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体制下小学语文教法问题与策略
2016-08-23李天喜
李天喜
摘 要: 新课程下,诸多课程教育都在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在新时代,如何打破传统的以教授为主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继而形成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迫在眉睫的事。面对这一问题,作者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与调查就这一问题作了研究,并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教法
语文教学中有着诸多不足,有些学生依然还是死记硬背知识,没有真正从学习中发现乐趣。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知识?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教法难以到位
首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担任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教育标准中有许多对当下教育提出的建议,该标准中有一条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下进行语文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更多的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不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是一样的,对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在真正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知道这种教学方法,但是并不会认真践行。许多老师有着创新教法的理念,但是由于习惯加上不愿意再探索,因此偶尔的心血来潮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创新教学的优势。
二、语文新教法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
小学生正处于对万事万物最具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这时候他们的很多乐趣就在于幻想。很多人说,如果没有了幻想就会少了很多想象。在生活中,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想象力要比知识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更多的知识创造是通过想象力完成的。这能够促使人们的身心发展。
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的,教师应该寻找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将语文教学看做学生自动探究的活动,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改变新的教学模式,当然有的学生可能暂时不容易接受,这就要求老师采取不同的手段在心理上帮助学生,做好他们的支撑。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逐渐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自律意识,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别辅导。
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在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方面也是不一样的,面对这些能力方面的差别,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做好重点培养的准备,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加强训练的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但是面对基础弱、底子薄的学生,教师不应该给予批评和打压,根据学生的不同,有所重点和有所侧重,帮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学习的正轨。每个学生都有优秀的一面,教师就应该多发现,多注意学生的长处。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转变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得进步。
(三)实施有效的作业形式。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职责在于课堂上按照书本的知识授课,按照大纲上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作业,在教学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意义上,教师仅仅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懂不懂是理解能力上面的问题,和老师的授课感觉关系不大,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呢?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是不是要恰当其分,而不是机械地布置机械地完成而已。
有效强化语文作业的效果。课后作业中,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布置作业。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做到难易适中,梯度适当。让学生不仅仅简单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更多地给他们布置具有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作业,这样他们能在这种训练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并在做作业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结语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不言而喻,它衔接着一个孩子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并且贯穿一个人学习历程的始终,课程多、杂都是它明显的特点。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语文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分内责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万丈高楼从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育是我们以后学习语文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语文学习质量,而且关系到整个知识领域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