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教师能力的培养
2016-08-19韩莉莉闫艳
韩莉莉 闫艳
摘要: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卓能源”班为例子展开,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校的卓越工程师班师资状况,其次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探索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重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经验;教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26-02
一、前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开始启动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天津市教委于当年10月下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2020),“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卓能源”)是天津商业大学第一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自2011年至今已成功招生四届。
为了对天津商业大学“能源与工程类”卓越工程师教师能力进行研究,本课题组发放问卷130份,其中专业课教师15份,大一至大四学生115份.教师问卷收回15分,学生问卷105份,共120份。
二、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现状
(一)双语教学供求失衡
在调查中,54.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很有必要,70.5%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有帮助,但是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除了公共外语之外只有专业外语一门课是双语教学。从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没有必要,半数以上会偶尔选取外文文献进行讲解。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学生的需求是矛盾的。
(二)工程實践经验不足
通过学生问卷中对“卓能源”班师资问题的数据分析,25.71%的学生反映,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师资状况第二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调查中,66.7%的教师全职在学校工作,只有33.3%的教师在来学校之前曾在企业工作,有工作经验。
(三)课程的分配不合理,创新影响不大
在课时分配上,五分之一的教师反映理论课时较紧张,出现了教师赶课时,学生消化不良的状况。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也有大部分学生反映,理论课时过分压缩,专业基础课课时过少,教学计划不合理等。
根据本次调查,33.3%的学生认为卓越工程班学习对其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有明显的影响,30.5%的学生认为对其工程能力的提升作用更强,8.5%的学生认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强,还有20%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身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都较弱。
在问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否能代表学科最新动态”这个问题时,8.6%的学生觉得非常能,49.5%的学生认为较一般,28.6%的学生认为比较少,13.4%的学生认为不能。
(四)教学方式偏重讲授式
40%的教师只采用讲授式,20%的教师只采用互动式(辩论、小组报告等),6.7%的教师会使用案例讲解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还有20%的教师会采用混合的教学方式,在选择一个主导的教学方式后再搭配其他的方法。但是73.3%的教师偏好于讲授式。
在课程评价上,40%的教师采用传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三成、七成的比例,通过分数来进行考核。33.3%的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根据自身的课程性质,调整平时和期末考试比例,但多数课程仍采用分数作为考核的手段。
三、影响教师教学的原因探析
(一)国际化视野不足导致双语教学失衡
双语教学能力的不足主要是在教师的招聘和后期的培养上都缺乏国际化的视野。本次教师样本中,男性10名,女性5名,8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或博士后学历。在近三年的专职教师招聘中,“卓能源”班所在的机械学院共招聘14名教师。大部分是国内“211”和“985”院校的博士研究生,虽然教师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很强,但是国外的留学背景的缺失却限制了其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了解。
在教师培训和后期发展上,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师有国外访学的经历。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教师仅仅参加过国际会议。这些都不利于其对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和最新学科进度的把握。
(二)“重学历、看科研”加重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的选拔重在“看学历、看出身、看科研成果”上,对其工作经验并没有具体的要求。大部分教师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没有企业实训经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现在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
据本次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教师不但承担着卓越班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在其他班级授课。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现在课时量太多,任务过重,身心疲惫。这些就降低了教师积累实践经验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调研中,25.71%的学生认为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经验与技能不足。
(三)过度追求实践教学,课程分配不合理
课程的创新作用不大主要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造成的。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的讲义是否紧跟当前的工业形势,代表最新的业界态势。近几年能源领域突飞猛进,风力发电[1]、光伏发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传统的能源也在改造升级等。
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指导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工程一线经验,对企业一线的运营、管理了解不足,所以在学生的大赛和试验中缺乏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初衷是培养一批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因此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都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可操作的人才培养中增加了实践课时并延长了实习时间。
上表所示,学科基础课中3门课程,只有2门没有安排实践。4门专业核心课的实践课比例都在30%以上,3门基础课中实践课所占比例在20%以上,选修课中8门课的时间所占比例超过了30%。
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拓宽专职教师的国际视野
工程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掌握工科理论知识,拥有娴熟的技能,同时应该树立“大工程”教育观念[2],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了解现代工程教育的进度的新进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走出去”。
1.設立教师出国访学基金。我校机械学院每年都会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培训,为教师提供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教师出国访学、交流的范围,进一步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了解国外本学科的趋势,同时有利于教师吸收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进行本专业的教学改革。
2.学校主导,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交流。我校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不少办学经验。学校也可以在工程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与国外的卓越工程项目合作。可以有利于“卓能源”班的专任教师拓宽自身的视野,了解国外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卓越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提供帮助。
(二)深化校企合作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卓能源”班对人员的实践感受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有丰富的工程阅历和项目经验。但是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业经验,因此应该内外交融,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水平。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招聘的教师都可能存在某些实践能力的缺憾,卓越工程师所在的机械学院近年来通过和天津格力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参加、“G-SRT”项目、学生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研发中去,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时间研发水平,推动产学研的发展。
(三)提高对工科教学水平的关注度
教学发展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天津商业大学每年都会评定教学质量奖、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并予以奖励,同时建立督导巡视、学生信息员等制度进一步保障教师的授课水平。在此基础上建议学校设立专门经费,扩大优秀的教学课程的奖励比例,在教学津贴和工作量上都予以奖励。
同时重视学院、系(部)教育教学探讨。定期的教学研究不仅可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可以分享各自在教学中取得的成效,供同事参考。同时学院应该立足“卓能源”教学工作,立足时代发展,采用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方法,向教师推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立足本专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分类教师评聘制度
各个学科所承担的育人任务的方式不同,因此人事部门对其的考核有所差异。目前我校人事部门已经因学科而异,在工科教师的聘任上率先考虑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不在其学位和学历、科研上有苛刻要求。特别是在晋升和提拔中,对工科教师除了要求教学工作量完成和学术论文论著外,同时有专利和工程项目奖励,这就激发了教师积极探索与创新。同时还应该增加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建议将教师的企业实训时间计入工作量,鼓励教师多参加企业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耀廷.建设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师资队伍——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2,(11).
[2]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