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2016-08-23李成才��
李成才��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等提出对策,以求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从而尽快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力地推动该问题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24-03收稿日期:2016-04-2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边疆问题研究基地重点课题“广西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为例”(BJZD2012006),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跨文化视角下中越边境杂居多民族心理健康问题研究”(SKZDS2014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成才(1968—),男,广西马山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是社会化进程中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衍生物,该问题由来已久,其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为主线,社会参与”为思路,由多方面形成合力推动该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走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以下简称“崇左市”)相关机构及到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等进行实地调查,对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相关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推进隔代教育背景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优化发展,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助力。
当然,对于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也应以辩证统一的态度待之。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隔代教育也是不少的。有些农村的孩子能谨记监护人的教导——知识改变命运,在努力帮助年长的监护人完成家务活的同时,始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孜孜不倦地求学。相信天道酬勤的他们,为了能走出大山,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坚持不懈地在求学路上奋力拼搏。在一些贫困的家庭,虽然物质生活水平还是相对较低,但是家长还是竭尽全力让孩子完成学业,鼓励孩子努力考上大学。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精神世界绝不匮乏,与物质条件富足的孩子相比,他们学习成绩优异,并存在有些家庭的孩子都特别争气地考上了大学,甚至是考上名校的案例。简而言之,隔代教育背景下,若隔代教养人能秉承着正确的教育理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留守儿童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是能培育出优秀人才的。因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应辩证看待,不能片面地全盘否定,而是保留益处、修正弊处。
一、政府层面:建立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法律保护制度及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1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关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不断地深化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建立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法律保护制度
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很少有直接针对留守儿童保护的法律。因而,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应该切实完善相关法律,如:对留守儿童监护人方面的法律,对留守儿童各方面权益的维权法律等。此外,成立公益性质的为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的机构,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3优化成长环境
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执行,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寄宿制学校,但教学条件、寄宿条件还是相对落后,因而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政府应该加强在财政上的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校内学习环境。同时,也要加强对校外环境的安全与整治的重视,要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加强综合整治,严厉打击会危害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
另外,对于“撤点并校”政策的执行,要在保证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交通不便的地区需保留的教学点,防止因调整布局而造成学生辍学”。要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辩证考虑与执行该政策,不宜把重点放在“撤点并校”的执行上却忽略了该政策的前提——“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而盲目地拆除乡村小学;要灵活变通执行,秉承着“宜拆则拆”“宜并则并”“宜留则留”的思路,以实现该政策实施的初衷,不让一个适龄的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确保每一个适龄留守儿童都能有学上,保证其受教育权利的享有。
4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充分挖掘与开发当地的资源开创特色产业,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工就近就业创造条件,逐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如,利用边境口岸发展对外贸易。同时,逐步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随迁、进城接受教育减少阻力,也是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有益之举。
5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长效帮扶救困机制
为及时了解、更新留守儿童的全方位动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电子档案,掌握他们的成长状况。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进行监测,对于辍学的留守儿童要及时规劝返校,保证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尽量消除留守儿童的辍学现象。对于家庭情况困难的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的帮助,使留守儿童能得到社会的救助,顺利完成学业。为切实改善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要发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长效帮扶救困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项目的作用,发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逐步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二、学校层面:延伸教育服务,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1建立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全面准确地掌握外出务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卫生保健、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奠定基础。为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实行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形式,使关爱工作具体化以便更易于操作。经常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定期进行家访便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反映留守儿童的情况,加强学生、家庭、学校间的沟通。同时,可与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合作,开展一些校方与社会企业合力承办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为留守儿童带去更多关爱与切实的帮助。
2提升师资力量,延伸教育服务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农村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人才急缺,存在一些由个别教师教多门学科的情况。因而,为吸纳人才,应改善农村地区教师的薪资水平及福利条件,通过招聘特岗教师为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补足动力。同时,要延伸教育服务,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还要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培训、配置相关教师,为有心理困惑的留守儿童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疏导心理压力,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品性。
3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
崇左市全市7个县(市、区)都新建了寄宿制学校,其中,一些县的学校还出资让学校的教师到南宁各名校跟班学习一个月,以便于提升农村学校的寄宿制管理服务水平。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的推行,便于解决隔代教育中,隔代监护人年纪过大,不能更好地照顾留守儿童的情况。在寄宿制学校中,学校应秉承着坚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的悉心照顾、学习上的积极辅导、安全上的强化监管的管理理念,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留守儿童能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三、家庭层面: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与后代的教育要“两手抓”
1学会沟通,学会理解
很多隔代教育背景下成长的留守儿童都存在与父母之间沟通甚少的现象,久而久之,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将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之后,几乎很少与孩子联系,只是定期给孩子寄生活费。当询问孩子“长时间不与父母联系是否会牵挂”的问题时,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会的,但早已习惯了。”从调查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是比较少的,一方面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亲子关系淡化,孩子习惯了通过其他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与不快,而很少与父母敞开心扉述说心里话;另一方面是父母将对孩子的关爱多依托于物质层面的满足,努力让孩子能够无后顾之忧地精心学习,这反而易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生活习性。因而,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应只是一味地努力去满足孩子对物质方面的要求,更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诉求,多与孩子沟通,以便于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2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理念要不断强化、与时俱进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因而,一方面,监护人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父母应在这方面有开阔的眼界与长远打算,多学习与借鉴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切忌照搬照抄;应活学巧用,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为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监护人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注重对良好家庭氛围的塑造,不断地强化与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使孩子能远离“棍棒教育”,实现良性的发展。此外,父母、隔代监护人可参加一些公益性质的家庭教育培训,便于消化、吸收、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为家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强化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3物质追求与家庭教育要协调发展
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如果能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多为下一代的成长考虑。因此,若条件允许,应让父母有一方尽可能地留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与家中的留守老人;如果父母双方都必须外出务工,且条件允许,尽可能让孩子随迁,便于照顾孩子;如若不能随迁,父母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多关心孩子,如:定期向班主任询问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及时排解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孩子能健康成长。
四、社会层面:给予农民工一定的特殊照顾与帮助,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添动力
1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民工自身条件有限,对一些维权知识不了解,社会上不乏会存在一些侵害农民工某些合法权益的事件。为此,应以恰当的方式向农民工普及相关维权知识;同时,引导农民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为改善农民工的家庭生活水平而给予更多帮助。另外,应提高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给予农民工一定的特殊帮助与照顾,如:给予一定的假期让农民工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留守儿童;或是在假期时,组织亲子见面会等活动。
2多方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长效援助机制
社会的力量对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不可或缺的。组织、号召一些社会有爱心的人士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组成一些民间公益组织。如:号召一些退休的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开展如“爱心妈妈”的活动,通过“对子帮扶”的形式,让这些“爱心妈妈”多与留守儿童联系,为他们的生活排忧解难。此外,为帮助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借助多方力量,如: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爱心人士、志愿者等形成一支强大的帮扶队伍,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构建一个长效的社会援助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衍生的社会性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切实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而崇左市是一座新兴的边疆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地区仍相对落后;加之,该地区地理环境条件有限,导致很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相应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由于隔代监护人的能力有限,而留守儿童尚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本文以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及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为思路探索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并试图从多方面着手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希望能为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为推进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法律保护制度及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及构建帮扶救困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援助。
第二,学校创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提升师资力量,延伸教育服务,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同时,对于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应优化寄宿制管理服务模式,让留守儿童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第三,家庭方面要注重把握对物质追求与后代教育的平衡;加强监护人与孩子的沟通、理解;强化家庭教育理念并与时俱进。
第四,社会要提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给予农民工一定的特殊照顾与帮助,让农民工能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更好地照顾孩子;同时,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长效援助机制。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力地推动该问题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崇左市为基点,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并通过分析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提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意见与建议。
但是,由于笔者自身水平有限,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涉及面广,在资料收集方面仍需不断深入探索与完善。本论文仍存在需不断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刘东燕新时期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的问题探讨——以广西为例桂海论丛,2014,(1):115—119.
[2]习近平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01/c_1115153876html,2015-05-01.
[3]李明慧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及其受教育权保护浅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3):92—94.
[4]张永飞解读“撤点并校”教育,2012,(1):21—22.
[5]旭东英,红西当前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归因及对策西藏科技,2011,(12).
[6]董海宁社会化结果:留守儿童与非隔代教育儿童比较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7).
[7]陈丹从社会角色视角看农村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科教导刊,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