法,对城市的内河沟渠,通过护城河将城市内积水及时排出或利用湖泊、池塘短暂蓄水。

为避免江河暴涨形成倒灌,在进城处设置水门,既有效管控船只的往来,又对江河与城市进行有效分割。在大江大河通往内河处架设桥梁,既方便道路上车马与行人的通过,大汛到来时插上木棍、垒起沙袋堵住涵洞,又形成了有效的屏障。

在排水沟渠处设置单向水窗,当城区水位高时在水压作用下自动开启,当江水过高时在顶托作用下自行阻断。很多分区设置巧妙利用城防天然结构,平时管护极为简单。北京的紫禁城和江西的赣州城就是这样的例子,千百年来其防洪作用仍然不减。

古代抗洪  图片来源:金羊网

太守苏轼抗洪身先士卒

古代洪灾肆虐之时,官员发挥带头作用也十分关键,政府要求主官必坐镇现场指挥。

西汉年间,汉武帝沉白马玉璧于河,自将军以下皆参与劳役封堵黄河决口,梁楚之地得以保全。而王尊任东郡太守时,黄河泛滥浸瓠子金堤,民众奔走躲避,王尊携吏民夜宿大堤之上昼夜值守修护,溃堤也不为所动,直至洪水退去。北宋年间,开封府尹开年大事便是寻堤治水,《宋史》载:“分遣使者发畿县及近郡丁夫数万治河堤,自是岁以为常,皆用正月首事,季春而毕。”宋真宗诏:“自今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

最著名的还是宋代的大词人苏轼,他不仅文章写得好,做地方官时也是政绩卓著,尤其是兴修水利和防汛抗洪。《宋史·苏轼传》载:宋神宗时,苏轼任徐州太守。到任之后正赶上黄河在曹村决口,很快汇聚到徐州城下,再加上暴雨不断水又流不出去,城墙都要快冲塌了,城里的富户都带着金银细软逃出城去避水。苏轼见状,就对大家说:“富户一走,民心就会动摇,一定不能让洪水进城。”于是,他下令让手下把富户都拦回城里。然后苏轼赶到当地驻军的武卫营,对其卒长说:“河水就要淹城了,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这种时候,也应该出力呀!”卒长被苏轼的精神感动了,说:“太守都不怕水淹,和我们一起守城,我们这些小人物,一定与洪水拼死作战。”就率领自己的士兵,拿上土筐铁锹,连日奋战抗洪。

人心齐,士气高,很快在城东南筑起一道长堤,总算把黄河水给拦住了。然而,暴雨日夜下个不停,积水泄不出去,水位越“长”越高,最后距城墙头只有三尺了。这时的苏轼却神情自若,在城上搭了个临时帐篷住在里面,全力调拨官员分段守护。军民望见太守的帐篷,心里觉得踏实,信心也就更坚定了。经过多个日夜与大水艰苦鏖战,终于雨过天晴,保全了徐州城。

可见,主官坐镇指挥抗洪,是取得抗洪胜利的关键!

猜你喜欢

沿河抗洪防洪
抗洪精神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奋战在河南抗洪一线的夫妻档
本期主题:郑州抗洪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