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乐
2016-08-24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长安古乐
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一千多年来,长安古乐一直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险被湮没,但灾后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长安古乐即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乐活化石”。一千多年来,长安古乐一直存活于陕西周至县和西安附近的几个村庄,经历血火灾变,险被湮没,但灾后百姓心传口授,至今绵延不绝。
长安古乐,西安人又称它为“西安鼓乐”、“西安古乐”或“长安鼓乐”。它流传于中国陕西境内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一带,是至今保留在民间的优秀古老乐种。盛唐时,歌舞繁盛,李唐王室成员多在宫廷创制演奏乐曲,按民族国家将其划分为十部乐,即:宴乐、清商、西凉、高丽、天竺、龟兹、疏勒、安国、康国、高昌;按演出形式分为坐部伎和站部伎。在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优美的音乐时时奏响。
唐代“安史之乱”中大量的宫廷乐人流落民间,将宫廷音乐带入了长安的民间里巷,古乐随即在民间传承发展,长期以来流传在西安近郊区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乐曲演奏体系。它的演奏形式分为行乐和坐乐两大类。行乐是行走时演奏的乐曲,所用乐器较为简单,节奏规律、严整;坐乐为坐着演奏的套曲曲牌,乐器配备完整,人员众多,场面壮观,演奏者们配合默契。乐器有笛、笙、管、鼓、锣、铙、大钗、小钗、木鱼、大小梆子、水铃等20余种。长安古乐是国内唯一历史长远、传承完整清晰、生命力旺盛的古乐,极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
长安古乐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有乐谱相传的曲目约有1000余首曲目。自唐朝迄今已流传逾1300多年,是以打击乐与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个大型乐种。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宏静认为:“西安古乐实际可以看成是唐代宫廷法曲的直接遗存”。研究员李明忠说:“西安古乐是现存世界最古老、规模最大、系统最全,律、调、谱、系、曲最完善的古老民间乐种”。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及宫廷音乐,在依托寺庙进行乐事活动时,又渗透了僧、道、俗的色彩,如今,西安市以及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周至、蓝田等县区,都存留着演奏优美唐代遗音的乐社和艺人。
我国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论丛》一书中写道:“西安鼓乐是解放以来发掘民族文化遗产上最大的业绩”。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考证,长安古乐的乐谱和唐、宋时代的歌曲记谱基本相同,其中不少乐曲与唐教坊曲同名、同宫、同调、同风格、同律制,是地地道道的唐宋乐曲。如唐明皇李隆基所做管子曲《雨霖铃》便是一首传世真品佳作。“雨霖铃,帝幸蜀,淋雨弥旬闻铃声与山相应,悼念贵妃,因采其声如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善筚篥乐工张徽从至蜀部,以曲授之。三自至德中,复幸华清宫,从官宾御,皆非昔人,帝于望京楼,令徽奏此曲,不觉凄沧流涕。后入法部,有大曲。”物是人非,当年赐浴华清池的地方,后人树立了一尊贵妃出浴的雕像,一泓碧水,却再没有凄婉乐音的回响。晚唐诗人杜牧诗云:“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行云不下朝元阁,一曲霖铃泪数行”。叩访遗迹怀古是骚人的癖好,但很多时候是大音希声,一如传承千年的长安古乐。其他如唐代著名乐曲《婆罗门》(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唐天宝时(公元742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曲中有古印度音乐的影子),《秦王破阵乐》,《遐方怨》,《鹊踏枝》,《诉衷情》,《望江南》,琵琶曲《明妃怨》(明妃即王昭君),大型套曲《青天歌》等,这些曲目丰富、内容广泛、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的古乐,充分再现了唐代音乐的辉煌风貌。
根据初步考证,长安古乐的曲目和演奏有四个调:六(C)调、尺(G)调、上(F)调、五(D)调。长安古乐用中国古代的“俗字谱”来记谱,它不像纳西古乐,只是600年的古谱,所记只有音的高低,没有明显的音值符号,也不记音的长短,所以仅从记谱中无法准确地演奏曲目,现代人只能望谱兴叹,演奏曲目只能靠口耳相传,而长安古乐“俗字谱”记谱方法的丰富、准确和音符的多样性,才使它成为流传千年的清音。
Ancient music of Chan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