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幼、小衔接”

2016-08-24安扬

家长 2016年8期
关键词:交通规则上学习惯

□安扬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幼、小衔接”

□安扬

一、明确规定孩子的作息时间

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到符合学校要求的作息时间表。几点起床,吃饭,上学,什么时间开始写作业,晚上几点睡觉,这些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提前让孩子学会适应,否则孩子没有思想准备,一旦上学后会非常不适应,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自理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学习。要让孩子养成独立收拾书包、文具的习惯,逐渐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幼儿园自由轻松的教学氛围不一样,小学教学更系统,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难免会有些不适应,跟不上教学进度。家长要指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和自己预习、复习,家长既不帮忙,也不要在一旁监视,逐渐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四、做好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

做好一定知识的学习和储备,并不代表着“提前小学化”。而是上小学前教孩子学会熟练写出自己的名字、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熟记家庭电话和家长的有关信息等等,如果能够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也是有必要的。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多谈在学校的见闻,学习一个事物的多种表述方法。

五、带孩子提前熟悉校园生活

从充满童真童趣的幼儿园进入到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周围环境的变化常常让一年级新生措手不及。因此,家长在暑假里可以抽空带孩子到新学校参观,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在校园中走走、看看,家长可以大体给孩子描述一下校园生活,如学习课目、上课形式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六、让孩子养成记录作业的习惯

为了方便家长更好的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检查,老师会要求孩子将每天的作业记录到本子上,回家后对照项目完成。但是孩子才刚刚上学,在记录的速度和书写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很多孩子因为速度较慢而记录不完。所以,家长要在家提前训练,侧重两点,一是格式的规范,二是书写的规范,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的记录速度会渐渐快起来。

七、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很多刚上学的孩子听不懂老师讲话,往往将老师说的话理解成别的意思。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养成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首先,家长跟孩子讲话时,要让孩子放下手中的东西,专心地听,必要时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着家长的眼睛;其次,让孩子将家长说的话转述给第三方听,以训练孩子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给孩子下达一些任务,并要求孩子及时作出回应。

八、让孩子用完东西后物归原位

孩子的书本、橡皮、铅笔等文具总是不放回原来的地方,用时已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或者是掉到地上找不到了。这个时候,孩子总是会不顾一切,一定要找到它。可是在找东西的时候,孩子会错过老师讲的新知识,或者完成作业的时间又要往后推迟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养成拖延的坏习惯。家长平时要教育孩子及时将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孩子在家里画画儿、看书、玩玩具时,家长都可以做这方面的训练。

相关链接:

给准小学生家长的小贴士

1.教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孩子了解并遵守学校、其他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与陌生人交往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如何自我保护和求助,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等电话。

2.教孩子懂得交通规则

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交通规则和遵守交通规则。如在马路上,要走人行道或靠右边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并注意来往车辆;要会看红绿灯,知道车辆是“红灯停,绿灯行”;不要在马路上或过马路时追跑嬉戏等。

3.教孩子认识上学的路

如果家与学校离得近,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一定要多走几次,孩子才记得住。如果家与学校离得远,家长除了带孩子多走几次之外,还要告诉孩子乘几路公共汽车,走哪条马路,学校的具体位置,学校附近有什么标志性建筑物,等等。在带孩子认路的同时,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自家的地址、电话,以防万一。

(责编李 君)

猜你喜欢

交通规则上学习惯
交通规则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上学啦
太空也需要“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要遵守
遵守交通规则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