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值得家长效仿吗?

2016-08-19丰华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玩游戏天赋男孩

丰华

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认为,12岁的孩子应该要用功念书,而不是整天打游戏。江西南昌12岁男孩小新,因为擅长打游戏,之后成为实况主播,平均每天吸引5万至6万人线上收看,让他月收入高达3万元人民币,甚至有职业电竞团队来找他签约。孩子的妈妈表示,虽然也曾经担心游戏会影响学业,但他真的很有天赋,而且时代已经不同了。

相信对于很多中国家长而言,摊上一个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就如同摊上了一个“熊孩子”般,气得人牙根痒痒。孩子喜欢玩游戏,成了中国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一块心病,且久病难除。很多家长为了能把孩子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解救出来,不惜采取“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举措,可惜孩子依旧流连于网吧,收效甚微。

与小新的妈妈相比,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为什么我们孩子玩游戏成了一种“严重的负担”,而12岁男孩小新玩游戏却变成了一种“兴趣和天赋”,中国教育方式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时代的改变让我们该如何正视孩子的教育?

对于儿子小新玩游戏的行为,其实从一开始,小新的母亲是有担忧的。这种担忧是大部分家长都有的一种顾虑,是本着学习为主的一种惯性教育思维的展现。但是,当孩子慢慢在游戏中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并开始变得开朗、自信、乐观、外向时,小新的母亲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从最开始的抵制到慢慢接受再到鼓励与欣赏,小新也在妈妈的赞美声中越来越懂得节制,出众的游戏才华被挖掘了出来。

其实,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尝试每一种不同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多面成长是有好处的。我们习惯于按照规律办事,似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没有捷径可循,于是我们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全部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并不公平。玩游戏难道就是不务正业?可是玩游戏跟那些从小拍戏、出书、参加比赛获奖的神童有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美与效仿,而玩游戏则被更多家长批评和指责。在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统治全球的今天,孩子的教育不仅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应该把握发展的方向。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的成功可以有多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我们不能给孩子自主的选择空间?

只要合理引导,有效节制,做好对孩子的监管,我们的教育完全可以放开一点,而一味地将孩子紧紧攥在手里、含在嘴中,最终培养出的孩子,其实离我们内心的目标总是相差甚远。

不要把12岁男孩打游戏月入3万看得很功利化,也不要把家长支持孩子打游戏当作是在抓住“商机”,因为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式存在,谁能保证小新的未来一定“前途黯淡”?所以,你可以不模仿,但请理性对待。

———摘自“中国教育网”

点评>>

如果孩子在幼年时代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尤其是这个天赋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碰撞时,做家长的该如何对待呢?本文就通过分析小新妈妈的做法,给了家长们一个答案:与其本着学习为主的惯性教育思维,不如跟上时代步伐,给孩子自主的选择空间,并对孩子的选择进行合理引导、有效节制,做好监管工作。文末又特别指出,小新妈妈的做法可以不模仿,但请理性对待。文章娓娓道来,分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猜你喜欢

玩游戏天赋男孩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回到古代玩游戏
用努力换天赋
我有数学天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