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点

2016-08-24李亚男

家长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升初张女士辅导



视点

1 儿子上辅导班成绩反退步,家长要求退款被拒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不少考生陆续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但市民张女士一家现在还感到难以置信:今年2月,张女士的儿子小睿报名参加了济南某教育机构的一对一培训班,辅导费每天1200元,三个月共花费8万多元,可谁想高考小睿只考了317分。而据张女士称,小睿在上该辅导班前还能考320分,怎么花了数万辅导费后,学习成绩反而退步了呢?一怒之下,张女士前往该培训班讨说法,要求该机构退还自己从2011年以来所花费的16万元费用,遭到拒绝。

——摘自《齐鲁晚报》

点评:

高额的辅导费到底能不能换来高分数?在笔者看来,关键要看通过辅导,孩子是否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要看辅导费是不是花对了地方。很显然,张女士的钱并没有花对地方。“拒绝退费”这件事孰是孰非,笔者不敢随意置评。不过,笔者倒想借这条新闻给其他家长提一个醒: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自己不计代价地为孩子付出了,就应该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回报,但实际上,“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前提是你选对了方向和方法。选对了,那叫得偿所愿;选错了,那叫南辕北辙。

2 八成小学毕业生报名了“小升初”衔接班

最近,各中学“小升初”报名陆续结束,孩子们也都基本确定了就读的学校。《重庆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受访的20名学生中,有17名学生表示,自己已经预定了暑期补习班,提前学习初中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人表示,还没有报名补习班,但已经报名了兴趣特长班。“初中学科增加了,还是比较担心她的学习。”一名受访家长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初中学习,已为孩子报了“小升初”衔接班,提前学习初中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学习时间16天,结束了再带孩子出门玩。

——摘自《重庆时报》

点评:

从“小学生”升级为“中学生”,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转型过程,提前预习一些中学的课程,为适应这一转型过程做些准备,无可厚非。相较于孩子,笔者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家长——从“小学生”家长升级为“中学生”家长,你们做好准备了吗?你们即将要面对一个生理上急速成长、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上向往独立的少年,特别是他(她)还要经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青春期,根据众多“过来人”的经验,家长所面临的挑战远比孩子要大得多。因此,在笔者看来,“小升初”衔接班,孩子可以上,家长需要上。

3 日本小学生候机集体看书

近日,一位泰国网友在泰国清迈机场拍下特别的一幕:一群日本小学生等飞机,不是拿手机出来玩,而是人手一本书。感动之余,他特意在“脸书”上分享这些照片,并配文称“希望泰国的学生也可以向他们学习,不要玩手机,随身带一本课外书阅读”。这些照片被传到中国,不少国内网友都为这些小学生点赞,认为日本无论是国民素质还是教育下一代的方法,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摘自《南方都市报》

点评:

日本人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笔者看来,就至少有两点:一是日本小学生貌似很少有可以用来玩游戏的高档手机;二是在日本小学生的书柜里,至少有一本适合外出携带的书。手机如果可以用来玩,而且身边的大人都在玩,那么孩子难免会“有样学样”;书柜里的书如果不是“一课一练”就是各种习题集,孩子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会带在身边、随时阅读呢?所以,笔者认为,日本人可以学,美国人可以学,欧洲人可以学,全世界人都可以学,但要学到点子上,否则不过是新时代的东施效颦或是邯郸学步。

4 父亲为教育儿子罚其跪地游街示众

6月24日,一名少年跪在湖南凤凰县城闹市区,用双膝着地,缓慢前行,这一奇怪的举动引得市民围观。原来是一对父子正闹矛盾,父亲为教育儿子,罚其跪地游街示众。经凤凰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苦心劝说,儿子邹某向父亲赔礼道歉,父子俩重归于好。

——摘自“新浪网”

点评:

根据有限的法律知识,笔者对这条新闻的第一反应是:请民警同志将这个家长带走!因为根据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个家长的做法已经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理应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制裁的方法,笔者也为这个家长想好了,那就是让这个家长也来这么一次跪地游街示众。当然,笔者没有这个权力,在当今这个法治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使用羞辱手段惩罚、教训他人的权力,哪怕你是孩子的亲爹亲妈。请不要用“爱之深、责之切”来做遮羞布——任何违反法律的“责”,都只是在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根本就不是“爱”。

(责编李亚男)

猜你喜欢

小升初张女士辅导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小升初数学习题
小升初真题及方法解析(数学)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