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中培养大语文观的行动研究

2016-08-23陈正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不幸者环节笔者

陈正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5-02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选择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提高人文修养,传承人类文化。教师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途径主要靠课堂,课堂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故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大语文观就成了研究的重点,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将行动研究归纳如下:

一、设计好课堂导入,凸显实效性

现在很多老师爱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歌曲、图片等进行新课导入,但是往往只是单纯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笔者认为多媒体导入新课一定是要在辅助教学目标的,与重难点相切合的基础上体现创新思维,提高多媒体和书本的联系,做到语文实效性。

例如,笔者在讲初一上册《童趣》时,就找到了美国影片《亲爱的,我把孩子们缩小了》来引出课文,观影片段中因孩子们被缩小了,蚂蚁成了怪兽、虫草为林、蚂蚁和蝎子打起来了三个片段正好切合课文童趣中的三幅画面。之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影片没有看完,能否幻想自己就是影片中被缩小了的主人公,给影片续个结尾?你最终能否从垃圾箱平安回到家?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东西还会为变得很小的你制造怎样大的困难?最后你会用什么样的办法引起爸妈的注意并把他们变回原来的尺寸?……

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导入,才不会让学生只停留在观影、找乐的层次,而是在老师的宏观调控下,深入结合文本、结合写法、结合主题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知道电影剧本也是语文,而且让学生自己续写电影结尾,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设计好难点突破环节,提高课堂实效性

如何巧妙地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师课前是否精心准备的主要体现。这个环节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手段、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收到什么样的效果,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所必须考虑的。

例如,笔者讲八年级《老王》第二课时,就用两张照片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成功破解难点——对主题的理解。

以下是笔者的说课稿节选:

《老王》深挖主题,突破难点(用时10分钟)

研读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看两幅图片,“乞丐为灾区捐款”和“蹬三轮助学的白芳礼老人”,分组讨论谁是不幸者?谁是幸运者?

(这个环节设置可以破解难点)

老师加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结果:

相对于受灾者,乞丐是幸运的。相对于富裕者,乞丐是不幸的。

相对于失学者,白爷爷是幸运的。相对于年富力强的青年人,辛苦赚钱的白爷爷是不幸的。

引导学生联系初一学习的《紫藤萝瀑布》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探究“我”和“老王”谁是不幸者?

(这会引起同学极大的兴趣,再次分组讨论后难点就会被破解)

这个环节中,老师成功地充当了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等多种角色,并让学生真正从中锻炼了思维能力,两张照片不是没用的摆设,而是有特殊意义的。

三、设计好课堂活动,彰显学生创新能力

活动的设计有一个宗旨:就是实效。

例如:笔者在讲《再塑生命》时,为让学生体验海伦凯勒的不幸,运用心理移情法,让同学做游戏。

组织同学们玩“瞎子过桥”游戏。安排两个环节:

环节一: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通过讲台,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环节二:(1)请扮演角色的同学口述感受;(2)让观察者口述表演者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再玩“哑巴问路”的游戏。(同上)

最后让全班学生两两成对,分别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通过肢体语言向对方示意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游戏就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对弱势者产生同情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深地体会主题。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

四、设计好课前课后作业,既不枯燥又有实效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做作业、主动的交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那就需要对语文家庭作业方面有所创新,寻找出能在家庭作业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无疑,教师还是宏观调控者。

笔者是分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两都分来留作业的。

(1)课前作业也就是在学这课书前的预习作业,为了引导学生预习看书,光让家长签字读课文是不行的,应该设计些有兴趣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完成。比如讲《化石吟》前,我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化石的图片和解说,让学生用U盘拷贝下来,用第一人称,把自己拟人化为你所介绍的这个动物或植物化石,并把它还原为原生态,说说外表食物及习性特征。

(2)课后作业就是在学完一课书后所留的作业。为了让学生巩固实践所学内容,加深其印象而留的。例如:笔者在讲完《紫藤萝瀑布》后,让学生观察路边或家中的一种花,然后写一段随笔;讲完《老王》后:为培养学生同情不幸者的社会责任感,组织一次“半块橡皮救贫瘠,杜绝浪费救自己”的捐献活动;讲完《春》后,让学生们模仿五幅图的结构写《秋》的文章……

无论是课前作业还是课后作业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语文教育,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完成课改目标,实现大语文观。

猜你喜欢

不幸者环节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不幸者、拯救者、反抗者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