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河》诗碑看康熙清口治水的历史功绩

2016-08-23李艳梅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南巡治河于成龙

□李艳梅

从《阅河》诗碑看康熙清口治水的历史功绩

□李艳梅

图一 康熙书《阅河》诗碑拓片

古清口位于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西境,地处里运河北端,上接中运河,下连清江浦(今淮安市区)。清口这一称谓,始于淮泗交汇的泗口,因泗水清澈而得名。上古时,清口即为古扬州和徐州贡道的转轴。《禹贡》曰“浮于淮泗,达于河”,说明清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和军事战争的要隘。黄河夺淮以后,清口遂为黄、淮、运合流处,“治河、导淮、济运三策,毕萃于清口一隅”[1]。明清两朝践行“蓄清刷黄,束水攻沙”的治水方针,延续了500年的经营与扩展,在清口及周边近50平方公里区域,逐渐创建了规模宏大、系统完整、科技先进的水利工程枢纽,成为运河全线最为关键的区段。

2003年,在淮安市区清江大闸北岸出土一通康熙御诗碑。该碑高2.13米、宽0.91米,碑额与碑趺不存。碑面上镌刻康熙皇帝书《阅河》七绝诗一首,行书体,竖3行,满行12字,共30字,碑石存淮安市博物馆(图一)。

《阅河》诗曰:

淮黄疏浚费经营,跋涉三来不惮行。

几处堤防亲指画,伫期耕稼乐功成。

末镌“康熙宸翰”“敕几清图”钤印二方。

碑下端附有河道总督于成龙[2]小楷跋文25行,满行13字,共228字。录文如下(图二):

巳卯孟春恭逢皇上南巡,亲阅黄运两河。臣成龙于二月二十八俯伏恭迎,侍从前躯。即随圣驾驻跸河干,敬承指画方略,仰见睿鉴周详,度越千古。臣成龙只惟凛畏遵循,小心夙夜。荷蒙天颜下霁,异数频加,至金山寺赐御书绫匾一幅、《阅河》诗一幅、对一联,臣成龙跪捧之下伏。念运米西陲,旋逢奏凯,皆由天威指授。今者巡视两河,宜疏宜筑,咸出圣明乾断。臣成龙时恐奉行未善,致有陨越,乃叠荷宠锡天章,荣褒华衮,感激拜扬,惶愧无地,惟有损糜顶踵以图仰报圣恩于万一耳。兹谨摹勒用垂贞珉,庶使大小臣工群相仰宸藻,焜煌光昭百代云。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吉旦

臣于成龙恭纪

《阅河》诗碑刻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原刊立于淮安里运河清江大闸龙亭遗址内,由河道总督于成龙勒石并附记。据《清史稿》与《清河县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康熙帝携允缇、允祉等七个皇子和皇太后一起第三次南巡,于二十八日抵达淮安府清河县境。康熙帝视察了高家堰等处堤工,亲自用水平仪测量水位的高低,然后召集随行大臣桑额、河道总督于成龙等钦定治河方略,颁布《修浚清口诏》与《巡视河湖酌定应办工程诏》:(一)深浚河身。“朕留心河务,体访已久。此来沿途坐船外审视黄河之水,见河身渐高,登堤用水平测量,见河面高于田。清口、高家堰则洪泽湖水低,黄河水高,以致河水逆流入湖,湖无从出,泛滥于兴化、盐城等七州县,此灾所由生也。治河上策,惟以深浚河身为要。……诚能深浚河底,则洪泽湖水直达黄河,七州县无泛滥之患,民间田产自然涸出。不治其源,徒治下流终无益也”。(二)筑挑水坝。“宜将黄河南岸近淮处河堤东延二三里,筑令坚固,淮水近河之堤亦拓筑使之斜行,会流则黄河之水不致倒灌入河矣。”(三)开陶庄(今淮阴区码头镇境内)引河。“挑引(河)从惠济祠后入河,而运河再向东斜流入惠济祠交汇,黄水自然不倒灌。”(四)浚直河道。“宜于清口西,数曲处试行浚直,河直则溜自急,溜急则沙自刷而河自深。”(五)拆除拦黄坝。拆除涟水云梯关(今响水县黄圩镇境内)附近的拦黄大坝,浚直海口河道,使黄河直流入海,加速水流,荡涤泥沙。

图二 《阅河》诗碑附于成龙跋文拓片

查阅上述诏令的具体内容,我们不仅了解康熙作《阅河》诗的历史背景,而且可以体会到他对治理河工的良苦用心,正如诗句开头所云“淮黄疏浚费经营”。经过细致的实地勘查,康熙对自己制定的治河方案充满信心,他期盼治河尽快取得成效,让江淮百姓过上耕稼力田、安居乐业的温饱生活。河道总督于成龙的小楷跋文,称颂康熙在钦定河务中“睿鉴周详,度越千古”,以致取得“运米西陲,旋逢奏凯”的伟绩。同时,他对皇上指授方略,只唯懔惕遵循,对恩赐褒奖深表惶愧与感激。

康熙玄烨自公元1684年至1707年先后六次南巡,每次南巡必驻跸淮安清口。他在这里处理河务,赈济灾民,做出了不少令民称颂的事情。明末清初,清口淤塞日趋严重,地处淮河之滨的泗州城与明祖陵,在清康熙年间被倒灌的湖水淹没。这一巨大的水患,不仅给苏北一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灾难,而且还直接威胁到国家每年400万石漕粮的北运。康熙深知黄淮两河关系国计民生,最为紧要。从他听政以来,就“以削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3]。康熙每次南巡都必经清口视察河务,制定重大决策。他不避风险,体恤民情,亲赴堤坝、河滩、运口、船闸等工地查勘督办。

公元1684年10月,康熙第一次南巡来到治河重镇宿迁。便亲临工地,视察河务,初步了解了黄河的水患情况。公元1689年和1699年(第二次与第三次南巡),康熙又“亲乘小舟,不畏水险,各处周览”。他在高家堰一带亲自测量洪泽湖水位后指出,洪泽湖水位低于黄河水位,势必造成黄水倒灌。为了减少黄水倒灌的危害,康熙提出了自己对治河的总设想,即筑坝与深挖河身并行的方案。这一方案,后被乾隆评价为 “俾避清口倒灌之患,实釜底抽薪之良策”[4]。自此以后,康熙南巡驻跸清口时,总是亲自规划,部署任务,遍阅河工。躬历清河、杨庄、武墩、高堰、蒋坝、归仁堤等处,多次实地指点、谋划,在清口组织了许多大规模水利工程,如:疏黄河入海口;大筑高家堰,并建滚水坝;修筑御坝阻黄入湖;开凿中运河,避河漕二百里;整治南北运口,使运河畅通;于清口平垫之处,开张福、帅家庄、裴家庄、烂泥线四道引河,实行“引清敌黄”的治水方略;还修筑了双金闸、盐河闸、归仁堤等,使得清口枢纽工程格局基本形成(图三)。由于康熙亲自办理和监督,治河逐步收到成效。公元1705年2月,康熙第五次南巡时,在清河县惠济祠,召集河臣和随从官吏讨论河务。他高兴地说:“朕每至河上,必到惠济祠以观水势。康熙三十八年以前,黄水泛滥,凡尔等所立之地,皆黄水也。……今则岸之去水,高有丈余,清水畅流,黄河仅有一线。观此形势,朕之河工大成矣。朕心甚为怏然。”[5]他在《览黄淮成》诗中也抒发了同样的喜悦心情:“殷勤久矣理淮黄,几度风尘授治方。九曲素称天下险,四来实为兆民伤。使清引浊须勤慎,分势开流在不荒。虽奏安澜宽旰食,诫前善后奠金汤。”据《淮安府志》记载,康熙南巡治河见成效后,黄河“二十年间无大患”,河水畅流入海。仅沭阳、宿迁、桃源(今泗阳)、清河、海州即涸出土地300余万亩,促进了农业生产。可见黄淮的治理是很有成效的。

康熙在处理河务的同时,他还重视安抚民心,赈济灾民。公元1707年2月,康熙第六次南巡时,年事已高。他乘船在清口登陆,根据阿山、张鹏翮上报的河工方案,骑马查看溜淮套地形和水情。在测量时,康熙发现开挖的河道,不仅要占用大量民田,还要毁掉许多百姓坟冢。经过两天的勘察,康熙否决了开挖溜淮套的方案。他召见张鹏翮等河臣及大小地方官时,十分愤怒,连连向张鹏翮提出责问:“水平是何人看验?土方是何人估料?”“张鹏翮身为河总,至于掘人骸骨!”[6]回京之后,康熙下令将阿山革职,同时削去张鹏翮的太子保衔。

南巡中,康熙考虑到淮扬一带长期遭受水灾,“粮价腾涌,生计维艰”,又命户部特留漕粮20万石以济之,发往宿迁、桃源、高邮等灾区,“再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粮、芦课、米、麦、豆杂税概予蠲除”[7]。《泗阳县志》记载,仅桃源一县,在康熙时期所蠲免的次数就达40次之多。《宿迁县志》还记载了一件小事。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途经宿迁、桃源县境,“命侍卫视迎驾年迈者分赐优老牌,其贫者量给银锞”。他在《堤上偶成》诗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宿迁迤逦接桃源,泽国观民鲜饱温。侍卫囊金分赐与,惭无暇计子舆论。”[8]

图三 康熙年间清口形势图(上南下北)

康熙不仅勤于治政,安抚民心,而且“躬行节俭,不讲排场”。他南巡驻跸之处,多以地方衙署、寺庙为行宫。如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第二次南巡,他途经桃源县境,就驻跸在体仁集太平观里(今泗洪县曹庙乡),并亲题“昊天金阙”一匾[9]。几次到淮安巡视清口,都以漕运总督府为行宫。他多次告诫臣下,南巡是“为百姓阅视河道,咨访闾阎风俗,非为游观”[10],严禁地方官吏布置供帐,科派扰民。

由于康熙这种勤于实践、实事求是、不辞劳苦的态度,加之他体谅灾民的疾苦,蠲免杂税,赈济灾民,使原来的重灾地区,出现了“两河平静,民生安乐”的局面。这块《阅河》御诗碑,见证了康熙皇帝清口治水的历史功绩。

注释:

[1]《清史稿·河渠志》。

[2]清代康熙王朝重臣中出现了两个于成龙,即两江总督于成龙和河道总督于成龙 (又称 “小于成龙”)。此碑勒石者为小于成龙(1638—1700年),字振甲,号如山,汉军镶黄旗人。以荫生授乐亭知县,康熙时官至河道总督。自盛家道口至清河弃中河下段,改凿六十里,名曰新中河。卒谥襄勤。

[3]《清实录》一五四卷。

[4]《康熙政要》巡幸篇。

[5]《清实录》二二〇卷。

[6]《清实录》二二八卷。

[7]《清实录》一三九卷。

[8]《宿迁县志》宸翰志。

[9]康熙题“昊天金阙”一匾,系泗洪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曹庙乡征访资料。

[10]《淮阴志征访稿》诏谕篇文章中所引用的康熙诗文,主要参阅孙爱琴选注《历代咏淮诗选》,淮阴市政协编(1987年)。

(作者单位 淮安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 孟昭勇]

猜你喜欢

南巡治河于成龙
清朝出了两个“于成龙”
《乾隆南巡图》研究述略
一路向南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泰国游大事记
浅谈邓小平南巡
魏源应对河患的治理思想及现代启示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