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川区:运用“加法”促党建扶贫

2016-08-23文丨曾昭璇杨才林

遵义 2016年15期
关键词:加法汇川区刘毅

文丨 曾昭璇 杨才林

汇川区:运用“加法”促党建扶贫

文丨 曾昭璇 杨才林

汇川区实施“10精准10确认”专项行动、“3+1”结对帮扶、“3+2”驻村干部帮村、“1+2”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村脱贫,引领贫困户致富。

汇川区实施“10精准10确认”专项行动、“3+1”结对帮扶、“3+2”驻村干部帮村、“1+2”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村脱贫,引领贫困户致富。

“10+10”精准好思路

7月1日,顶着炎炎夏日,区远教办主任陈秋将区脱贫攻坚办制作的“一袋一书一牌两卡”送到了结对帮扶贫困户山盆镇李梓村胡龙分手中,并耐心向他讲解相关的扶贫优惠政策。

这是汇川区开展“10精准10确认”(精准信息、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增收账、精准结对、精准宣讲、精准产业、精准项目、精准进退和精准成效,各项精准都务求群众确认)行动,各级干部进村入户的场景之一。一袋是为每一户贫困户准备的“结对帮扶连心袋”,里面装包保干部、村两委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的精准扶贫小康计划、结对帮扶信息牌、扶贫政策明白卡和“脱贫攻坚 精准帮扶”联系卡。

今年5月,原遵义县山盆、毛石、沙湾、芝麻、松林五镇划归汇川,全区农村贫困户从639户2142人猛增到3336户12532人。面对如此骤然增加的脱贫重担,汇川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制定脱贫攻坚“21661”行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减少贫困人口1万余人,精准扶贫“6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完成“6项小康建设”(水、电、路、讯、房、寨),到2017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上。提出“10精准10确认”行动方案,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精准对标,帮助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寻求致富门路,拓宽收入渠道。

“现在,政府修了水厂、铺了水管,我们终于喝上了自来水,开心啊!”泗渡镇双仙村78岁的张大爷开心地说。该村关岩、木林等组人畜饮水困难,政府投入186.52万元实施小康水工程,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开展“10精准10确认”行动,汇川区率先在全市实现遍访录入得到省级认可,并通过精准比对,清退出两户已购买商品房的贫困户,精准实施脱贫攻坚项目55个,完成投资4.27亿元。

山清水秀的团泽镇大坪村(何玉梅/摄)

“3+1”结出致富路

凉爽沁人的初夏,走近团泽镇上坪村,由“3+1”结对帮扶单位——北京华联超市党支部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700亩蔬菜种植基地,一眼看去绿茵茵的、生机盎然。

北京华联超市党支部和团泽镇上坪村党总支结对帮扶。北京华联超市结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和销售网络优势,在团泽镇上坪村建成农超对接保供蔬菜基地,兑现群众土地租金4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一年收入万多元,现在生活比原来好多了。”村民梁龙应每天都到蔬菜基地上班,谈起这一情况他笑得合不拢嘴。

汇川区委通过建立“3+1”结对帮扶机制,即遴选1个社区党组织、1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1个强村党组织分别与1个贫困村结成脱贫攻坚帮扶对子助力脱贫,旨在形成城乡互动、村企联动、以强带弱共同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格局。

目前,已结成13对帮扶对子,开展走访调研51次,制定帮扶计划39份,落实帮扶措施98项,开展送温暖活动52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6个,带动落实发展项目5个,直接帮扶或投资1100万元。

“3+2”配优驻村干部

“小刘,快进来坐坐”。在高坪镇仁江村,驻村干部刘毅走村串户总是受到大家的热情欢迎。这得益于他给自己定下的“思路要清、做事要勤、对人要亲”的工作准则。

今年4月,区民政局30岁的党员干部刘毅到高坪街道仁江村驻村帮扶。2012年,刘毅曾是团泽镇卜台村的一名驻村干部。

驻村后,刘毅对照三个准则,理出了帮助仁江村进一步改善民生、处理好中石油管道遗留的矛盾纠纷等工作思路,他入户调查走访30余人次,同时主动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解决老百姓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

“两年的驻村工作才刚刚起步,但只要自己坚持工作过程实、工作作风实,工作结果就一定会实。”刘毅对驻村工作满怀信心。

全区54个区直单位择优选派42名优秀干部到21个贫困村、3个经济薄弱村和4个软弱涣散村开展工作。采取“3+2”模式,在贫困村,除选派省、市、区相关部门的3名驻村干部外,还配备1-2名镇驻村干部,优化村两委队伍结构。

2015年以来,全区驻村干部送政策、送物资、送关怀,走访群众17150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450起,排查关怀留守儿童1258人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131个,办实事好事1150件;协助8个村新增9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争取扶助资金215万元;完成22个帮扶村6099户村民实施房屋改造,协助兴建9个村级办公阵地,硬化村组公路125公里。

“5+6”示范绑带作用好

2016年,汇川区分别将团泽镇上坪村等5个村、董公寺镇烂田村等6个村定为市级、区级党建扶贫示范点打造,指导13个党组织围绕“七个有”(即: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脱贫攻坚领导核心、有一支作用发挥的脱贫攻坚党员队伍、有一个功能实用的脱贫攻坚服务阵地、有一条有实用有效的脱贫攻坚发展路子、有一套规范管用的脱贫攻坚运行机制、有一个特色鲜明的脱贫攻坚工作载体和有一批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夯实党建脱贫基础,筑牢脱贫攻坚防线。

泗渡镇松杉村是市级创建示范点,近年来,该村依托乡村旅游带动当地村民发展农家乐脱贫致富效果明显。村民黄明先算了一笔账:“我在樱花大道青林后园入口处摆摊卖米皮、凉粉、冰粉,还出租自行车。平时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周末有700元左右,节假日就更多了,差不多有1000多元。这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1+2”助力村集体增收

去年8月,板桥镇长田村获“1+2”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正式启动总投资276.97万元的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项目,今年7月正式投养鱼苗。按照市场行情,鲟鱼、三文鱼、金虹鳟等养殖一年后年收入可达50万元,投资利润高达30%。每年还能带动5个村民组劳动力就业100-200人,联动受益人口878人,可帮助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8000元。

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区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制发《汇川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汇川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试行)》两个配套文件。根据“1+2”文件规定,区财政决定三年投入1200万元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已拨款245万元对板桥镇大沟村闲置厂房开发利用、长田村鱼类养殖基地建设等10个项目进行扶持。

猜你喜欢

加法汇川区刘毅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2020年汇川区关工委工作硕果累累
给自己留一条路
源头活水 活力汇川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苏州西部生态城:创新思维做好生态“加法”
结构调整的“加法”与“减法”
汇川区委离退局举办“老干部为党的事业发挥正能量”专题讲座
找到公司“加法”与“减法”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