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考SAT生物学考试特点及启示

2016-08-20鸿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嘧啶胸腺选择题

袁 龄 傅 茜 李 洁 张 婷 崔 鸿 李 娟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1 SAT生物考试简介

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包括SAT推理考试和SAT学科考试。SAT学科考试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一般美国大学要求考生申请时至少有2门学科考试的成绩。

SAT生物学属于SAT学科考试之一,对申请某些理工名校或就读生物学方向专业的考生来说是必考学科。考试的时长为1 h。试题由 60道一般性知识考核题(必做)和20道生态学等方向(选做其一)的选择题组成,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申请方向决定选做其中之一。这既可评价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也为考生提供选择擅长知识领域的机会,对生物学专业分流产生积极的意义。有关方向知识点的区别见表1。

表1 SAT生物学考试大纲[1]

2 美国高考SAT生物学样题特点分析

美国大学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的样题共有17道,前11题为一般性知识考核题,包括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种群、生物化学、生物体的结构和孟德尔定律6个考点,第12题至14题为生态学试题,第15题至17题为分子生物学试题。

2.1 选择题呈现方式丰富,关注考察的广度和难度 SAT选择题呈现方式多样,以A型题(类似于我国的单选题,备选项为5项,如例1)为主,并有B型题及K型题。

例1 下列表述中最确切地揭示了不同物种有共同祖先的是

A.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 B.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 C.身体脂肪的百分比 D. 用于气体交换的体表面积百分比 E.运动模式的机制(答案:A)

A型题的5个备选项不仅增加了考试内容容量,而且有效降低学生猜题的概率,使试题考查更具客观性。

B型题由5选1的单选题演变而来。所不同的是两个题干共用一组备选项。两个题干可以对应同一个正确选项,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备选项[2]。B型题不仅拓宽了考察内容,也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理解水平。同时,其对考生的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考察。

K型题(如例2、例3)是一种组合选择题,备选项是给定条件的组合。组合方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也可以是统一规定的[1],这考察了考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及对知识掌握的完整性。

2.2 图表题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分析和应用能力 图表是生物学科的第二语言[2],凭借其鲜明的直观性、高度的概括性、完备的系统性,不仅有效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对其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美国大学委员会提供的17道样题中,有15道识图题(例2)。

例2 胸腺嘧啶在动物细胞中主要用于合成DNA。一组海胆卵放在含放射性胸腺嘧啶的海水中受精。受精后定期移走胚胎样品,检测胚胎中核酸的放射性[以每分钟的计数(CPM)表示放射性大小],结果如图所示。

1.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胚胎放射性增加的可能原因是

A.发育的胚胎合成新的蛋白质 B.发育的胚胎合成放射性胸腺嘧啶 C.放射性胸腺嘧啶的氧化 D.放射性胸腺嘧啶掺入新细胞膜中 E.在DNA复制时放射性胸腺嘧啶掺入新DNA中(答案:E)

2.恰当的对照显示这个实验检测的是DNA合成而非RNA合成,RNA合成检测采用类似操作步骤,不同的是

A.卵子不受精 B.较长时间间隔对胚胎取样 C.加入同位素标记的是尿嘧啶而不是胸腺嘧啶 D.卵在不含有放射性胸腺嘧啶的海水中受精 E.在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对胚胎的细胞计数(答案:C)

学生在解题时首先需解析出曲线横纵坐标表示的生物学含义,而后通过对曲线中关键转折点的分析以及曲线走向的判断来进行后面的解题。因此,识图题不仅有效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对其问题分析能力、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整理和提取数据的能力,以及判断、推理、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且,当图表出现在备选项中时,也可考察考生的绘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

2.3 情境创设题以问题为本,注重考察学生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情境式习题(例3)是以具体的材料信息为背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题干中的材料信息进行解释,并解决相关问题的习题。与传统概念题等相比,情景式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例3 已知数量的两种一年生植物(X和Y)的种子,以不同比例混合在一起,于春季播种植在5块相同的土壤中,然后生长、开花,产生种子。实验发现,虽然产生种子的总数与播种时种子的数量保持一致,但收获种子中物种X和Y的百分比通常与种植的X和Y的种子的比例不同。数据如图所示:

1.如果种植了25%的X物种和75%的Y物种,那么收获的种子中X与Y的比例如何?

XYA25%75%B40%60%C50%50%D60%40%E75%25%

(答案:C)

2.数据显示物种X与物种Y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什么?

A. X种子所占比例低时,物种X和物种Y 互利共生 B. X种子所占比例高时,物种X和物种Y 互利共生 C.当物种 X和Y的种子都存在时,它们是竞争的关系 D.对于所有不同比例的X和Y的种子来说,Y竞争力更大 E.当物种Y很稀少时,X寄生于Y(答案:C)

本题题干通过设置X和Y物种关系探讨的情境,以问题式提问法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且两道A型选择题使得考察内容丰富,有效考察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我国高考生物学命题的启示

3.1 促进考试形式改革,提高考试的广度和难度 我国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考试注重考察高频考点。以2010~2013年高考生物学试题为例,选择题高频考点包括细胞的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并加以较重分值,但局限了考察的知识点范围。此外,选择题仅有6道,考察知识容量受限;单道选择题6分,所占分值过大。反观美国SAT生物考试包含60道一般性知识考核选择题和20道知识方向的选择题,扩大考察范围和增加考察容量,考查学生对考纲范围内知识的掌握程度,故能够区分具有在生物学专业领域发展的知识水平的人才。

3.2 加强情境题的设计,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式试题的背景具体,情境新颖,形式灵活,高起点、低落点,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强情景题的设计,客观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并能推动生物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自觉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

3.3 合理增设图表题,注重考察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 近年来,在我国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图表题比例在上升,但图表题中考察重点往往是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非学生现场有效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

因此,应该保持对图表题的重视,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革,并继续合理增设图表题。一方面,将图表这种新的题目表述形式应用于更多的考点中;另一方面,提升图表题中的创新元素,提倡使用情景式提问,重点考察考生对于新信息的提取能力与应用能力。

3.4 推进生物学高考标准化进程,促进生物专业分流和人才选拔 SAT生物学考试作为一个标准化考试,为大学选拔人才时提供申请人的生物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能力水平,其中包括:试题编制标准化,考试实施标准化,阅卷评分标准化以及分数转化与解释的标准化[3]。根据我国《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措施,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根据自身兴趣和申请方向选择学科测试)组成。因此,可尝试在保持现今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增加选做题,以提高对生物学科知识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考核:一是适当增加不同知识方向的选做题;二是提高选做题的难度。

猜你喜欢

嘧啶胸腺选择题
儿童巨大胸腺增生误诊畸胎瘤1例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