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及实例研究

2016-08-16周秋文杨胜天廖华

世界地理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南亚环境研究

周秋文 杨胜天 廖华

摘 要:中国处于亚洲东部中央,邻国众多,周边地缘环境极其复杂,需要开展以空间分异为基础的地缘环境分析与研究。然而,现有的地缘环境研究并没有提出完整的地缘环境区划方法,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案。本研究综合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参考地理学中传统区划方法的思路,构建地缘单元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流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三个部分。应用于南亚四国后,将南亚四国划分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其中三级地缘环境单元有19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有9个。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单元分区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快速把握周边地缘环境的总体格局,加深对重点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认识,能为周边外交和周边地缘环境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关键词:地缘;环境;划分;南亚

中图分类号:K912 文献标识码:A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迅速从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演进,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地缘战略关系出现新的态势,世界格局正处于剧烈变动之中[1]。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中央,与周围20个国家(陆地、海洋)相邻,处于一个被“包围”的地理区位,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面对复杂的周边地缘环境,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中国地缘环境信息、地缘风险、边境地区的管理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开展以空间分异为基础的地缘环境分析与研究。

针对这一需求,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陆大道和杜德斌剖析了当前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领域研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地理学界如何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几点建议[1]。潘忠岐提出中国的地缘战略应包括地缘政治战略、地缘经济战略和地缘文化战略三个部分[3]。胡志丁等初步给出了地缘环境的定义、构成、分类、空间尺度和主要研究内容[4],并分析了南亚地缘环境格局,结果表明,南亚在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原因大致有3个,即地理决定论、相互依赖论和制度论[6]。潘峰华等分析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5]。已有研究主要探讨地缘环境研究的相关理论问题,或针对具体国家或地区的地缘环境问题进行宏观分析,没有提出完整的地缘环境区划方法,也没有给出相应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案。

地理学中的区划方法为迅速、准确地把握周边地缘环境态势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虽然我国学者对境内国土已经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区划,如中国自然区划、中国生态区划、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划等[7-10],然而,已有的区划方案在应用于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研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首先,过去综合自然区划方法能解决它们所处年代中的经济社会建设问题。但是,5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地理环境格局的巨变,使过去的综合自然区划方案(包括某些部门区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11,12]。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研究,立足于中国,目标面向周边国家,已有的区划成果既不覆盖周边国家,又不是针对周边地缘环境研究,难以适应新时期周边研究和开发的需求。

总之,现有的地缘环境研究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区域分析,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的研究较少,而传统的针对中国境内的区划,又难以适应新时期周边地缘环境研究的需求。因此,本研究综合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参考地理学中传统区划方法的思路,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手段,构建多尺度地缘单元划分方法,并以南亚地区为例,阐述进行地缘单元划分的方法与工作程序。

1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相关概念解析

1.1 地缘环境概念解析

近20年来,地缘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开展,主要分析了“地缘”、“地缘政治”、“地缘政治要素”和“地缘政治环境”等等。关于地缘环境研究,国内杨吾扬最早阐述了我国的地缘环境特征[13],姚晓瑞使用“地缘环境”概念来阐述俄罗斯的海疆安全问题[14],郭锐也用地缘环境概念分析了东北亚安全与合作[15]。“地缘环境”已成为国际政治关系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中,只在理论阐述中使用“地缘环境”概念,并未对其进行明确解释,也未对其特征和地位进行分析[16-19]。

鉴于地缘环境相关基础理论尚不明晰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在外交部的支持下,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国周边地缘研究中心”。中心陆续举办了“我国周边地缘环境分析与地理空间信息建模”(2010)、“周边地缘环境解析”(2012)、“周边地缘环境解析与可持续发展”(2013)三次研讨会。受三次“地缘环境”国际研讨会的启示,众多参会者一致同意地缘环境应该由地理构成的本底要素、关联要素和位势要素三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胡志丁等将地缘环境界定为:地理上相邻近国家或国家之下的部分区域组成的地缘体的地缘关系,以及由地缘关系组成的地缘体的地缘结构、功能和影响地缘体的地缘关系的所有内、外部地理环境条件的总和[4,6]。这是目前为止是对地缘环境比较完整和全面的概念,本文采用该概念。

1.2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

参考综合自然区划的定义,本文将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定义为,以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为指导,以特定国家或地区安全和利益为目标,根据地缘环境要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将一定范围的区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系统研究方法。地缘环境单元划分与综合自然区划的联系在于,二者采用相似的区划原则和区划方法;区别在于,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的参考要素不仅包括自然要素,也包括社会经济要素,地缘环境单元划分以特定国家或地区安全和利益为目标,即使在同一区域,不同的主体所作出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结果也可能有明显差异。

2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构建

2.1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概述

由于地缘环境单元划分以特定国家或地区安全和利益为目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也不宜采用完全定量的方式,需要将定量与定性结合。在针对客观性较强的地缘环境本地要素时,采用定量方法,在涉及位势、关联要素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时,采用专家知识等定性方法。传统的地理学区划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20]。本研究所涉及的分区范围较大,不可能对整个研究区的局部情况都十分了解,因此分区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

2.2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除了参考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包括:一致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空间连续性、综合性与主导因素相结合、行政区的完整性,此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层次性原则。本研究中地缘环境单元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其中一级、二级地缘环境单元空间尺度较大,其空间范围分别是地区(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在四个基本层次之外,视研究需要,可以在局部地区进一步细分,划出五级甚至更低层次的地缘单元。

(2)空间范围灵活性原则。在地缘环境单元划分中,某些情况下为了突出特定国家或地区安全和利益,有可能为了照顾关键性敏感区域的完整性,而突破上一层次单元的空间范围,使低层次的地缘环境单元成为突出的特殊区域。空间范围灵活性是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的内在需求,也是其与传统区划的区别所在。

(3)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原则。全面性是指,研究区范围内都应该进行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工作。当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到较低的层次时(如第三级或第四级),部分区域由于地缘环境要素空间异质性不显著,难以再细分。针对这一问题,当划分到较低层次时,只对地缘环境要素空间分异显著的区域进一步划分即可,这是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的重点性。

2.3 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流程

首先划分出一、二级地缘单元,其中一级地缘单元的范围和名称与地区一致,如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二级地缘单元与国家级行政区(或同级地区)范围和名称一致;其次,基于文献、数据库、网站、多源卫星数据及公用平台等多种渠道,构建研究区地缘环境数据库;第三,进行地缘环境本底要素评价并划分三级地缘环境单元,三级地缘环境单元空间界线既要照顾本底要素的地域分异特征,又要充分考虑省、州、邦等国家一级行政区界线;第四,开展地缘环境的关联、位势要素分析,结合专家知识,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划分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最后,根据位势、关联要素分析结果和专家知识,修正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结果。

2.4 地缘环境本底状况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本研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地缘环境本底状况,并通过自然裂点法对评价结果分级,从而为三级地缘环境单元区划提供基础,地缘环境本底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功能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D是地缘环境本底评价分值,X是地缘环境本底要素,w为地缘环境本底要素的权重,可通过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权重,i表示第i个地缘环境本底要素。

由于地缘环境本底要素量纲不一致,在用于计算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归一化。

式中:Xij为子系统i指标j的现状值,max(Xij)、min(Xij)是评价时段中同一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实例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南亚位于东南亚和西亚之间,人们习惯把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目前,由于中印边界问题、反恐问题、印巴关系、大国渗透等因素的存在,南亚周边并不太平。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和阿富汗。由于部分国家数据难以获取,因此本研究仅选取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共四个国家作为研究区。

3.2 地缘环境数据获取与数据库构建

本部分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公共数据平台,主要包括: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MODIS数据平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数据库(UNEP)。战略资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国统计年鉴。基于构建的地缘环境数据库,本研究获取了南亚四国地缘环境本底要素各项指标数据(表1)。南亚四国本底要素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值如表1,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层次分析法[21]。实际操作中,首先邀请部分学者、研究生填写各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再采用和积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②将每一列归一化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得到向量;③对向量做归一化处理,依次得到的列向量即为所求特征向量;④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⑤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个评价指标对上一层的权重以及各要素对目标层的权重。

3.3 南亚四国地缘环境本底状况评价与三级地缘环境单元划分

本文的研究区范围是南亚四国,因此一级地缘环境单元的边界即研究区边界,二级地缘环境单元边界为南亚四国国家级行政边界。南亚四国三级地缘环境单元的划分主要参考地缘环境本底要素状况评价的结果,对评价结果采用自然裂点法进行类型划分,以该类型界线为基础,结合先验知识进行综合判断,参考行政区界线,得到南亚四国三级地缘单元划分的初步方案,划分结果得到19个三级地缘环境单元(图1)。

其中巴基斯坦可分为3个三级地缘环境单元:(1)巴阿中边境不稳定因素交错区。巴阿中边境不稳定因素交错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范围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联邦直辖部落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区域特征表现为,以巴基斯坦为基地的恐怖组织威胁着南亚乃至全球的安全与稳定。(2)巴基斯坦中部工业重点区。分布在巴基斯坦中部地区,范围包括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联邦首都区,该区域是巴基斯坦工最发达的地区。(3)巴基斯坦南部港口贸易区。位于巴基斯坦南部地区,范围包括信德省和俾路支省。该区域北靠阿富汗,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是东亚通往西亚的必经之路,也是中亚各国和阿富汗国家进行转口贸易的潜在贸易通道,同时也是中东、中亚通往远东的潜在的能源通道,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印度可分为9个三级地缘单元:(4)北部山地经济落后民族交往复杂区。分布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范围包括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喜马偕尔邦、北阿坎德邦,该区域民族、语言、宗教成分复杂。(5)印度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区。位于恒河上游,该区域由于毗邻首都,历来是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6)泛恒河平原工农业发达国际投资重点区。位于印度中部恒河平原区域,也包括德干高原的北部。(7)印度西海岸工业与国际投资活跃区。位于印度西部沿海地区,该区域工业化程度较高,主要工业有纺织业、制盐业、水泥、化肥和机器制造业等。(8)印度南部区域旅游繁荣区,该区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班加罗尔是重工业的中心和信息科技的中心。(9)印度东部跨国移民与国际投资密集区。该区域在印度东部,濒临孟加拉湾。该区发展不均衡,既有传统农业区又有经济发达地区。(10)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资源争端区。位于印度东北部,主要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部分。(11)印度东部农业为主经济水平较低区。位于印度东部,该地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一直以来都是印度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亚洲最不稳定地区之一。(12)锡金高山峡谷地形复杂区。主要范围是印度的锡金邦。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

孟加拉国可分为4个三级地缘单元:(13)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水资源缺乏国际冲突易发区。主要范围为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印度与孟加拉国接壤的地带。(14)孟加拉国西部经济薄弱人口迁出区。该区域位于孟加拉国西部,处于与印度交界地带,历来是孟加拉国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长期贫困导致当地人口大量迁往印度。(15)孟加拉国北部灌溉农业为主人口迁出区。该区域位于孟加拉国北部,处于与印度交界地带,由于没有明显的自然屏障(河流、山脉等)阻隔,与前一单元相似,长期的贫困导致当地人口大量迁出。(16)孟加拉国政治经济与港口贸易活跃区。该区域位于孟加拉国东部,是孟加拉国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尼泊尔可分为3个三级地缘单元:(17)尼泊尔首都政治经济繁荣区。包括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及其周边地区,这里人口稠密、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尼泊尔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8)尼泊尔西北部地形复杂区。主要包括靠近中国西藏的高山地区,密布着8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里终年积雪、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交通不便。(19)尼泊尔东南部山地平原区,这里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尼泊尔的主要农产区。

3.4 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四级单元划分

经过三级地缘单元划分后,南亚四国各地缘单元内的地缘环境要素的内部一致性和单元间差异性基本上都得以体现。但仍有少数单元由于内部地缘环境关联、位势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较复杂,仍需进一步划分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其中印度北部山地经济落后民族交往复杂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资源争端区两个三级地缘环境单元,语言、宗教因素和水资源争端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划分四级地缘单元。

本研究将印度北部山地经济落后民族交往复杂区进一步划分为3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表3),包括:喜马偕尔西部印度教人口聚居区,喜马偕尔东部多种宗教语族人口聚居区,北阿坎德印度教、印度语族人口聚居区。喜马偕尔西部印度教人口聚居区位于印度喜马偕尔邦西部,该区域印度教人口占绝大多数,在其南部的斯尔毛县亦有少量的穆斯林分布,该区域的语言主要为印度语族。喜马偕尔东部多种宗教语族人口聚居区位于印度喜马偕尔邦东部,该区域靠近中国西藏,与中国的藏传佛教联系较为紧密。此外亦有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分布,由于民族成分较为复杂,藏缅语族和印度语族的人口均有分布。印控克什米尔西部伊斯兰教印度教人口交错区位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西部,该区域的北部由于靠近巴基斯坦,穆斯林人口较多,而其南部则主要是印度教分布。印控克什米尔东部藏缅语族区位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东部,该区域海拔较高、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人口稀少,由于靠近我国西藏,主要语言为藏缅语族。该邦传统上属于印度北方地区,因此无论是语言和宗教,都与印度主体语言、宗教较为接近。

本研究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水资源争端区进一步划分为4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包括:布拉马普特拉河西部山前平原水资源丰富区、布拉马普特拉河南部山地水资源自给区、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平原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消耗区、布拉马普特拉河东部山地平原水资源丰富区。

尼泊尔首都政治经济繁荣区与锡金高山峡谷地形复杂区也被进一步划分为2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见表3。

4 结论

中国周边复杂的地缘环境形势,导致在周边地区存在许多对我国和平稳定发展不利的因素,结合中国周边外交和应对周边复杂地缘环境形势的需求,本研究构建了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并以南亚四国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在地缘环境单元划分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包括地缘环境单元划分原则、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流程、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三个部分。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地缘环境划分方法,在针对客观性较强的地缘环境本底要素时,采用定量方法,在涉及位势、关联要素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时,采用专家知识等定性方法。划分原则除了遵循自然区划常用的一些原则外,还包括层次性原则、空间范围灵活性原则、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原则。该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应用于南亚四国后,将南亚四国划分为四级地缘环境单元,其中三级地缘环境单元有19个,四级地缘环境单元有11个。南亚四国地缘环境单元分区的实例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缘环境单元划分方法体系,该方法有助于快速把握周边地缘环境的总体格局,并有助于加深对重点地区地缘环境态势的认识,能为周边外交和周边地缘环境分析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杜德斌. 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J]. 地理学报,2013,68(6):723-727.

[2] 刘玉立,葛岳静,胡志丁,等. 国际安全研究的转向及对中国地缘安全研究的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2-21.

[3] 潘忠岐. 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J]. 国际政治研究,2008(2):21-39.

[4] 胡志丁,曹原,刘玉立等. 我国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新发展: 地缘环境探索[J]. 人文地理,2013,28(5):123-128.

[5]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J]. 经济地理,2013,33(7):15-21.

[6] 胡志丁,葛岳静,鲍捷,等. 南亚地缘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分异规律研究[J]. 地理科学,2013,33(6):685-692.

[7] 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地理学报,1983,38(1):1-10.

[8] 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 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 生态学报, 2001,21(1):1-6.

[9]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 生态学报, 2000,20(1):9-12.

[10] 徐继填,陈百明,张雪芹. 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J]. 地理学报, 2001,56(4):401-408.

[11] 刘燕华,郑度,葛全胜,等. 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J]. 地理研究, 2005,24(3):321-329.

[12] 念沛豪,蔡玉梅,张文新,等. 面向综合区划的国土空间地理实体分类与功能识别[J]. 经济地理,2014,34(12): 7-14.

[13] 杨吾扬. 论中国发展的地缘环境[J]. 大自然探索,1995,14(51):7-10.

[14] 姚晓瑞. 论地缘环境对俄国海军发展的影响[J]. 人文地理,1999,14(2):69-72.

[15] 郭锐. 国际秩序转型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地缘环境, 意识形态与一般原则[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8(4):1-4.

[16] 巩茗霏. 中国崛起的周边地缘环境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29-33.

[17] 高德胜. 中国周边地缘环境与西部地缘安全[J]. 阴山学刊: 社会科学版,2004,17(3):85-89.

[18] 朱力钧. 法国与利比亚的恩怨情仇-从地缘环境看法国等西方国家军事打击利比亚[J]. 环境与生活,2011(3):12-16.

[19] 万年庆,王义民. 中国陆海复合地缘环境的形成及其战略选择[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77-381.

[20] 马仁锋,王筱春,张猛,等. 主体功能区划方法体系建构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3):7-11.

[21]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Building and application of a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unit regionalization method

ZHOU Qiu-wen1,2, YANG Sheng-tian1, LIAO Hua1,

MA Long-sheng2, WEI Xiao-cha2, YAN-Hong2

(1. School of Geograph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Key Laboratory for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and Digital Citi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China's surrounding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is extremely complex, th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re needed. Existing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studies, however, neither put forward a complete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ization methods, nor give a corresponding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ization map. This study integrated geopolitic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eogra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knowledg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conventional regionalization method in geography, then build a geographical spatial unit regionalization method. The method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regionalization principle, process and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With this method, the four countries (India, Pakistan, Nepal and Bhutan) of South Asia ar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of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al unit, 19 of level 3 units and 11 of level 4 uni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elps to quickly grasp the overall pattern of surrounding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in the key areas.

Key words: geopolitics; environment; regionalization; South Asia

猜你喜欢

南亚环境研究
《南亚》教学设计
环境清洁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漫观环境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