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枳实-白芍药对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的配伍及药效学研究*

2016-08-25骆春华罗骞黄运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2期
关键词:枳实点数白芍

骆春华罗骞黄运英

枳实-白芍药对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的配伍及药效学研究*

骆春华①罗骞①黄运英①

目的:研究枳实、白芍不同配比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肠道的影响,探讨枳实-白芍药对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的配伍及药效学特点。方法:选取48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8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0.025g/kg匹维溴铵溶液、不同比例枳实-白芍溶液灌胃6 g/kg,对各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粪点数、体重进行比较。结果:不同配比枳实-白芍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排便、体重均有影响。结论:枳实-白芍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具有干预作用。

枳实; 白芍; 肝郁脾虚; IBS; 配伍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2.00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以腹痛、腹泻和腹部不适为主要临床改变。患者多存在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表现,患者的症状随排便减轻[1-2]。IBS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西医缺乏治疗IBS的特效药物,中医临床研究报道枳芍散治疗IBS的优势明显,中医认为IBS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应根据调和肝脾、疏肝健脾原则用药[3-4]。因此,本文建立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使用枳实—白芍干预大鼠模型,分析枳实—白芍对该病的干预作用及其干预机制,并重点对药物配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择48只模型大鼠,结合肝郁脾虚IBS中医病机特点,采用肠道灌注乙酸+夹尾激怒、限制活动等方式制备肝郁脾虚IBS模型大鼠[5]。首先,使用乙醚麻醉并石蜡油润滑模型大鼠,将硅胶管经肛门插入大鼠体内,并与注射器相连。肠内灌注1 mL乙酸(40 mL/L)后拔出硅胶管,使用1 mL PBS冲洗结肠,放回笼内,大鼠苏醒后自由活动及进食。灌肠2个月后束缚大鼠和夹尾刺激,再将大鼠放于特制透明筒束缚器内。反复操作,使大鼠激怒并与其他大鼠厮打,全笼内大鼠打斗,造模时间维持3周。

1.2 药物制备 中药组采用水煎药制备,根据文献[5]记录的配比上下成倍浮动,设计三个不同配比,分别为1∶1、1∶2、2∶1。称取适量药液后放于圆底烧瓶内,加入6倍蒸馏水搅拌至沸腾,持续30 min后及时过滤。将滤液放于干燥蒸发皿内,水浴蒸干后放入烘箱内恒重,获得浸膏,计算煎出率。

1.3阳性对照药液制备 将匹维溴铵片碾碎成粉末状,加入蒸馏水制成2.5 mg/mL药液,参照人体用量的10倍给药,10 mL/kg灌服。

1.2方法

1.2.1 给药方法 将48只模型大鼠平均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5个中药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模型组和阳性组分别所使用生理盐水、造模后使用生理盐水、0.025 g/kg匹维溴铵溶液灌胃,其中3个中药组分别用不同比例的枳实—白芍溶液灌胃,灌胃剂量6 g/(kg·d),1次/d,连续灌胃1周。

1.2.2 实验方法 (1)小肠推进率处理:给药结束1 h后,给予0.2 mL/只碳末溶液进行灌胃,0.5 h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致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幽门至回盲部肠管,以幽门至碳末前沿距离作为碳末在肠内推进距离。拉直小肠,测量小肠长度,根据幽门至碳末前沿的距离与幽门至回盲部全长距离计算推进率。(2)粪点数及体重增长率测量:造模后将大鼠放回笼内,笼底部放置清洁滤纸,观察给药24 h内排便粪点数及形状,测量连续给药7 d后大鼠体重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药理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使用Dunnett’s T3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比较 模型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最高,且显著高于空白组,单用枳实的效果最佳,单独使用白芍最差。枳实-白芍不同配伍大鼠组间比较及与空白组、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枳实-白芍作用与阳性组相似,枳实-白芍1∶1组大鼠肠胃恢复情况更加接近空白组,表明给药大鼠肠胃运动恢复正常,见表1。3.2 各组大鼠粪点数比较 模型组24 h内粪点数增加明显,显著高于空白组及给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给药组大鼠的粪点数量减少;枳实-白芍1:1组及枳实-白芍2∶1组的粪点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粪点数与阳性组相似,见表2。

表1 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比较

表2 各组大鼠粪点数比较

3.3各组大鼠体重比较 除空白组大鼠外,造模前其余各组大鼠的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给药大鼠体重有所上升,枳实组大鼠体重增长率最慢,显著低于其他给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组、枳实-白芍1∶1组、2∶1组及1∶2组之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不显著,见表3。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医认为IBS发病与内脏感觉、肠动力异常、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饮食、精神状态有关,精神状态不佳是IBS发病的重要诱因,因而IBS也被视为功能性身心疾病[6-7]。虽然该病不威胁生命安全,但是IBS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正常工作。IBS分为4个亚型,腹泻型(IBS-D)为常见亚型,占患者总数的74%以上。文献[8]将IBS-D定义为糊状、水样粪便超过25%,硬粪或球粪比例低于25%。目前西医缺少治疗特效药物,主要依据止痛、止泻、止挛原则对症治疗,并配合肠道菌群调整药物或肠道黏膜保护药物治疗,近期疗效较好,症状缓解效果显著,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并且毒副作用较多。根据IBS的临床表现,其属于中医郁证、腹痛、便秘和腹泻范畴。《中医病症治法术语》将BIS归为肠郁,认为情志不畅引起肠道运化失常为主要发病原因,腹痛、腹泻和便秘为常见表现[9]。中医从整体角度对IBS病因、病机和诊治具有独特的见解,并且中医治疗IBS的疗效显著,辨证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中医辨证治疗IBS的疗效显著,如黄连可降低的结肠4-HT释放水平和CCK表达水平,痛泻方通过调节免疫MC细胞降低胃肠道敏感性,改善腹痛症状[10-12]。

表3 各组大鼠体重比较

中医诊断本病主要证型为肝脾不和、脾胃虚弱、脾胃阴虚和脾肾阳虚型,肝脾不和居多[13]。脾居中焦,通过肝气疏泄,气血通达全身。肝脾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并相互影响,因而应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为治疗原则,恢复肝脾功能。白芍具有柔肝缓肝、理气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白芍具有抑制肠道平滑肌痉挛、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镇痛等功效,可有效改善IBS症状。气机不畅是IBS的重要病因,情志怫郁、疏泄无权、气机郁滞者应坚持理气解郁原则治疗。疏肝理气可有效改善情志及痛觉,治疗用药重在理气[14]。枳实为中医常用理气药物,虚证或实证腹痛腹胀均可使用枳实治疗。即白芍养肝柔肝,枳实破气,一柔一刚,刚柔相济,两者一补一散,行而不伐,敛而不淫,护肝体助肝用,最宜调畅气机[15]。

根据枳实白芍药对治疗肝郁脾虚型的功效主治,通过止泻、胃肠动力、镇痛、抗抑郁等药效试验,从胃肠道作用、镇痛作用及行为学作用等相关指标和药理效应相互关系分析药对配伍对模型大鼠的配伍规律[16]。国外研究根据IBS患者的腹泻及便秘表现,从肠道动力异常角度分析IBS发病机制,认为IBS患者的食管、肠胃的动力学异常,部分患者的胆囊也存在动力学异常[17-18]。本研究显示,模型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最高,且显著高于空白组。不同配伍组大鼠,组间推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根据肠推进率变化,枳实-白芍1∶1组大鼠肠胃恢复情况更加接近空白组。枳实、白芍及配伍用药均对肠胃亢进产生效果,可抑制肠运动,其中单用枳实的效果最佳,单独使用白芍最差,此外,枳实-白芍不同配伍组大鼠与阳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表明给药大鼠肠胃运动恢复正常,且枳实-白芍作用与阳性组相似。模型组24 h内粪点数增加明显,显著高于空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粪点呈不规则稀状,形成慢性腹泻。给药组大鼠的粪点数显著少于模型组,表明给药组大鼠的粪点数量减少。中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枳实-白芍1∶1组2∶1组的粪点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粪点数与阳性组相似,表明枳实-白芍1∶1和2∶1组大鼠的排便次数减少,可有效改善大鼠的排便状况,符合既往研究报道结果[19-20]。除空白组大鼠外,造模前其余各组大鼠的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枳实-白芍对肝郁脾虚型IBS大鼠具有干预作用。

[1]陈稚,陈家仪,贾薇,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枳实-白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6):138-141.

[2]赵迎盼,唐旭东,卞兆祥,等.IBS-D肝郁脾虚型病证症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1):1507-1514.

[3]杜丽东,吴国泰,刘峰林,等.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复制与评价[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4,22(6):43-48.

[4]焦璇,宋健,赵开军,等.以脾虚模型小鼠胃肠激素含量为依据优化枳术颗粒提取工艺[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1):26-30.

[5]梁巧文,陈稚,马丽,等.枳实白芍配伍中化学成分变化及药效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4):592-596.

Pharmacodynamics of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Radix Paeoniae Alba Herb-Pair in IBS Rats with Stagnation of Liver and Spleen Deficiency

LUO Chun-hua,LUO Qian,HUANG Yun-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2):021-024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Radix Paeoniae Alba herb-pair,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the change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metabolic mechanisms and compatibility discipline in vivo.Method:48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8 groups,they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normal saline,0.025 g/kg Pinaverium Bromide solution,irrigation stomach to IBS rats with different compatibility ratio of 6 g/kg,the small intestinal propulsion rates, the amount of defecation in 24 h, weight and intestinal sensitivity were observed as pharmacologic index.Result:It was found that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Radix Paeoniae Alba herb-pairs of different compatibility rati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efecation number and increased th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Conclusion: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Radix Paeoniae Alba has intervention effect on stagnation of liver and spleen deficiency IBS rats.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Radix Paeoniae Alba; Stagnation of liver and spleen deficiency; IBS; Compatibility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项目(20151282)
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 广州 510700

骆春华

猜你喜欢

枳实点数白芍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识别真假枳实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画点数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多核并行的大点数FFT、IFFT设计
巧猜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