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2016-08-17王红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

王红梅

摘 要:在创新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发展完善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协同育人方面,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得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学校的办学水平,还会直接影响行业企业用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校企联合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是校企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保证。

关键词: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7-0045-03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模式等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近几年来,在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有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1]。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进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需要,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联合探索并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联合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素质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广东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二十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在广佛肇经济圈分布着家电、光电、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及服务业,在深莞惠分布着通信、计算机、视听设备、多媒体彩电等产品制造及服务业,在江中珠经济圈分布着绿色光源、微电子、数字家庭、电器、集成电路、产品代加工制造业及服务业。随着华为、中兴、联想、富士康、格力等大型电子企业的转型升级及加速发展,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更新,电子企业急需掌握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熟练的SMT(表面组装技术)工艺编制和生产设备操控与维护使用技能的专业人才[2]。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带来了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不能够满足企业真实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实施校企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可以较好地缓解本地企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教育投资的不足,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既可以极大地利用企业真实生产设备及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人力资源,又可以达到校企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3]。

三、制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性

(一)制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是合理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先决条件

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培養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及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是组织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准和首要条件。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是实现校企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举措

现代学徒制是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为缓解就业困难、高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模式,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在西方,从法律、政策等层面,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机制,保证了现代学徒制良好开展。在我国,在政策、制度等层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校企想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就必须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规范可行的专业教学标准,在标准指导下,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满足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要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急需,达到双赢[4]。

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的制定思路(一)组建专业教学标准校企联合研制组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背景、技术发展趋势及专业特点,由学校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联合企业专家及技术骨干组建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校企联合工作组,通过查找文献,访谈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及毕业生,问卷调研、统计分析等方式,对本专业面对的行业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并共同研究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根据生源情况及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结构及专业教学标准;根据工作内容及岗位技能要求,细化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5];根据企业生产安排及企业技术骨干聘任情况,组织教学及管理;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共同制定教学评价办法,并及时处理现代学徒制班在教学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调研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电子信息类产品制造及服务业产业分布及发展情况,企业急需一大批熟练掌握SMT生产工艺编制技术、SMT生产设备操控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高级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基于此,校企联合确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校企联合培养熟练掌握电子专业基础知识、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质量认证体系,能够操控和维护现代电子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具备单片机应用开发技术及PCB板设计与绘制技能,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一线工艺编制、产品装配与检测、质量管理、产品开发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确定学制及课程结构

本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生源是校企联合面向中职应、往届毕业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招收的,生源在专业大类上对应,招进来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及专业基本技能。根据合作企业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构建适合学徒个性发展和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6]。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的内容要充分考虑行业组织制定的岗位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职业标准,并将其转换成对应的课程标准。搭建以“基本素质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岗位实践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结构。该课程结构既体现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等级晋升标准融合,又符合企业员工岗位学历教育学习特点,通过校企共同培养,使学员在毕业时都能成长为企业正式员工或技术骨干。

为强化综合人文素质教育,确定学制为三年,第一学年,学生住宿及教学在学校进行,第二、三学年,学生住宿及教学在企业进行。

(四)确定课程内容与要求

1基本素质课程

由综合人文素质课及专业基础课组成。

综合人文素质课主要由思政类课程、计算机基础、体育课、专业英语课、企业文化课及人文类综合选修课组成,通过学习,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及人文修养,遵纪守法,诚信爱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英语基础知识,身体健康,乐观向上。

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电路与电工技术、模电、数电及电路绘图课程组成,通过学习,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识读、分析、仿真、绘制电路的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根据本专业面对的行业特点及合作企业真实岗位技能要求,综合考虑学员未来个性发展,确定了本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SMT物料种类与标准、SMT印刷技术与实践、SMT贴片技术与实践、SMT焊接技术与实践、SMT检测技术与实践、SMT工艺编制技术与实践、ISO9000认证与产品质量管理、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等10门课程。

要求学员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SMT生产工艺编制、生产设备操控及维护、产品检测及质量管理的能力,并具备应用单片机技术、PLC技术从事智能产品开发及编程的能力。

3岗位实践课程

根据合作企业的各个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任务安排,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将学员分组分配到各生产实际岗位,依托企业真实产品,由企业师傅教授并指导学员进行岗位课程学习及训练,具体岗位实践课程有:企业安全教育与岗位认知、SMT印刷岗位项目综合实训、SMT贴片岗位项目综合实训、SMT焊接岗位项目综合实训、SMT检测岗位项目综合实训、设备维修岗位顶岗、工艺编制岗位顶岗、产品质检岗位顶岗及产品设计与毕业设计。

通过岗位实践课程学习与训练,要求学员能够胜任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生产一线各个岗位的工作,并由准员工成长为合格的员工。

4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根据行业发展对新技术的需求,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主要由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类课程、企业管理类课程、产品营销类课程组成,为学员的个性成长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5学时与学分

通过研究,确定总学时原则上为2 400—2 600学时,实践类学时应占总学时的60%以上,学员毕业应修满125—135个学分。

6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

(1)实施岗位实践技能与专业理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本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安排是:学员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主修基本素质课程,由学校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为便于企业教师授课及真实岗位生产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在合作企业配教室及宿舍,学员第二、三学年去企业,主修职业核心能力、岗位实践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校教师到合作企业设置的教室内教授专业理论课程[7];专业实践岗位技能教学与训练安排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上以顶岗的形式由企业教师授课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实行“工学交替”授课。

(2)教学内容充分融入企业真实产品案例及行业标准中实现产教融合

专业课程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任务驱动,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与技能为主线,校企联合编写项目教材并组织课程教学,将必需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及行业标准融入工作项目任务中,以企业真实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分组、分岗位并以定期轮岗的形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力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真实的岗位技能。

7教学条件要求

本专业挑选了一家中等规模且拥有十几条SMT全自动生产线,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及代加工于一体的企业进行合作,由公司提供宿舍和教室,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对本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班,学校配备的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有二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对现代学徒制班授课的兼职教师必须是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技师资格证,能够熟练操作企业设备,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技能知识,理解校企合作理念,喜欢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8]。

五、管理与评价

(一)学员管理

为便于及时解决现代学徒制班学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本专业的现代学徒制班设置校企班主任各一名,并做如下要求:

1对学校班主任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班的班主任,既要业务能力强,又要熟知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政策,还要懂教育学和心理学,要会做学生工作,及时消除学员的疑虑,能够处理学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有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德,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够给学员提供帮助。

2对企业班主任的要求

关注教育事业,初步了解高职教育理念,具备专科以上学历,最好有从事人力资源或企业项目经理工作的经验。

(二)教学管理与评价

1校企共商共管开课计划与教学内容

每学期开课前,校企教师共同商定开课计划,确定授课教师、授课任务及课表,研讨制定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及岗位实训依托产品,序化真实岗位技能知识,校企教师共同编制岗位实训指导书,制定教学日历,协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岗位训练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确定开课计划及教学内容分工[9]。

2突出职业实践能力测试与过程共管的评价体系

(理论+实践)的課程,专业理论由学校教师承担,实践部分由企业教师承担,成绩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评定,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在考核上突出实践能力;纯企业实践技能课程,由企业教师承担并进行成绩评定[10];学员平时上课及顶岗出勤情况、纪律情况、职业操守、团队协作精神、社会公德表现等占所有课程成绩考核的40%,形成校企教师过程共管、成绩共评的评价体系。

2014年,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招收并录取了52名现代学徒制班学生,运行至今,有32名学生最终愿意接受现代学徒制式人才培养,学生双身份,入学即入职,每周实行4天顶岗,2天授课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实行“双导师”授课及“双班主任”管理。目前,该班教学、顶岗运转良好,部分学生在企业已成长为岗位能手;2015年,校企联合招收了35名学生,在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并有望形成长效机制,为同行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任聪敏.现代学徒制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3,(16).

[2]匡英.史上层次最高的学徒制——意大利高等学徒制之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3,(4).

[3]岑华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3,(16).

[4]李冬梅.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

[5]朱小祥.关于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学理论,2009,(15).

[6]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9):17—20.

[7]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5—58.

[8]王婷婷.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13—116.

[9]杨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电子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10]张俊竹.“产学研用”结合、“教学做”合一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5,(1):133—134.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