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与研究
2016-08-23肖玉翠
肖玉翠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采用数学和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能够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数学科学规律。本文通过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方式、情境设计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 活动课程 设计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封二-01
一、前言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把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而数学的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能够充分地弥补单一的学科知识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充分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
二、数学活动课的内涵
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中,来获得学习的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1]。它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体现了参与、思考、探索、实践等新课改的学习理念,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兴趣、特长等全面地融合发展,提升数学素养和整体素质。
三、数学活动教学的特点
1.活动教学的特点
(1)活动课的教学具有生活化
初中的数学课程相对于高中、大学的教学课程来说,更加的简单,更贴近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找到数学的模型。这样能够更好的进行情境教学方式的设计,更加的符合生活常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猎奇心。学生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就能够很好地通过自主活动的方式来掌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2)活动教学具有思维化和个性化
在整个活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把数学知识、情感发展、技能品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再通过真实的情境设计和开放是问题的研究及复杂任务的执行,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探索发现的环节,然后积极思考。在活动中,创造性思维也在活动,学生们可以从中得出自己的的操作技巧和人生感悟。由于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和学习程度经验,所以在整个活动教学中所学到的和理解到的各有不同,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2]。
四、数学活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1.活动教学中的问题
由于新课改进程的加快,教学方式虽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式仍然根深蒂固,并且适用较多。例如,老师们虽然设计了数学的活动教学计划和方案,甚至进行过教学的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在老师和学生的意识里顽固存在,再加上活动教学计划的不周密性,可行性不高,因此活动教学在很多中小型城市中流于形式。或者老师还没有清除地意识到自己在活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能放开手让学生实践、操作和感受,形成了活动教学的“包办现象”等。又或者是进行了活动教学,但是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和总结,不能对学生形成一种明确的自我指引和强烈的荣誉感,不能完全落实“在过程中学习”的教学理念[3]。
2.改变活动教学现状的对应措施
(1)活动情境设计
由于初中的数学很接地气,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在活动教学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引进现实的生活场景,探讨历史的数学名题,例如九宫格、九章算术、一元二次方程等等有益大脑的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也是可以作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内容的,例如买卖交易中的价款问题,房屋修建过程中的立体方程问题等等,把这些实际问题设计进活动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地深入生活,更能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至于造成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局面,也不会培养出更多的“赵括”。
(2)数学活动的创新
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精髓在于自主和实践,让学生的手动、脑动、心动起来,是活动课的核心和目标,而老师在此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被需要的时候进行专业的指导就行了。如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的画面用数学中的几何形状、符号等元素设计出来,再对自己做出来的作品进行命名,这样不仅仅能够消除学生学习几何的恐惧感,还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几何图形的数学原理。在日常的数学活动教学课程中,常见的有七巧板拼图、几何图形拼图等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操作和探索,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教学的目标。
(3)做好备课计划
俗话说,凡是欲则立,不欲则废;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在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和备课,充分地提取教材中能够运用于活动教学的各方面素材和知识,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情况和班级的整体水平,制定出因势利导、因人而异而又具有兼容性的教学方案和可执行计划[4],例如开展小课题试验、参观学习、实地调查测量等活动。把活动与抽象的数学科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4)组建数学小组
在活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总是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经历、实力和活动要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分析,把学生们组建成一组组的小分队,再引进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不仅仅是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向心力、凝聚力,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代教学的目标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在已有的理论思维基础上,对于已经认知和接受的知识进行突破和创新,而在实际的数学活动教学中,采用各种情境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在整个创新活动教学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魅力,从而更好更容易地接受学科知识。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去思考,完全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维、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
(6)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活动教学中分成的各个小组内,学生要把独立思考和互相合作交流进行结合。闭门造车是严重不符合社会实际的,学生们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打破自己的固定思维,学习他人之长,从而不断地炼造属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模式,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语
数学的活动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综合培养,是把数学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虽然目前我国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处在单一的教科知识教授的阶段,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落实,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将会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对于初中数学的成功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的教学计划、努力备课、创新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改进,还需要学生们踏出应试的意识牢笼,发散思维,积极地在实践活动教学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科学规律和知识,并且融会贯通,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进而推动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蔡炳兴.初中数学课堂活动式教学刍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8).
[3]陈红兵.浅谈初中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实践与探索[J].都市家教,2011(3).
[4]朱伟.刍议如何让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真正走入初中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