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谁炮制了“屠呦呦致辞”鸡汤文

2016-08-19陈小二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青蒿林徽因鸡汤

陈小二

2015年12月10日,随着屠呦呦诺奖发言落下帷幕,一些微信营销号也跟着乐此不疲地“炮制”出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引来众多网友疯狂转发。一时间替屠呦呦写获奖感言的“鸡汤大军”,火速占领了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

有人总结了一下,发现目前“山寨鸡汤文”主要流行以下两个版本。一个是“感动力爆棚催人泪下版”:“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我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身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还有一个“春暖花开骏马奔驰版”:“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

怎么样,这样的鸡汤文看上去是不是文采飞扬?但经权威媒体证实,其皆为伪作。

屠呦呦在瑞典期间的确做过“获奖致辞”,题目是《青蒿素———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认真阅读后不难发现,屠呦呦真正的致辞平和、理性,不谈感情,只谈专业。但这篇真作在朋友圈流传度并不高,相反,却是伪作抢占了社交平台。这颇有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荒谬感。

说实话,类似仿冒名人撰写的鸡汤文不是第一次在朋友圈“攻城略地”。之前,马云、白岩松、杨绛、张爱玲、林徽因、莫言等都中过招。这些鸡汤文大都看似辞藻华丽,充满励志的正能量,却大都缺乏思想深度。

鸡汤文之所以有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需求。人在社会中生活,面对粗粝的现实,不时需要励志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来灌溉心灵。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所著的《心灵鸡汤》丛书风靡的根本原因。也正因此,“鸡汤”没有原罪。

但是,屡屡沉浸在“鸡汤”的语境下无法自拔,对一些东拼西凑的鸡汤文不辨是非地转发,这就暴露出有些人智力偷懒、缺乏辨别力。要知道,很多段子手与公号炮制鸡汤文的最根本目的是圈粉,从而撬动背后巨大的利益板块。调查显示,积极推送“鸡汤文”的公众号多半是地产公司和美容院等商业机构,他们以这些看上去感性、励志的“鸡汤”来打动人心,以期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事实上,找出炮制虚假屠呦呦致辞鸡汤文的始作俑者,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困难。此外,大力推广、转发此消息的公众号,其微信平台管理方也应受到一定的惩罚。只有正本清源、查清源头,才能杜绝此类假名人之手的鸡汤文甚嚣尘上。此前,万达集团就曾正式向北京市法院提起诉讼,起诉“顶尖企业家思维”微信公众号假冒王健林发布文章,从而索赔1000万元。这其实也提醒诸多鸡汤文写手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并不是法外之地,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在网上制造虚假消息并恶意传播,一样要受到追究与制裁。

———摘自《新京报》

点评>>

文章由获得诺奖的屠呦呦的获奖致辞切入,新颖时鲜;标题采用疑问语气,引人注目。列出“感动力爆棚催人泪下版”和“春暖花开骏马奔驰版”两个版本的鸡汤文,联系马云、白岩松、杨绛、张爱玲、林徽因、莫言等名人中招事例,得出多半是地产公司和美容院等商业机构以杜撰“鸡汤”来达到营销目的的结论,由表及深、层次分明。“鸡汤”没有原罪,说理辩证;不辨是非地转发是智力偷懒,切中时弊;正本清源、查清源头,措施得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样样具备;深究与谅解结合,张弛有度。

猜你喜欢

青蒿林徽因鸡汤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白米青蒿社饭香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
鸡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