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草原文化增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想
2016-08-23高云胜
高云胜
【摘要】依托草原文化加强我区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是由我区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现状决定的,也是由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决定的,采用多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形式在高职学生中宣传推广草原文化,是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草原文化 增强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构想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71-01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意义越来越重要。弘扬草原文化,是体现内蒙古地区教育特色的关键,是建设富有民族特色高职教育的崇高使命,也是增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这是由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决定的
高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在高校弘扬和传承草原文化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因为文化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都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有计划的文化传播过程。在我区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对于保护、诠释草原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这是由我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决定的
我区高职院校的教育与教学,总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效果显著的特点。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部分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1.诚信缺失。部分学生平时上课散漫,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为了顺利通过学院的综合测评,采取开虚假病例的做法。部分学生在考试中采用抄袭的方式获取成绩。为了获得助学金、家庭困难补助,少数学生谎报家庭状况,开虚假贫困证明。
2.自我封闭。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高职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有不少学生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往,这样会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
3.缺乏礼仪。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不懂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在生活中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相处能力。在宿舍中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在课堂上随意接发手机短信、迟到早退……
针对如此现状,要加强对我区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通过挖掘内蒙古自治区得天独厚、极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把草原文化引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一,是内蒙古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草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具有多重意义。
1.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大度的心态。通过对草原文化兼容并蓄、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的思想内涵的解读,改变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状态,鼓励他们走出去,积极与人交往,积极参与班级、学院的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是践行开放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能带给同学们的宝贵财富。
2.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守信是草原民族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是草原文化观念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在人际交往中,言必行、行必果,以诚待人是立足之本,做人之基。通过确立这样的标准,树立这样的典型,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并努力培养并形成以诚信为本的处事原则,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也能以守作为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尺度。
3.可以培养学生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草原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倡导团结合作。在学生中通过提倡团结互助、友爱宽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可以调解矛盾、化解冲突,让人际交往充满美好,焕发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三、把草原文化引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构想
1.以优秀的草原文化作品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开展“草原文化宣传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了解草原文化内涵。参观内蒙古博物院,对民族服饰、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宗教用品、游艺用品等的集中展示,促进大学生对草原文化的了解。邀请乌兰牧旗等演出团体,到学校进行文艺汇演——高雅文化进校园,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草原文化的美妙,接受草原文化的熏陶。在面对面中,深刻领略草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深刻的洗礼。
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校的宣传资源,积极宣传草原文化。利用板报、阅报栏、电子显示屏、橱窗等,积极宣传草原文化。通过集中展映草原文化优秀影视作品,把草原文化的精髓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广大同学面前。
2.通过加强教学建设传播草原文化
可以采用开设有关反映草原文化的课程,积极推广草原文化。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设置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传播草原文化,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草原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力,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巨大贡献。可以让同学们对以蒙古民族为首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精髓有逐步了解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也可以组织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些校本教材,让同学们较为集中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有效信息。从而对草原文化有全面的了解。
还可以在班团会上以活动内容的形式,集中收看反映草原文化的优秀影视剧。
3.通过诚信文化建设传播草原文化
营造浓厚的校园诚信环境。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因此,要积极营造浓厚的诚实守信的大环境。要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校园各种宣传载体,通过弘扬正气,积极营造一种健康良好的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适时地把不诚信行为公开化,树立讲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诚信的学生得到舆论的肯定和宣传,而让失信的学生受到谴责。通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来加强诚信教育。要通过开展新生入学诚信教育、“诚信创建月”等活动来加强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倡良好的教风、校风、学风、班风,形成诚实守信的大氛围。
四、结语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草原文化的推广与教育,可以使广大同学在“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鞭策下,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可以培养勇敢无畏的英雄精神,可以培养宽容的胸怀,良好的人际交往之道,培养忠诚信义的道德观念,培养冒险创新的开拓精神,培养平等法治的社会观念,培养自由民主的公民意识,培养兼收并蓄的开放胸襟,培养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通过大力弘扬草原文化的精髓,使高职学生不但热爱大草原、热爱草原文化,更能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的养成,成为一名有责任感、讲诚信、讲环保、敢创新的合格的高职高专技能型人才,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园园、鲍晓艳.基于高等教育创新视角看草原文化与传播的互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金志远.草原文化传承与蒙古族高等教育的当代使命[J].前沿,2009.
[3]胡匡敬,王学俭,董汉忠.论草原文化[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1.
[4]金海.论草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