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理论视角下“失去”老年人现状及对策窥探*

2016-08-24张赛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龄化状况老年人

张赛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活动理论视角下“失去”老年人现状及对策窥探*

张赛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文章以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托,从身体状况、配偶情况等层面分析中国老年人遭遇的“失去”常态,对不同特征“失去”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配偶情况等因素,在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中呈现差异性态势。针对研究结果,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围绕健康保障、精神慰藉、活动参与支持三大维度,建构“失去”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路径体系,为解决我国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提供帮助。

活动理论;“失去”老年人;积极老龄化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7.006

一、老年人“失去”状况研究回顾

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规模大、不平衡、增长速度快和“未富先老”等特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内地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这一数据与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在当前及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压力与挑战突出体现在:社会群体结构调整、日趋沉重的养老负担、快速膨胀的消费卫生医疗支出和需求渐增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上。而上述四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均受到程度不同的老年“失去”的直接影响。

(一)研究情况及目标

最近几年,我国对老年人“失去”的研究颇受学界重视。近年的研究主要有:老年人健全身体的逐渐“失去”及影响(刘娅、李建新,2014年先后发文;姜向群等、鲁肖麟,2015年先后发文);老年人配偶的突然“失去”及影响(王广州、沈可等,2013年;韦艳等、赵忻怡等,2014年先后发文;周琴,2015年发文);老年人子女情感支持的“失去”及影响(宋月萍、刘柏惠、卢海阳,2014年先后发文)。

我国老年群体不同程度遭遇“失去”常态,这种常态影响究竟何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在积极老龄化框架下寻求有效解决之道,以提高这类特殊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失去”老年人养老问题事关重大,不得到妥善解决,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恶性循环。以往的研究从多种理论视角提出解决老年人“失去”问题,但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明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去”老年人之痛。笔者以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托,在活动理论视阈下,从健康保障、精神慰藉、活动参与支持维度出发,探索“失去”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路径体系,不失为解决我国特殊老年群体的有效养老之道。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基于已有研究中揭示的老年多种“失去”常态及影响,以及导致老年“失去”的诸多因素,笔者以社会结构特征、生活习惯、患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为分析框架,将老年群体“失去”的相关特征按照身体状况、配偶、子女情感支持进行划分,并纳入模型进行分析,探索老年“失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老年活动理论,并引入联合国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探讨“失去”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路径体系。具体内容分两个步骤逐步深入:第一,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老年人的“失去”状况;第二,老年“失去”可能产生的影响依照社会结构特征、生活习惯、患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划分后进行分析。以老年人健康自评与生活自理状况为因变量,以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研究。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该调查于1998年、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先后进行了六次,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和陕西23个省、市[1]。2011年追踪调查由北京大学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9679名65岁及以上的老人,调查内容涉及家庭结构、婚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社会活动、疾病与健康的状况等,为研究老年人的“失去”状况及影响因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研究即是利用上述数据信息进行展开。

二、老年人“失去”状况及其影响

(一)老年人“失去”总体状况

老年人除了要接受劳动、决策、工具、父母等多重角色转换的现实,还普遍遭遇多重“失去”威胁,这对老年人而言都是要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伴随社会发展与老龄化程度加深,“失去”老年群体的问题越加凸显。

1.老年人健全身体的逐渐失去。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94亿,其中患慢性病老年人2013年突破1亿。根据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的跟踪调查显示,我国有49.25%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及脑血管疾病、关节炎、血脂异常、风湿或类风湿等,详见表1)。

表1 2011年全国老年人总体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计算所得

2.配偶的突然失去。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配偶是生活中最亲密的同伴,配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防范意外事故对老年健康发挥保护作用。丧偶是指夫妻有一方死亡,另一方存活的婚姻状态。从表1可知,2011年我国有62.61%的老年人没有配偶,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丧偶的达409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量的34.46%。

3.子女情感支持的失去。由于子女结婚成家分居,很多老年人进入“空巢家庭”。空巢老年家庭,包括老年一人户(丧偶、离异或未婚老人)以及老年夫妇家庭户。从表1中可知,至2011年,我国独居的老人占到17.01%,住养老院的仅有2.16%。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正逐渐成为悲情新闻的主角。

(二)不同特征“失去”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

比较不同特征“失去”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可以发现,在依据患病状况划分的老年人群中,有患慢性病与近两年有患过重病的老人心理自评状况明显比未患慢性病与重病的老年人群差,而且比重相差甚多。在北京大学2011年的调查中,27.07%的老年人是失能老人,比重相当大,说明老年人的生活自理状况不甚良好(见表2)。由于老年人群患病的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不同,其心理状态各有差异。面对健全身体的逐渐失去,有的老年人情绪比较低沉、忧郁和沮丧,其中不少人悲观绝望,甚至产生厌世心态;有些老年人不习惯由健康人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变,不承认自己有病,有一种盲目乐观情绪,而一旦病情恶化,又产生烦躁情绪,对死亡充满恐惧,怨天尤人,性情变得古怪。

表2统计结果表明,在依据社会结构特征划分的不同老年群体中,总体上有配偶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比没有配偶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好。对于老年人来说,失去配偶的打击是沉重的,老年人这种“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悲苦心情,是令人同情和理解的。老年人在生理机能衰退的同时,心理防御与心理适应能力也相应减退,一旦遭遇老伴亡故的重大事件,重新建立心理平衡会非常困难,持续下去容易导致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各种精神疾患,甚至引发或加重生理疾病。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在失去配偶的第一年,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死亡率相当高;而且近期失去配偶的老年人因心理失衡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是一般老人死亡的7倍。与有配偶的老年人相比,丧偶老年群体更应引起关注。

在依据社会结构特征划分的不同老年人中,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心理自评状况最好,住养老院的次之,独居老人的心理自评状况最差。这是因为与家人同住的老人能够较好地获得来自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此也更乐观豁达。独居老人除了面临相对短缺的物质资源与渐趋衰弱的生理机能外,对他人的依赖越来越强,其最大的软肋在于“心病”——子女情感支持的失去。由于得不到儿女及时的照料与慰藉,心情变得沮丧、孤寂,长期积累就容易导致抑郁失衡,甚至心理崩溃而萌生放弃生活希望的念头。对于高龄、丧偶这类弱势老人群体的空巢家庭,他们的照料资源与精神寄托更缺失,同时由于外出的减少、年龄的增加,与邻里、社区的交流逐渐淡化,其引发的心理疾患风险也大幅提高。

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老年人群的身体状况、配偶情况以及居住方式,致使老年人的心理自评状况与生活自理状况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态势。

表2 不同特征的老年人群的心理自评状况和生活自理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计算所得

三、活动理论对“失去”老年人的阐述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2]。其主张为:一是强调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社会,才能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二是提出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三是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来取代多重“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一,主张老年人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新的自我定位以改善老年人因多重角色中断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有利于获得新的自我认识。其二,活动理论的观点与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它强调参与、活动、与社会的认同。我国近年来提出的“老有所为”理论,“六十而立”论,“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都是活动理论的一种升华。其三,活动理论所提出的基本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无论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还是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条件,鼓励老年人自我调适、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而不是独处一隅。

四、活动理论视角下“失去”老年人的积极老龄化对策

随着核心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子女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以填补其多重“失去”产生的情感空缺,但老年人“失去”常态引发的问题又不可忽视。从活动理论视角介入多重“失去”老年群体的养老体现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3]。因此,我们要在联合国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的指引下,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出发,基于活动理论维度并针对老年人“失去”的特性,从以下方面认真做出其积极老龄化的路径抉择。

(一)加强多方干预,建构“失去”老年人健康保障体系

面对我国近半数老年人健全身体不同程度的“失去”,要重点开展以下工作。首先,完善医疗救助兜底的健全身体“失去”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参保情况与收入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说服力强和能打动决策者的研究报告。针对健全身体“失去”老年人的具体状况,建立分类分层分档的医疗救助机制,完善“失去”老年人的医疗救助制度设计[4]。其次,积极发挥社区对“失去”老年人的帮扶作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要对所辖范围内的老年人开展摸底登记,对于在配偶、子女情感支持与身体健康方面三重失去的老年人,给予特殊的照顾。制定专项专款专人监督条例,切实开展定期定点定员上门走访工作,为“失去”特殊老年群体送去温暖。最后,提升家庭与“失去”老年个体的健康促进意识与水平。开展家庭的护理教育,教授与辅导自我护理知识,提倡老年健康互助行动。

(二)重视心理调适,建构“失去”老年人精神慰藉体系

西方学者将老年人的基本需要概括为三个“M”,即Money,Medicare与 Mental,也就是经济需要、医疗需要与精神需要。如果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苦闷、寂寞的心理,就会加速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的衰老,甚至会诱发抑郁症、老年性痴呆和其他的精神、心理疾病。因此,一方面,“失去”老年人要重视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进取精神,淡泊养生,要做情绪的主人,要制怒、“宁静”,不论遭遇何种变故,要能冷静待之;另一方面,建构“失去”老年人外在精神慰藉体系,家庭要积极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义务,政府要履行老年精神保障的责任,并发挥非营利组织对“失去”老年人的精神慰藉功能。

(三)活化老年角色,建构“失去”老年人活动参与支持体系

2002 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活跃老化(Active Ageing):一个政策框架》的报告,将“活跃老化”定义为“一个尽力扩大发展(maximize,亦可译为极大化)老人的健康、参与及安全的过程,使能在人们老化过程中提升其生活品质。”[5]该报告强调“活跃”的意义不止是健康老人可以活跃,失去健全身体、衰弱、甚至失能的老年人仍然可以享有活跃以及高品质的生活。因而,不但要建构健康保障体系,更需要全面性、支持性强的老年活动支持体系。一要坚持以老年人为主导,发挥“失去”老年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面对各种“失去”,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活观与价值观,破除畏失惧失、畏老惧老的思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应从个人的需要、喜好等实况出发,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在身体等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安排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活动。二要发挥社会组织的补充与资源整合功能,为“失去”老年人活动参与提供良性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以老年社会行政组织、老年社会服务组织和老龄社会团体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支持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三要完善政策法规,发挥政府介入“失去”老年人参与活动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导”之所以重要,在于老年人和政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失去”老年人也曾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家经济好转态势下,国家应加大对特殊老年群体的补偿与照顾,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1] 世界卫生组织.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中国老龄协会,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15.

[2] 吴宏洛.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人的救助功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8.

[3] 姜向群,魏蒙,张文娟.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5(2):48-49.

[4] 董之鹰.21世纪的社会老年学学科走向[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1):69.

[5] 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1):87-93.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st" Elderhoo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ANG Saiyu

(InstituteofMarxism,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350117,China)

Based on the national survey conduct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in 2011 about factors affecting elderly health, this article made an analysis from the physical condition, spouse situation concerning those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who have encountered the cases of "losing" and analyzed about the self-evaluation results gained from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tes of "los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factors like health and spouse condition of elder population show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self-evaluation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old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bout activities, to construct an active path of aging for those who suffered "los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vering health care, spiritual comfort and activity support can give great help in the solution of the pension for the special group of elderly in our country.

theory about activity;"Lost" elders;active aging

2016-04-27

张赛玉(1981-),女,福建永泰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老年福利。

C913.6

A

1008-6285(2016)07-0024-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空巢女性老人养老需求与老年福利供给性别策略研究”(14BSH04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管理研究”(2014J01263)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老龄化状况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