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院校“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
2016-08-23唐莹莹
唐莹莹
摘 要: “传帮带”方式放之于现代行业培训中依然被认为是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同时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的一个特色,大力改进“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是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传帮带 培养模式 技能
据相关统计,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为1006.6万人,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40%;全国中职招生628.85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的44.12%。职业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适应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除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扩大高技能教师队伍规模,不仅影响职业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中职院校发展的规模和人才质量。
一、“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含义
“传帮带”,是指有经验者对缺乏经验者在工作或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通俗说法。“传帮带”活动就如“牵手”,以传帮新人为主要目的。“传帮带”活动,倡导“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
总之,传授者应用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科研素养及其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接受帮助者应具有虔诚敬业的觉悟虚心治学的理念、持之以恒的信念及勇于创新的思想[1]。目前“传帮带”的培养模式,就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方式经常促使师傅将徒弟作为自身的私有财产,甚至是自身的缩影与附庸,中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更加助长了帮派势力的形成。要建设一支健康向上的师资队伍,还要对传统的“传帮带”模式进行改革。
二、“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除了培养教师的基本专业知识外,在能力和素养方面还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除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
(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
(三)创新能力方面。经过“传帮带”培养模式,培养出的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与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主动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要具有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
三、如何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
(一)国家的扶持作用
要走技能强国的道路,政府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多门类的技能人才。因此,政府应在舆论上、政策上、资金上加大对职教老师培养的扶持力度。新型的“传帮带”培养模式正是对传统培养方式的延续和创新。
首先,要把职教老师的重大作用提高到“技能兴国”的认识高度,提高职教老师的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需要亿万高素质劳动者,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需要大批高技能的职教老师。他们应该受到政府的关注和社会的器重。
其次,“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体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通过“传帮带”模式,接受帮助的教师有自我导向的学习倾向,以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学习资源,立足教育岗位,提倡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个别带动、小组互动、全体联动”的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2]。
个别带动:传授教师以自己的观察、接受帮助教师的愿望和实际工作状态为依据,与接受帮助教师共同制订“传帮”带计划。
小组互动:根据具体“传帮带”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扩展“传帮带”活动形式。
全体联动:解决“传帮带”活动中共同的疑惑,活动以自下而上以新教师的“问题”为线索,利用新教师的案例,以讨论为主要手段,进行梳理,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健全“传帮带”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传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超高的技术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并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鉴于他们在“技能强国”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应加大对“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的支助力度。
1.不限年龄。一些老师虽然年轻,但在技术技能领域已经超过了前辈,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较快,对新问题能够迎刃而解,具有较高的“传帮带”业务素质,对于这样的年轻人可以归为传授者一列。
2.提高工资。在德国,职教老师收入非常高,享有国家公职人员的各种优厚待遇和社会地位。马来西亚提供奖励工资,具有专业技能教师的薪金高于普通文化教师的10%。我认为,“传帮带”的传授教师是专业教师中“出类拔萃”的优秀群体,政府可作为特殊人才提高工资或给予相应津贴。
3.増拨经费。学校主管部门要把在职教老师中能够胜任“传帮带”传授教师的多少作为增拨办学经费的一个参数。学校要对接受帮助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同时根据接受帮助教师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对传帮教师进行奖励。
(二)学校的主导作用
为了加强“传帮带”师资队伍培养,学校作为主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
1.坚持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使新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重点难点,学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必须由年轻教师进行表述,然后老教师加以指导,直到形成完整的备课教案。
2.不定期进行新老教师双向听课
年轻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学到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老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及时发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新教师成长。
3.开展教学法研究
新教师每学期要进行教学工作总结,特别是总结教学法的心得体会,每年在老教师指导下,写出1-2篇文章。
4.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针对青年教师自身的不足,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5.建立教师教学水平纪录
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记载并长期保留。老教师结合纪录对新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直观看到新教师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淮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2]姜洋,马振峰.浅谈“传帮带”在高职青年培养中的作用.辽宁:辽宁高职学报,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