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举措研究
2016-08-23宋烨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坚持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现代职业教学理念,先后对120门课程进行了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一批教学理念模式先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特色鲜明的课程改革成果,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3-02
课程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精心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建构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知识与知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而创设的一种真实而复杂学习环境[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要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得要求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来推动教学流程改革。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的方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以培育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提升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树立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牵引,优化能力本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和过程,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方法,重构教学和学习生态,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自2012年以来,先后对120门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批教学理念模式先进、教学效果显著、课程特色鲜明的课程改革成果。
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和举措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更新课改理念与观念,创新建设模式与机制,吸收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分类改革,区分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因课制宜,重点突破,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彰显特色。
1.以可学习性为基本前提的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力水平,对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及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所有课程的可学习性进行梳理与评估,优化课程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把课程建设成为学生容易学、学得会的课程。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性条件和环境,实行分层分类教学,让学生能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探索实践了个性化教学改革。
贯彻因材施教理念,以学生学情为基础,针对课程特点和专业需求,在满足岗位群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设课程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对《航空电子技术与应用》等18门课程探索实施了分层教学改革。
2.以行动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运用,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习行动,掌握显性知识,获得隐性经验和策略,训练技术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建设学生喜欢学的课程。
按照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思想,选取了企业真实的产品、案例为教学载体,教学过程对接真实生产过程和服务流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对《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30门课程探索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3.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改革
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探索改革传统的先老师讲,后学生学、教师课堂教,学生课外学的被动教学组织形式,调整教学设计,丰富课程网络资源,改革教学组织方式,促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智能终端,借助课程网络空间资源和校园课程网络平台,实现随时学,随地学、线上学,现场练,从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原动力,建设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学习能力提升相结合的课程。
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和特点,打破传统教学组织的时间、空间范围,开发设计适合自主学习的课程网络资源、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方式,对《航空手册查询与标准线路施工》等18门课程探索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4.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手段改革
适应“互联网+教育”新趋势,更新教学观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重点实施以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虚拟软件、网络平台、课程空间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
依托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满足自主学习要求的课程网络资源库,建立基于在线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监控与考核方式,对《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24门课程探索实践了“MOOCs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虚拟仿真课程教学内容中高端及复杂装备结构、装配及维修过程,重复再现高风险、不可逆等工作过程,对《飞机故障远程诊断技术》等6门课程探索实践了“虚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
5.以能力测试为主要方式的课程考核改革
改革考试内容,根据课程不同性质和特点,坚持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重点考核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实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过程考核方式改革。形成性考核项目包括学习态度、学习项目(案例)、职业素养等,终结性考核以考核知识及其应用为主,按照“分项达标”的原则评定考核成绩。积极探索网络考核、面(口)试考核、“非唯一答案”考核等多样化考核方式。探索实施课程抽考制度,通过抽样学生参加“第三方”考核,检验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借鉴游戏闯关理念,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设计不同难度系数和梯次的教学项目,设置教学项目中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关卡”,实施“闯关”考核,对《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等18门课程探索实践了“闯关式”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1.课程标准中不断融入新内容。坚持课程标准对接国际、国家、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认真研究分析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生产及服务流程、生产案例以及企业产品所采用的标准,将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案例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探索了新方法。积极探索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各门教改课程中得到推广。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实施,《航空显示技术》等课程微课教学改革顺利推进。世界大学城、QQ、微信、微博、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实践教学实现了教学情境与生产情境相吻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开发了基于数字化工卡的实训平台,在电子产品生产性实训车间等实训室进行了数字化工卡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和企业好评。
3.建成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依托职教新干线,搭建专业群课程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微课、MOOC、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职教新干线大学城空间建设了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120门立项教改课程均在大学城空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实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课后作业、考核题库等课程资源。编写出版了《电视机的装调修》等工学结合的国家规划教材69本。
4.推行了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把考核学生实际能力、过程考核、形成性考核等理念贯彻到课程考核改革中,过程考核得到全面加强。以考核学生能力为重点,确定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及实训课程以项目、作品为考核载体,实行项目化过程考核,考核内容融操作技能、职业素养为一体,科学评价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
5.课程团队建设有了新举措。坚持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重点,培养双师素质为核心, 提升课程团队实施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各项能力。先后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与考核办法》、《双师素质教师技能考核暂行办法》,组织开发了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与题库。选送了230余名专任教师分别到国外考察学习或企业顶岗培训半年到一年,教师的职教水平和执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聘请了142名企业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承担课程建设与改革任务,组建了120个课程建设团队。
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近三年课程考试合格率均超过了95%,学生对核心课程的满足度达到了65%以上,毕业生认为专业课对所学专业的贡献度提高到了86.15%。
参考文献:
[1]宋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2]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015.8
作者简介:
宋烨(1967-),男,湖南双峰人,副教授,湖南省专业带头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名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航空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