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临床观察

2016-08-23陈艳曹剑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益阳4130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5期
关键词:气虚血瘀复发率

陈艳 曹剑(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益阳41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5例临床观察

陈艳曹剑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益阳413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和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还有对血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观察组血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能与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抑制凝血酶、降低纤维蛋白、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脑的供血、降血脂、血黏度等作用相关。

脑梗死;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有研究发现,通过加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可使脑梗死的复发率大幅度降低。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主要的治疗药物。但部分患者长期服用出现了阿司匹林抵抗,应有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达不到预期状态。因此,寻找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1]。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梗死的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但其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脑梗死恢复期二级预防提供更为有效可靠的药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70例,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42~75岁;CT或MRI显示为单发灶梗塞者43例,多发性梗塞者22例,腔隙性梗塞者5例;发病14~21 d者40例,22~30 d者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关于脑梗死恢复期的诊断标准;(2)年龄40~75岁;(3)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均属气虚血瘀型;(4)入组前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5)排除合并出血倾向及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营养脑神经等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常规用药,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阿托伐他汀片10 mg,po,qn。观察组常规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阿托伐他汀片10 mg,po,qn;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辨证治疗,药物组成:黄芪20 g,桃仁10 g,红花5 g,赤芍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牛膝10 g,地龙10 g,鸡血藤15 g,忍冬藤15 g,丹参20 g,橘皮10 g,法半夏10 g,杜仲10 g、湘曲10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连续6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1)参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脑梗死复发率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症状评分比较;(2)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检测血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原变化;(3)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8.57%;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4.29%。观察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随访 差值观察组对照组35 35 5.96±4.25 7.66±4.59 2.75±3.91 6.23±4.56 3.21±4.34 1.43±2.15

2.3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随访 差值观察组对照组35 35 85.12±26.34 84.35±21.35 96.23±22.76 89.14±14.79 11.11±13.09 4.79±6.35

2.4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随访 差值观察组对照组35 35 9.78±6.22 9.46±6.03 4.19±5.42 6.57±6.11 5.59±3.67 2.89±2.17

2.5两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比较两组治疗前血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比较(g/L,±s)

表4 两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比较(g/L,±s)

组别 n 治疗前 随访 差值观察组对照组35 35 3.97±0.71 3.86±0.44 2.01±0.22 2.98±0.33 1.96±0.17 0.88±0.34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3 讨论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多发病[3]。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脑梗死在中医学属“中风”范畴,其病机与患者素体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劳倦、情志、饮食失调有关,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气血痰瘀阻于脉络,气血逆乱,上冲脑海,痹而为阻,发为脑梗死。本病恢复期多为本虚标实,即以气虚血瘀为根本。补阳还五汤选方于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中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之元气,气旺则血行;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药为辅助,共奏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耐受良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说明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两组血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两组血纤维蛋白原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特性,抑制凝血酶,降低纤维蛋白,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脑的供血,降低血脂、血黏度,改善脑组织代谢,降低血管压力,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型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能与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抑制凝血酶、降低纤维蛋白、改善脑组织循环、促进脑的供血、降低血脂和血黏度等作用相关。

[1]康哲,李妍怡.中西医结合在脑梗塞二级预防中应用述评[J].中医学报,2012,27(2):220-222

[2]黄信群.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 (8):63-64

[3]程善廷,王嘉锋,杨小兰,等.熄风振颓煎联合时辰干预法对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12):48-50

R74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5.007

2016-04-19)

猜你喜欢

气虚血瘀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