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码行的金字招牌
——探寻梧州“老东西”之二
2016-08-19钟韵
钟 韵
平码行的金字招牌
——探寻梧州“老东西”之二
钟 韵
“维益行”金字招牌与收藏者叶权生
2009年夏天,一位叫范应铭的梧州市民到叶权生的“老东西”会所参观,看到一块上书“维益行”三个金漆大字的黑木招牌,不禁失声惊呼:“这不就是我老爸那间平码行的招牌吗?”至此,一块见证了梧州平码行兴衰浮沉历史的商铺招牌,就在六十年多后的今天,在收藏者手中幸存,在见证者眼前重现。
据收藏者叶权生说,他与这块招牌的“相遇”经历也颇为奇妙:2003年的一个休息日,他像往常一样到梧州当地的古旧市场“淘宝”,看到有一名档主用一块旧木板架起一些古玩出售。虽然旧木板满身积着厚厚的尘土,残旧的表面还有老鼠咬过的痕迹,但叶权生慧眼独具,用手一摸木板的反面,就发现有凸起的字,他也不去细究是什么字,便当场与档主议价买下那块木板。
叶权生把木板扛回家后仔细冲洗,“维益行”三个大字才逐渐现出真容。整块招牌高196厘米、宽60厘米、厚3厘米,是在一块长方形黑漆樟木上,用阳文竖刻的店名。大字表面刷了金漆,虽经风雨沧桑,但招牌依然清晰醒目,大气体面。
这间“维益行”,是干什么营生的呢?为了解开谜团,叶权生几乎翻遍了与梧州历史相关的书籍,终于在《梧州史志》编辑部于1992年出版印刷的《梧州古今》一书中,找到答案。书中“工业、商业、市场”章节第五部分“米市”的“经纪业”里,有一个罗列了1937年梧州平码行各商号的表格,其中位于“长沙街”的10多个商号中,就有“维益”的大名,表内还标明这条街的平码行代理区域是柳江、郁江及浔江一带的货品。
也许年轻的读者会问,长沙街在哪里?据《苍梧县志》记载,沙街原是城外街市,因地处西江北岸边的长沙滩,所以又称长沙街,也就是现在的南堤路。当时的梧州水路交通发达,商业越靠近江河岸边越兴旺。九坊路、南堤路上段临近桂江和浔江交汇处,下段紧靠西江和新西码头,进出口运输方便,是商贾出入梧州必经之地。除非发洪水,这段河岸十分适合泊船上下货物,所以梧州的平码行基本集中在这两条街上。那时的西江、桂江上,每天桅杆林立,船只无数,出现“日斜谷埠才减价,小艇如梭密往还”之盛景。
“维益行”是梧州当时代理内地米商卖货而收取佣金的一家平码行,和沙街其他的平码行一样,代理西江各埠米商卖货生意。
那么,平码行怎样经营的呢?据资料记载,平码行的历史悠久,最早形成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时梧州的粮食经纪分为两种商行:平码行和水面行,平码行代理内地米商卖货,水面行则代理西江下游各埠及广州客商买货。由于广东方面当时比较缺乏粮食,梧州又地处广西河道的交汇处,粮食贸易多从梧州集中转销,梧州成为解放前广西最大的米市之一,也是经纪行最多的城市。其中,隆昌筏、遂生筏、鸣安筏、公昌、源来、惠来等商号经营的商品,以谷米为最大宗,月销售量500多万斤。
梧州开埠之后,平码行因替外商代理货物贸易业务而发展起来,以专营代客买卖、靠佣金收入作为店中“皮费”(做生意的经营成本)开支,是一种纯粹为上下河客商服务的经纪行业。北伐战争期间,平码行和水面行在兵马和粮草的运输上,还立过功劳。
民国九年(1920年)梧州平码行有1 7家,民国十四年(1925年)发展到4 0家,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达到104家。1937年,梧州出口大米2292.5万公斤,占全省出口大米的98.7%;出口稻谷269万公斤,占全省出口稻谷的93.1%,均由梧州平码行代理。《广西一览》描述,当时的梧州是“士商萃集之所,百货出入之枢,实为全省商业之重地也”。
平码行对买卖双方所抽的费用,分为佣金、堂例、店例三种。佣金是平码行代理买卖的酬金,也是收入的来源,卖方抽10‰,买方抽8‰。堂例是同业公会收取的经费,店例是平码行店员(杂工)的津贴,这两项向买卖双方各抽1‰。由于平码行代客买卖业务时收取2%左右的佣金,故又被称为“九八行”,成为如今经纪行的前身。
与平码行息息相关的行业是采办业,就是到外地采购广西土特产,然后交由平码行代理买卖业务。通常的交易程序是:平码行接到卖方委托后,将货物小样摆出铺面,标出名称、数量、价格等。如果有买方感兴趣,可向平码行了解货物的产地、数量、交货地等。最终成交价须高于卖方定价,如市价低于卖方定价,平码行再通知卖方变更价格。
经过讨价还价,买方与平码行达成交易后,平码行会用一张长方形纸条,将货物的有关事项写清楚交给买方,此纸便等同于现在的合同。如有一方悔约,则犯下诚信缺失之商贸大忌,会被整个行业抵制。因此,诚信在平码行中极其珍贵,从其名字来历中就有所反映:“平”是指天平,“码”是指砝码,商号在收支银两时,会使用天平和砝码,以示平等交易,两不相欠。
以上历史资料,得到了“维益行”后人范应铭的证实。他说,他父亲范志悠经营的“维益行”,位于现鸳江大桥旁、原金牛歌舞厅后面。其时,范志悠与五六个亲友一起打理生意,经纪业务遍布广西各地,经“维益行”交易的货物,除米粮外,还有田七、瓜子、薯莨(一种染料)等。对于畅销的货物,“维益行”会先垫付货款给卖方,这就需要范志悠等业内人士消息灵通,了解各种商品的质量、产地、收成、市场动态等,才能为不懂本地行情的卖方订出适合的价格,使商品购销两旺。
抗日战争爆发后,商号老板纷纷回避战祸,平码行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和转缓,交替出现消沉和兴盛的境况。范志悠苦心经营的“维益行”,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遭遇沉重打击。这一年梧州沦陷,日军轰炸梧州,商客四散,范志悠也逃到戎圩(今龙圩)避难。硝烟之下的梧州商埠成了“死埠”。“维益行”也惨遭火烧,损失惨重,时年仅二三十岁的范志悠心疼得一夜白头。所幸抗战胜利之后,梧州的商贸逐渐恢复,“维益行”的金漆招牌,就是为了平码行的重新开张而专门制作的。
“我们小时候跟父亲学书法时,都见过这个招牌的底稿。”范应铭回忆道,这三个大字应为其喜爱书法的父亲亲笔所书,底稿是几张旧报纸。他写出1:1比例的底稿后,在报纸背面糊上泥浆,再请人将字过到樟木板上进行雕刻。制作好的“维益行”金漆招牌披上红绸,戴着花球,挂在商号大厅正面的墙上,离地一米高。“当时的营业厅有80多平方米,一打开店铺大门,就能看到‘维益行’这个金漆招牌”。
1945年秋,梧州光复之后,各行各业纷纷回梧州复业。当时战后铁路等交通尚未修复,水路成为交通枢纽,平码行进入全盛时期,“维益行”的生意得以复兴。不过,这个时期的商业竞争很激烈。据说,当时“维益行”的一个小伙计,奉经理之命拿着订单去找客户,途中肚痛去方便。不料待他完事后再找到客户之时,生意已被别家抢走。当时商业竞争之激烈,从平码行之间互相送礼拉拢客户,以及用数字骨牌进行议价等方面也得到体现。此时,平码行的经营方式也有了变化,批发、零售、代销俱全,由此获利更丰。
此后,平码行因为调整工商业政策等原因一度兴盛,又因为滥发货币、封江剿匪、国营经济发展等原因一时萧条。1956年初,梧州市的五家平码行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梧州商贸历史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平码行,宣告结束其历史。
范志悠经营的“维益行”等平码行几经浮沉的历史,在叶权生收藏的与平码行有关的金漆招牌、数字骨牌、木格钱盘、拜祭烛台等老物件上得到体现。当年,那个看着父亲在金漆招牌下打算盘的“少东家”范应铭,如今已是华发染鬓的老者。从前熙熙攘攘的沙街,如今也不复当年的辉煌。只有那见证过梧州商贸辉煌历史的“维益行”招牌,以及更多散落在民间,与平码行息息相关的老物件,默默地向梧州人诉说着那一段商埠历史。
责任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