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围墙的大学”

2016-08-16付媛媛

贵阳文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贵阳市分校贵阳

付媛媛

“没有围墙的大学”——这一特别的称誉是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所培养的、遍布贵州省的六千多名学员对她的亲切称呼,源于贵阳市政府、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社会力量办学研究会对贵阳市社会力量所兴办的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的充分认可。

追寻这所学校的问世,不能不说到学校的创办人郑崇明校长。郑崇明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出身贫寒,父母亲一字不识,他是5个兄弟姊妹中文化较高的一位,在自身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他深感一个人文化知识的贫瘠将给人一生的工作、生活、精神带来影响,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包袱。

1985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了一则消息:经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的、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市文艺学会、北京市社科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成立。得此消息,郑崇明热血沸腾,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历史机遇,决心抓住这个契机,寻求党委、政府、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自己的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积累的经验,不花国家一分钱,充分利用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这一宝贵的资源,为的贵州、贵阳办这样一所学校,为那些在十年浩劫中失去升学机会,既不能参加高考、又不能脱产学习而又渴望知识的人搭建一个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圆他们的“大学梦”。在这样精神激励下,郑崇明想方设法,自筹资金,数次奔赴北京,前往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总校咨询、求助、对接。北京总校为其执着和坚毅的精神所感动,予以了大力支持;贵阳市教育局成人教育处对开办这所分校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很快审核批准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成立。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是一所培育大专人才的函授学校,设有文学、秘书、新闻、法律、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不仅如此,这所函授大学还受中宣部文艺局和文化部社文局的委托,开设了群众文化管理专业,并面向全国招生和协办分校。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成立之初,郑崇明校长特邀了数位在贵阳市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热心社会教育的资深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这个在贵阳社会办学教育领域敢率先“吃螃蟹”的团队,秉持教书育人、助益地方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学校明晰、朴实的办学宗旨:“要对得起学员”。他们恪守这一宗旨,紧锣密鼓组建起学校管理班子:校长、副校长、教务管理处、财务管理处、后勤处、学生会等,以“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工作,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为学校的指导思想。同时四处寻找授课地点,租赁教室,确定校址,确保学员有一个舒适、稳定的教学面授点,确保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他们多次寻访,登门拜访,以耐心和诚心打动了在贵州省具有良好声誉的几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诚聘他们作为学校强大的地方师资力量。如: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廷栋、贵州大学法律系廖教授、贵州财经大学顾泽高教授、贵阳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秦家伦,贵州省高院法律研究室主任王玉玺等。这些教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认真备课,为贵阳分校这些孜孜求学的莘莘学子悉心面授辅导。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在北京总校的领导下,在贵阳市政府、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成人教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场地、师资、资金的种种困难,不花国家一分钱办学,利用周末一个白天两个晚上的时间为学员面授辅导。1985年6月,正式在原市府路小学挂上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辅导函授站》的校牌,在贵州、贵阳社会办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后十载,贵阳分校春风化雨,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狠抓教学质量 “对得起学员”

分校以抓好教学管理为龙头,与教师一起沟通协商安排好各科课时,确保教师满勤满岗。随时安排工作人员到北京总校及时领取教材、授课录音带、考试试卷等,做好教学准备。精心挑选,认真组织学员代表上北京参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家教授面授辅导,提高学习效果。克服经济上、接待方面的困难,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特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大文、孙国华、董放等著名专家讲学团一行十几人到贵阳为贵阳地区学员作面授辅导。学校力求做到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组织学员走上街头开展法律咨询等实践活动,学以致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组织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在高院专家的支持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用自己所学法律知识亲自体验审判与被审判的过程,去体验感受法律的权威、法制的重要。不仅如此,还经常性地组织学员到劳教农场进行帮教活动,组织法律专业的学员到地区法院实习,组织新闻、秘书学员做好社会调查,还组织其他专业的学员到沿海的广州、深圳实习,对学员们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考核检验。

加强学员思想教育工作。学校不定时开展思想交流活动,使校领导与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学员之间保持思想沟通,解决教与学之间的问题。扎实抓好两个落实,巩固和发展学校的教学成果。一抓组织落实:学校领导根据学员成人、在职、分散等具体情况和特点,在各系和班级之间,配备了班主任、班委会,设立了两年一届的校学生会,师生共同搞好学校教学工作,形成了“思想工作有人抓、好人好事有人夸”的良好氛围。二抓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教学面授制度、教职员工考核制度、学员考勤制度。坚持一月一汇报、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评比,以此推动各科、各系任课教师把教学寓于教人之中。并设立一定额度的奖学金、奖金制度,对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优秀学员、优秀职工给予书面奖励和一定奖金鼓励。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特困学生发放相关数额的奖学金。“两手抓”使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的教学秩序井然,学员刻苦学习蔚然成风。

辛勤耕耘 桃李芬芳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培养了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六千余名学员,他们学有所成,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有的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所学知识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论著;有的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的在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改革建议,并因此走上高层次管理岗位;有的还创建研究学科,如“未来学学会”。

新闻系学员张继泽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践写出了《中国未来学》专著,其本人被评为贵阳分校和全国优秀学员,荣获总校校长奖学金。新闻系学员贺培全从贵阳分校学习毕业后,艺术创作水准大幅提高,被任命为贵州新闻图片社副总编、副社长、《贵州画报》总编辑。群众文化管理系学员韩贵林、谭万明从贵阳分校毕业后,除在自己的文化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外,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文学系学员徐阳泽原是贵阳袜厂一名工人,在贵阳分校就读文学系毕业后,用他所学到知识努力写作,积极主动向各新闻媒体投稿,因其优秀的写作能力被云岩区委宣传部看中,从一名下岗工人转行为宣传干部。文学系学员郑汉在贵阳分校文学系就读期间,文学理论和修养上有所提高,曾在《贵州日报》、《贵州电视报》、《贵州经济报》、《贵州教育报》、《贵阳晚报》、《芒种诗刊》、《散文诗刊》发表过诗歌、散文、随笔小说、评论等;曾获“黄果树杯”、“炎陵杯”诗歌奖;作品入选《中国当代青年短诗选》等文集,个人诗歌作品选《心梦之舟》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法律系有很多学员通过在贵阳分校的学习,有的从一名普通民警提拔为公安局长、刑警队长,有的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上仅是众多优秀学员中的部分代表,学员们的优异表现和学习成果,充分展现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领导关爱 社会肯定

建校初期,原中顾委委员、省顾委副主任金风为贵阳分校题写了校名。贵州省委原副书记兼教委主任丁廷模、贵州省原副省长徐采栋代表贵阳分校在云岩宾馆接见了北京总校以杨大文、孙国华教授为代表的赴贵阳分校讲学团,听取了他们对分校的介绍和汇报。原省顾委副主任金风、原省政法委书记胡克惠、省人大原副主任白琳、省政协原秘书长罗世庆、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西林、贵阳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秦家伦等多次参加贵阳分校学生毕业典礼,为贵阳分校学员颁发毕业证书,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学金。著名诗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北京总校名誉校长艾青,曾接见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教师、学员代表,并题词勉励。中国法学原会长张友渔题词:“为贵阳而歌唱”赠予贵阳分校。

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办校所取得优秀成果在全省产生了很大影响,《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自学报》、《贵州法治生活报》、《贵州画报》等报刊多次报道贵阳分校的教学成果。贵州电视台专题部拍摄了专题片《在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记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曾数次被北京总校评委全国优秀分校,郑崇明校长也多次被评委优秀校长。贵阳分校也获得了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表彰,被评为贵阳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分校创建人、校长郑崇明在“贵阳地区职工教育、成人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时光虽逝,记忆长存。1996年之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随着社会的发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播下的知识种子却在黔中大地生根发芽,至今仍在激励着求知者努力前行。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全体师生以“知行合一”的求索精神证明:只要坚持不懈,梦想就会成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人文函授大学贵阳分校留下的教育成果,永远镌刻在贵州、贵阳的教育史上!

(作者系退休教师)

猜你喜欢

贵阳市分校贵阳
夕阳下的鸟影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高速通到我的家
“学”字的意义
找朋友
白居易写诗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