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2016-08-21陈纪云

生物学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反射弧冲动调节

陈纪云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264003)

1 教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山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三节。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包括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反射弧的结构等内容,其中“反射”是教学的重点,“反射弧”是教学的难点。教材中安排了膝跳反射实验来阐释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以“松开烫手的馒头”为例,总结了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和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让学生学会用反射弧分析一些生命现象。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不易理解的知识。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完成的过程。

2.2 能力目标 通过图文资料、视听资料等培养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配音等活动培养动手、合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 教学过程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爸爸去哪儿》视频中“萝卜蹲”游戏,提出问题:大家对活动参与者听到口令后就蹲下有何认识?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请列举类似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听到口令后就蹲下”属于反射,并通过一系列活动、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什么是反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及“爱看热闹”的心理,通过设置直接导向新课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驱动型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3.2 演绎推理,凸显概念 播放刘翔跨栏视频。提出问题:刘翔为什么作出开始起跑的反应?是在什么系统调节下完成的呢?(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是因为听到了枪声,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枪声作为一种刺激使刘翔作出了起跑的反应,而这种刺激来自于外界环境。师生通过环环相扣的问答方式一步步在黑板上补充完善反射的概念(板书):

请同学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反射的概念: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刘翔听到枪声作出起跑反应,概括出反射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接受刺激,作出反应”和“通过神经系统完成”,而枪声作为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是反射这一概念的外延。

3.3 重要概念巩固 课件展示手碰含羞草叶合拢、草履虫的捕食、人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人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婴儿排尿等小视频或图片。要求学生4人一组讨论这些现象是否属于反射,若不是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努力总结出反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典型事例是否属于反射,有效检验、强化、加深学生对反射概念的理解,明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4 情境体验,巩固新知 视频观看并现场演示膝跳反射过程,学生2人一组互换角色进行膝跳反射的体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质疑,引导学生思考:①有的同学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②我没想让小腿前伸,可还是前伸了,为什么?

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自己总结:①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扣击的部位不准,扣击力度不够,受试者有意识的绷紧腿等;②我没想让小腿前伸,可还是前伸:说明膝跳反射不需要意识的支配,所以它是不需要通过大脑就能完成的反射,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此后教师顺势提出:我扣击的是膝盖下缘的韧带,为什么小腿会突然前伸呢?从而引入反射弧的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反射有一定的理解后再亲身感知反射,并通过提出带有驱动型思考的问题为反射弧的学习做好铺垫。

3.5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那么反射活动是怎样完成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那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神经冲动如何传导?这部分内容抽象难理解,可采用如下方式突破难点。

3.5.1 反射弧 课件展示资料“在抗战期间,前线打仗,我军派出侦察兵深入敌人的内部刺探军情,将获得的信息传送给司令部,司令部经过讨论研究打电话通知作战部队,作战部队开往前线进行战争”。课件中把侦察兵、信息的传送、司令部、打电话及作战部队用别的颜色突出强调,并在同一课件页面出示反射弧的模式图。

学生小组阅读、分析、讨论,总结出课件中强调的内容相当于反射弧中的哪个结构?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明确反射弧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后,再播放“反射弧的组成及神经冲动传导”的动画,让学生了解神经冲动是如何在反射弧中传导的,并进一步完善板书。

那膝跳反射中手掌的扣击是怎样转变成伸小腿的动作呢?学生在明确了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基本可描述该反射完成的过程: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接收扣击这种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神经中枢对神经冲动进行分析、综合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再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对神经冲动作出反应小腿迅速前伸(图1)。

图1 反射完成的过程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资料,让学生通过类比对反射弧个部分结构功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反馈回到学生的亲身体验 “膝跳反射”中,使学生对膝跳反射到底是怎么完成的有全面的认识,并再次强化对本节重点内容“反射”的理解。

3.5.2 延伸整合,融会贯通 教师再展示“脚踩钉子”的无声虚拟实验,要求学生给视频配音以检测学生理解状况。学生会模仿教师描述膝跳反射的完成过程,给视频配音,加深对该过程的理解。

学生在描述完“脚踩钉子”后,提出如下问题:①被钉子刺后,先感到刺痛还是先缩脚?为什么?如果这两者顺序颠倒了,会有怎样的后果?这种反射活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②假如反射弧五部分结构分别受损,会不会有缩脚反射的发生?还能否感到刺痛?说明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知识延伸整合环节中安排了“脚踩钉子”的无声虚拟实验的设置,并在完成配音后进一步提出3个具有驱动型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加深对反射、反射弧结构及完成反射过程的理解;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反射在生活中的深远意义。

4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设计遵循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萝卜蹲”视频点燃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新课;通过“飞人刘翔跨栏”视频,凸显重要概念“反射”的传递;通过判断经典事例,巩固对重点概念“反射”的理解;亲身体验膝跳反射环节对反射的认识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次加深对本节重点内容的理解,引入反射弧的学习;反射弧各部分结构及作用通过类比及动画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描述膝跳反射的过程来说明反射是怎样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脚踩钉子的虚拟实验采用配音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反射完成过程的理解,还对课堂内容作了一定的补充,进行情感教育。

猜你喜欢

反射弧冲动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冲动”不是真担当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疯狂动物城
——反射弧
基于“源于生活经验”的教学设计
冲动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