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2016-08-17周丽倩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法教学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

周丽倩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语法教学应该被放到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位置,使其成为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把握好语法教学的方向,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课程改革对语法教学的要求,首先就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强调新课程改革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语法教学的新理念,旨在加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73-03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倡导:“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1]新《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在实际中运用语言能够将语言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法教学不应只是对语法知识的机械讲解和传授,而应该是有机地结合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使学生自觉地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法规则,并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在课程改革之初,随着交际英语教学法的盛行,淡化语法教学的呼声日益高涨,部分教师曲解了交际英语教学法中“淡化语法”的理念,导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语法教学的忽略。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否意味着应该淡化语法教学呢?实际上,淡化语法并不是意味着不教语法,而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语法教学模式。语法学习不是英语教学最终的目的,只是促进学生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内容和手段。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改变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而并不是要完全摒弃语法教学。

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沿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

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仍然存在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教学模式这样一种倾向。尽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念不断得以更新,但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师将中考作为初中语法教学的指路灯,课堂上重知识讲解,轻能力运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教学重点则落在对中考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以及重复机械的训练上,从而忽视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言交际功能。以往的英语课堂语法教学基本上局限于教师讲、学生记或做练习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实施“填鸭式”教学;平时对学生进行练习和测试基本上也都是语法项目的考查,尤其是单项选择和完型填空这两种题型,因为这在中考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中学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把语法知识当成教学的重点,一堂语法课的教学往往是开始于语法知识点的讲解,结束于相应的语法训练。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消退,就失去了学习语法的兴趣。另外,教师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聋哑英语”现象的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考试中能取得高分,但交际能力欠缺。

2过分忽视语法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也有不少中学英语教师表现出了忽视语法教学的倾向,过于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些教师没有正确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误以为语法教学已经不再重要。在初中英語教学课堂上,教师不重视中学英语语法教学,造成很多学生不能掌握英语中的语法知识,从而导致了“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教材的编写也由以语法规则为线索改为以话题为中心穿插语法教学,语法学习贯穿于英语文章的教学中。”[2]但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情境教学、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教学为重心,认为没有必要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与传授,所以没有处理好交际教学法与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而交际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又忽略了语法的教学。有的教师对语法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忽视,在课堂上几乎很少讲解语法;也有教师认为语法教学很棘手,所以在英语公开课或示范课中也往往回避语法讲练。这样一来,初中学生普遍语法知识缺乏,英语阅读水平、写作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就英语学习来说,语法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基础,所以语法讲授是学习英语的一条基本捷径。

二、新课程改革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应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在英语教学中落实英语新课程标准,这五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尤其重要。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认为口语能力才是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最主要的,因此不重视并减弱了对语法的教学。然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3]虽然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获得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缺乏一定的语法知识必然会对学生在实际中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造成阻碍。若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法知识,也会更好地促进其听力、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语法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语法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经不是语法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4](束定芳,1996)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并不在于外语教学中是否要进行语法教学,而在于如何进行高效率的语法教学,如何使语法学习为语言运用更好地服务。所以,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还要对初中语法教学的目的有新的认识,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将语法教学贯穿于基础英语教学中,在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中自然地渗透语法内容,使语法教学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新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或是放弃英语语法教学,而是对语法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要求教师在一种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语法教学。因此,语法学习不是学习英语的目标,而是一种途径,是通往交际彼岸的一座桥梁。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1语境语法教学法

由于语言的使用涉及到具体的文化背景、语用知识等情况,所以语言教学不能脱离真实的语境。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一个个语法规则,并没有考虑到真实的语境,导致学生出现了许多不地道、不规范的英语表达。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这样既能营造自然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语法实际运用的价值。语境教学是结合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将语法知识内化为自身语言,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Larsen-Freeman(2003) 认为,语法是连接语言单位来创建完整的、连贯的文章,用来成功地传达意思的工具[5]。换句话说,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进行交际要比教师对一个个的语法知识点来逐一进行讲解会更有意义,同时这也正好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法能力的要求。语法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所以语法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法学习情境。在恰当的语言情境之中,学生能轻松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这样的语法情境能让学生对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也能将所学自然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比如,初中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往往采用让学生重复、背诵、模仿编对话等形式,这种操练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学形式比较呆板。教师应在教授对话里的短语和句型之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新旧知识,创设新的情境进行对话练习。在这种模拟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切实地感知、比较和总结语法规则的用法和意义,也能使传统语法课不再枯燥乏味。在使用中记忆语法规则比让学生死记硬背记住语法规则然后机械地做语法练习有趣得多,效果也更好。之后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知识的记忆也能更长久,而不再是一种短期记忆,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创新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要改变语法规则的讲解与实际语境相脱离的状况,要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并理解语法规则,达到语法学习与交际功能相结合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境语法教学提倡“在语篇中发现规律学习语法,在情境中感知活学活用语法”[6],使重形式、重意义却忽视语言实际运用的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得到了转变,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掌握语法知识,从而改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

2任务型语法教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采用目标明确、实用性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模式。”[7]任务型语法教学强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来表达有意义的思想,而不仅仅是把语法教学的重点聚焦在语法的语言形式上。但是语言形式也不能完全被排除,而应该是通过学习语言形式来为语言交际服务,将语言形式融入并运用到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在语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相应的贴近实际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然后通过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来学习并掌握目标语法的语言形式及其规则。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从中得到培养,同时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教师布置任务之前必须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及其规则;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补充,而学生也必须对任务中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授一般过去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调查的任务,通过采访不同的同学在上个周末做了些什么来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达到了通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目的性、综合性等特点,体现了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等新理念,意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当前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的这样一种状况:教师过分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3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法

回顾过去我国的英语教学,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有效的重视。显性语法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对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列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对这些语法规则有了具体的了解之后,再引导他们做大量的语法练习进行操练,从而达到掌握语法知识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则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和有了具体的语言练习实践之后,对材料进行加工,进而对语法规则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教师做适当讲解和引导,再用所总结出的语法规则来指导语言实践,以达到深化认知和理解的目的。显性语法教学采用演绎法的形式进行教学,专注于形式,使任务型语言学习区别于交际语言教学,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教学;而隐性语法教学采用的是归纳法的形式,避免特定的结构,使任务型语言学习区别于传统语言教学,是淡化语法背景下的语法渗透教学[8]。这两种教学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为补充,各有各的优缺点,初中英语教师只有把这两种教学方式合理地结合起来,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方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将成为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个新的趋势。

比如,在强调读写或进行较难的语法教学任务时,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显性语法教学;在强调听说或进行简单的语法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隐性语法教学。在语法课堂教学中将这两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语法教学是所有初中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要正确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摆正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位置,使语法教学得到优化,而不是继续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这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面对新课程理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语法教学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教学中新的需要,并努力探索适合素质教育的语法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只有不断地努力调整和改善教法,语法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初中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2002,(3):2—5.

[3]Ellis R.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IA Perspective[J].TESOL Quarterly,2006,(40):83—107.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Larsen-Freeman.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Boston: Thomson Heinle Publishing Company,2005.

[6]杜小红.基于语篇语法的英语语法能力培养途径[J].基础英语教育,2011,(3).

[7]张思武,余海燕.论任务型语言学习与交际语言教学的本质区别[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6—144.

[8]尹枝萍,郝兴跃.明示语法教学与暗示语法教学讨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119—123.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语法教学新课程改革初中英语
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