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2016-08-20

生物学教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变式题型生物学

李 克

(广东省鹤山市鹤华中学 529700) 谭翠芳 (广东省江门市陈白沙中学 529000)

中考生物学复习由于课时安排普遍不多,往往时间紧,任务重。第一轮复习一般按章节的顺序,以夯实基础为重要抓手,并在此前提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深扩展,进而提升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而对于二轮复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本文根据笔者在初中生物学毕业班教学的实践,谈谈提高二轮复习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1 专题突破

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一般以专题的形式展开,通过专题复习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有序化和条理化,并有利于集中时间和精力突破重难点。可分成以下专题进行复习。

1.1 按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划分 根据初中生物学考纲要求以及近5年中考生物学试题的考查特点,人教版教材的初中生物学知识内容可分为11个专题:①科学探究;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③生物与环境;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⑤生物圈中的人;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⑦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⑧生物的多样性;⑨生物技术;⑩健康地生活;社会热点。其中,前10个专题是对教材具体内容的整合,而社会热点专题是根据考纲要求和近年中考题命题规律而设置的,其中可细化为:① 生态和环境热点(如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② 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如基因工程、克隆等);③人类健康热点(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艾滋病、禽流感等);④ 其他近期发生的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事件。通过专题划分,将章节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类,更加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1.2 按题型训练进行专题划分 分析近5年中考生物学试题的题型特点,并结合学情和考情,将经常考查以及学生觉得没信心、容易失分的题型进行汇总,整合成不同的训练专题:①曲线坐标题解题能力训练;②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训练;③数据分析题能力训练;④遗传题能力训练;⑤实验探究题能力训练。当然,要进行训练的具体专题还要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进行调整,必须要有针对性。

以上专题复习,应有主次和轻重之分,且各专题之间并非是完全割裂或不可分开的,只是复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必须遵循重点以知识体系复习为主,题型训练专题复习为辅的原则。在最后冲刺阶段,要引导学生对专题内容进行自主梳理,以提升其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2 比较归纳

一轮复习已经将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复习和深化,相当于将书读“厚”,而二轮复习则必须着力于剖析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建构各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将章节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贯串起来,也就是将书读“薄”。常用的梳理知识的方法包括比较法和归纳法等。

2.1 比较法的运用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不少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深刻理解这些概念的必须过程。而中考试题的陷阱设置则往往是从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入手的。相似概念包括: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组织与器官、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静脉与动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等。二轮复习要针对这些相似概念进行辨析,并通过典型例题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表1)。

2.2 归纳法的运用 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使之条理化,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构建的知识网络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呈现。

2.2.1 应用于某一类型知识点的归纳 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可应用归纳法将同一类型的知识进行归纳、汇总,从而做到有条不紊,条理清晰。例如,归纳各种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动植物的主要类群、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的各种行为,等等。图1是对初中生物学涉及的常见疾病的归纳。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归纳每种疾病类型对应的具体病因,等。

2.2.2 应用于专题内容的知识归纳 在二轮专题复习过程中,由于每个专题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所以,通过归纳法将专题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尤为必要。例如,将上述的11个复习专题制作相对应的思维导图。例如,图2就是生物技术专题的思维导图,可方便学生了解知识的全貌。在此基础上,可将知识的细节内容补充到图中。

表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图1 初中生物学涉及的常见疾病

3 针对性训练

除了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外,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是另一重头戏。适当的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值得注意的是,设计练习题切忌只注重练习题的量,搞“题海战术”,而忽视练习题的质。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辨析、运用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和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相反,一道不科学、不严密的题目,则会把学生引向“歧途”。因此,二轮复习中选择练习题时,一定要重视题目的质,坚持精选、精练、精评,使每一次练习都能有所收获。

3.1 训练的形式 一般有专题训练和模拟考试两种形式。专题训练用于完成本专题复习后对本专题知识的巩固与反馈;模拟考试考查的内容涉及初中生物学全部内容,所命制的试题题型和难度一般与往年中考类似,通过仿真训练达到热身的目的。

图2 生物技术专题思维导图

3.2 试题的选择和来源 究竟要选什么试题最好?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精研考纲和分析研究近几年的中考真题,从中找到考查的热点和冷点,预测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以此为切入点选好训练题。试题来源有:①直接选择往年的中考真题;②选择各地的模拟试题;③改编往年的中考真题。其中③即通过对中考真题的改编,加强对学生的变式训练,这尤为重要。不少的中考试题似曾相识但又从未做过,事实上就是命题者对同一类型的考查内容进行了变式处理。下面是针对一道中考选择题进行的变式改编和训练。

例1(2015广东中考第16题)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道都具有消化功能

B.糖类都可以直接吸收

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

D.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例2(变式训练)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有酶

B.蛋白质在②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说明: 2015年的这道中考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文转换的方法,将其转换成一道识图题进行变式训练。类似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猜你喜欢

变式题型生物学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