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以铜陵市政府办公楼建筑设计为例

2016-08-23铜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铜陵244000

安徽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铜陵市铜陵大楼

曹 将 (铜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 铜陵 244000)



本土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以铜陵市政府办公楼建筑设计为例

曹将(铜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 铜陵 244000)

建筑批评又称为建筑评论、建筑批判、建筑评价。建筑批评注重对一件建筑作品、一系列建筑作品或建筑的某种整体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评价和判断。 价值批评体现主题与客体之间关系,价值批评始终是建筑批评的核心。建筑与艺术造型的关系不仅在于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等,还在于从建筑批评的角度来看,艺术造型也是建筑批评的重要形式。建筑所涉及的面极为广泛,建筑是社会的体现,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符号。

创造性;建筑批评;批评模式

1 评价的对象

铜陵市政府大楼西邻天井湖,东近湖东路,高约70米,共21层。是铜陵市标志性建筑之一,随着结构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发展,新结构体系的出现、玻璃幕墙技术的完善、先进的电梯设备和水暖电设备的改进,及政府多部分多功能性的使用要求,使得铜陵市政府的体型比例向细高发展,得以创造出此高层建筑形象。

造型给人突出印象的是它双子楼的造型,中间用玻璃天桥连接两栋主体建筑,宽大的裙房衬托出主体建筑的高大和宏伟,形式打破了单纯的玻璃盒子形象,铜陵市政府大楼丰富了铜陵市的城市空间,节约用地,综合适用,促进新材料、新结构的发展,形成了政府大楼的新形象。

2 思维类型

铜陵市政府大楼其建筑艺术造型是一种求同存异的过程。在平面结构上艺术造型是直线型发散,在立面上是渗透型发散。是一种创造性的把建筑形式、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形态组合、建筑功能组合、建筑与环境组合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散思维。当然,发散型思维有三个基本特点:易适应性、独创性和流畅性,能够迅速产生一系列符合某些要求的意念,发散式思维在通常情况下适用于解决某一认知问题的方法时,而且不仅限于一种结果的情况下,主体能构想出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向直线型发散是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建筑师沿着最初的构想,不断增添新的思想和内容。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临湖而建,建筑师既要考虑平面结构的特点,也要考虑临湖的环境因素,以此设计建筑平面为一字型,在立面处理中用屋顶的微弧线,又有艺术造型美,这就是直线型发散的特点,求变化,在原有基础上求新颖。

整个建筑艺术造型在垂直方向上体现的渗透型发散式思维,主要表现在建筑师不局限建筑本身的因素,还借鉴其他形象因素。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像一个大大的II型,矗立在铜陵市天井湖旁,这些图案化设计过程通常几乎不包括最终的建筑形式和特性,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艺术化的信息。举例来说,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在1961年构思东京的规划时,受到生命体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螺旋结构的启发,将新城市设计成“螺旋体城市”。

还有一种是我向思维,我向思想是指受个人的经历、身份、地位、修养、学识、信仰等的影响所形成的思维,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质的一种思维。一方面,我向思维既隐含着由于个人的局限性而具有一种可能的偏见和误解,一种主观的意识投射;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表达批评家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的精神创造。西方的谚语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这都指明了批评中的我向思维的核心问题。在我向思维中,主观的因素起到很大作用。一般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往往会以自身的经验做标准进行设计。

铜陵市政府大楼从建筑裙楼上部设计再到建筑的立面材料选择都具有建筑设计师的偏爱。我向思维主要靠建筑艺术形象发生作用,从心里学角度来看,艺术起源于我向思维。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的外观设计、功能组合、建筑与环境组合、艺术造型、材质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筑师的我向思维所发生的作用。因为每个建筑师的经历和学识不同,所以表达的建筑也是不同。

3 批评模式

3.1价值批评模式

建筑的价值批评模式就是探讨建筑的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讨论功能、美、经济以及合理的要求等问题,这恰恰赋予了它极高的声誉和社会价值。铜陵市政府大楼位于铜陵未来政务区,交通便利,周边是公路和商业街。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稳固。整个建筑的艺术造型漂亮,全玻璃幕墙。铜陵市政府大楼是综合性高层建筑楼,高层建筑大规模的玻璃幕墙所带来的光污染和建筑节能正逐渐被管理部门所重视。高层建筑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阳光、阴影、改变高层建筑周围的气流等问题。

3.2社会批评模式

建筑的社会批评模式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 :建筑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至关重要 ,研究这些关系可以形成并加深对建筑的认识。社会对建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中国当代的建筑发展来看,建筑与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环境、时代和民族三大因素,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正是铜陵仍是安徽省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象征。

3.3形式批评模式

建筑的形式批评是一种从纯视觉与感受的方面,根据建筑所属类型的艺术特征而对其进行评价的一种批评模式。设计的形式构成是高层建筑和裙楼组合,有垂直方向的高度和水平方向的宽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和舒适感,凯宾斯基建筑的轮廓、形状、样式,与此对应的质料、材料。建筑事物各部分的排列,与此对应的是事物的成分、元素以及各个部分。形式就是艺术,是建筑师心灵的活动和表现。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形式是一种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越丰富,其意义就越大,越具有形式,这种建筑就越具有凝聚力。

3.4类型学批评模式

类型是一个整体,类型反映了事物的功能、形式及其根本的性质。铜陵市政府大楼与铜陵市和公共领域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的类型与技术、功能、形式、建筑风格以及建筑个性与铜陵城市的一种辩证关系。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在建筑类型中属于超高层建筑,在组织类型中空间交通联系是采用垂直电梯联系。与铜陵城市的其它空间建筑比较,具有鹤立鸡群的效果。铜陵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要素、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赋予了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民族和形式的特点。在纵向上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及其形式与铜陵历史传统和铜陵地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在横向上铜陵市政府大楼与它的地基、周边环境和铜陵城市的紧密关系表现在高层建筑作为巨大的人工构筑环境,对建设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3.6文化批评模式

建筑的文化批评是将建筑理解为构成社会特定文化的一种符号系统,文化是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统一整体。建筑的文化批评模式不能脱离建筑自身的形式和内容。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地处铜陵市中心和城市商业中心,商业繁华,消费层次高。它可以成功地融入社会和文化环境当中,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的文化背景就是高档消费,结合铜陵市消费环境和社会文化内涵,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的文化特质是由于涉及了自身以外的世界。铜陵市政府大楼建筑围绕着工作要求和服务对象,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造型和品质结构。

3.7心理批评模式

建筑的心理批评模式是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的一种批评模式。通过研究建筑师设计的作品,铜陵市政府大楼反应了作者的心理和创作活动,起伏的外立面艺术造型设计,有纹理的玻璃幕墙构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作者在建筑设计与构想时的心理变化,因为现代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一般都采用无隐框玻璃幕墙,而凯宾斯基建筑采用的外立面造型和玻璃幕墙都有很大的变化,可见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进行了精心的考虑。在追求高度的同时,也考虑了裙房的布置和设计,与周围环境结合着重反应了设计者的心理变化,强调了建筑设计师的无意识与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也反应了经验在心理上的沉淀。

4 结语

本文结合铜陵市政府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完美造型设计实例,从人、自然、建筑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当代建筑设计无论是从建筑的立面造型,还是平面功能着手,都要求我们广大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不仅仅是体现单一作品本身或者是设计师本人的理念,而应该从设计师本身的主观意识形态出发和其自身的文化、审美、环境及对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认识角度出发所寻求的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和统一。同时,也是以建筑单体特定的艺术造型和品质结构而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下人类认知在建筑文化上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先进性。并且,也是人类对自然、审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认知水平的社会沉淀在建筑单体造型上的宿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音符,具有特定的划时代内涵。

[1]王仕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崔世吕.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梁思成.梁思成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TU243

A

1007-7359(2016)03-0040-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3.012

曹将(1975-),女,安徽铜陵人,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工程师。

猜你喜欢

铜陵市铜陵大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亲亲的鸟
未来已来8
其实冬天不可怕
LCT ONE大楼
互联网+时代下大众阅览点对青年之影响——以安徽省铜陵市全民阅览点为例
铜陵市居民分项收入结构优化研究
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