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现状研究
——以河池学院为例

2016-08-19陈瑛玉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河池5463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河池弱势人群

□陈瑛玉(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河池546300)

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现状研究
——以河池学院为例

□陈瑛玉(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广西河池546300)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地就是为了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让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可以获得了一个强健身体走进社会中,这样也是为了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校园中的弱势人群在教学里总是位于一个教学盲区,就是因为这些盲区让这些弱势人群更为显著。所以,要完成好体育弱势人群的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让这些人群在学校里可以获得该有的体育权力与参与体育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多关注,并非是独立萎缩在体育项目的角落中,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又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对其进行掌握有助于增强体育弱势人群良好的体育活动情况,对具有专门性的大学生弱势人群的体育活动实行干扰有着十分重要含义。

体育弱势群体 体育行为

1、引言

马克思说到:“未来教育对每一个满足教育年龄的孩子而言,就是生产劳动和智育与体育相整合,其不光能够提升社会生产,还可以给培育全方位人才带来一种教育方式。”这个理论精准的描述了体育在培育人才全方位发展里所具有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是高校与社会体育最后交汇点,在培育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功能。最近几年,当国内高等教育迅速开展,学校体育革新继续推进,很多新问题也开始慢慢形成了。在1998年时,我们国家对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准则也做了一些修改,放松了入学体检要求,让那些生病、有残疾的学生也可以成功走进高校接受学习;在1999年时,学校出现了发范围招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怎样做好学生体育弱势人群的教育工作,让这些学生也可以获得同等的体育训练机会,就变成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又一个难题与重点。

2、文献综述

因为体育弱势人群之前在学校里的人数占比非常小、总数也很少,进行探究的人也十分少,有关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探究就是更加稀少。山东滨州医学院张琦等人通过对这个学校十六个残疾学生开展了气功、武术等一些体育科目,之后得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自我调整疾病的实力与精力等方面都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主要就是因为那些参加练习的学生锻炼意识获得了一定增强。有关信息证实,高年级学生要比那些低年级学生在体育成绩上要好一点,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具有一些训练基础,进行练习的时间要比那些低年级学生长。这就证实了适量推迟体育弱势人群的训练时间会有助于恢复、提升他们身体素质,不过在探究中尚未提到他们在每个星期要进行联系的详细时间。刘永峰在依据学生身体情况前提下,提出保健项目内容越多、学生有兴趣的事情越多,这样学生的运动量就会不断增多,那么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好,恢复成果自然也就较为显著。这些都证实适当提升体育弱势人群的训练量可以有助于恢复、提升他们身体素质,不过一定要合理、科学根据这些学生自身情况。保健科目尽管获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不过当弱势人群总数在不断增长时,保健体育科目的教学情况也开始发生了一些下滑,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弱势学生在参与一些体育项目时大多都是汇集在一些不是十分剧烈的项目上,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跑(走)、太极拳、舞蹈等;需要给予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学生一样乐于参与一些具有竞技性质的活动,比方说乒乓球等,就那些较为传统养生的项目一般都是没有很大乐趣。这个和当前大学生一些心理特点还是十分吻合。季浏在《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中提到,训练者对项目的热爱程度还有在项目中所得到的快乐是能够拓展身体活动的心理成果最为主要因素,假如个体不乐于开展一些活动,那么就会让其在训练以后得到一些快乐或者形成比较好的情感感受自然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些都告诉我们,提升这些人群的体育活动是指引与推进他们开展体育训练最为有效的一个办法。

3、研究目的与意义

学校大学生里一些体育弱势人群因为自身存在的不足,无法正常参加一些体育教学中去,这些给他们内心上带来了很大影响,还有因为他们在体育训练上的意识比较薄弱,掌握当前这些人群的体育活动,依据具体情况设定具有专门性的体育活动形式,变成放在高校管理者中最需要快速处理的一个工作,这个工作不光可以让体育中弱势人群在学校里生活的更为充实,还可以对他们走进社会,迅速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带来一些积极促进作用。

4、研究方法

4.1、文献资料法

查找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将有关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相关论文进行剖析、总结,对指导完成本文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4.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询学校教务处统计的学生体育免修的情况,统计河池学院现有的体育弱势群体的数量、性别和所在年级,即体育免修的学生,有32人,对这32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本人亲自发放,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4.3、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问卷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记录下原始数据。

4.4、逻辑分析法

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结果。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构成

表1 弱势群体的构成情况

从上面表格来看,女生多于男生,大一、大二的学生较多,城镇多于城市和农村,由此看来女生的运动能力要低于男生,平时很少进行锻炼,受不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身体不适等原因,这跟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大三、大四的同学较少,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运动的习惯,针对那些身体较虚弱的同学而言,如果参加体育锻炼,是可以得到不被视为体育弱势群体的。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中城镇学生比城市和农村学生要多,原因是除了身体的天生残疾不适宜参加体育活动以外,城镇学生在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不及城市学生,而又不及农村学生那样能够吃苦耐劳,身体素质比农村学生要差。

5.2、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分布

表2 体育消费方面情况统计N=32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有:实物型体育消费、服务型体育消费、信息型体育消费、门票型体育消费以及有奖型体育消费。表2显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有:购买体育服装、购买体育器材和上网查看体育信息。其中,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购买体育器材,属于体育消费中的实物型消费,选择率是非常高的。

表3 体育活动方式方面情况统计

从表3看出,女生在选择项目时,还是集中在球类项目和轻体育项目上,但是,男生还出现了“健身力量类”运动,女生出现了健美操、体育舞蹈,这种现象体现了男女生理需要及兴趣区别,启示我们在引导体育弱势群体进行课外身体锻炼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有的放矢。适量增加一些保健课、按摩课的课程,将对体育弱势群体中那些有身体残疾或者缺陷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

从表4看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上的“弱势”、较低的健身意识以及运动中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内因,学习上的压力以及课后作业较多是外因。

表4 体育弱势群体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统计N=32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河池学院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2)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服装、购买体育器材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单一;

(3)在体育活动方式上,有较大的差距,体育弱势群体男生选择较为经体育项目、球类项目,这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选择较少,女生则选择提高自身气质方面的项目;

(4)身体上的“弱势”、较低的健身意识以及运动中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内因,学习上的压力以及课后作业较多是外因。

6.2、建议

(1)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时注意将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最好能够制定一套适合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大纲;

(2)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够多增添一些场地和项目,避免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困扰。

7、总结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多体现在其显性体育行为特征上,或直接体育行为特征上,且研究的方法多通过其参加体育课学习的行为来研究。研究途径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较为集中,对于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价值相对较小。希望通过后人的研究,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进行了更全面的了解,旨在找出产生这一体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制定合理地体育健身计划提供支持与帮助。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长春,2003,8.21.

[2]王山群.大学生弱势群体透视及扶植途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杨永欣.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理论学习,2003,(1).

[4]彭敏.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5]姚宏茂.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

[6]陈波,陈琪瑶.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

[7]刘一民.体育行为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1993,10.

G812

A

1006-8902(2016)-07-LXY

河池学院校级青年科研课题,编号:XJ2016QN009。

猜你喜欢

河池弱势人群
河池学院办学特色推介·音乐与舞蹈学院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梦幻老君山
山路颂歌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