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科普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为例
2016-08-16程远慧
文/程远慧
浅析电视科普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为例
文/程远慧
科普节目一向是大众接触科学的重要平台。当前随着观众欣赏旨趣和心理的变化,如何创新科普节目形态成为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作为一档季播节目,秉承“让科学流行起来”的口号,科学团队与娱乐“大咖”的倾力加盟,有理可循的项目与赛制,不仅获得了口碑与收视率的双赢,并且开创了中国式科普综艺类节目的创新方式,在国内国际掀起了一股锐不可挡的脑力风暴。
科普综艺节目的发展创新
由于国内综艺节目的创新以及国外大量经验的引进,近年来综艺节目在数量上剧增,但类似《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受到媒体及观众密切关注的节目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些节目大多采用引进外国节目的模式,同时紧跟当下的潮流风尚,《最强大脑》也不例外。难能可贵的是,节目组在其德国原版节目《Super Brain》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中国元素,充分研究中国观众的喜好与潮流,将中国式的流行演绎得淋漓尽致。
科普为先,引进综艺元素。传统科普类节目的一大缺陷就是艰深的科学知识本身很难被大范围的观众吸收,且科学的涉及范围广泛而内容抽象,二者的矛盾使科普节目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传播体系。《最强大脑》则跳出了传统思维,邀请各个领域知名度较高的嘉宾亲自参与挑战项目,这缩短了普通人与脑力选手之间的差距,让科学变得“亲民”起来。在前三季节目中,节目组邀请了陶晶莹、张召忠、李永波、周杰伦、金秀贤、刘强东等嘉宾,囊括军事、体育、商业、娱乐各个领域的名人,这样多元的搭配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在脑力科学方面,没有国界和种族的差距,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公平公正地参与和欣赏,从而达到了解科学的目的。在节目中,嘉宾需要参加挑战项目的打分环节,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嘉宾对项目往往会产生分歧,例如在第三季节目中,对于选手陈智强寻找星幕上消失点的挑战,嘉宾的难度分差距很大,郭敬明仅给出一分,而陶晶莹给出五分的最高分。第二季的成都青年挑战声波打碎玻璃杯,其真实性以及与节目的相关性受到了嘉宾高晓松的质疑。这些嘉宾与选手,甚至与科学团队产生的分歧,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更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与真实性。
体验游戏,展现项目难度。节目组往往会设计一些体验游戏,邀请嘉宾们参与,在第三季节目中,为了验证选手记忆声波的难度,嘉宾TFBOYS体验了现场记忆五组声波并匹配姓名的游戏,陶晶莹、魏坤琳等嘉宾也通过记忆杯子变换,充分了解到了返场选手苏清波记忆跑步路线这个项目的难度性。开设体验环节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让现场和荧屏前的观众领略嘉宾们的魅力,给节目增加娱乐性。最重要的是,这些体验环节不是无意义的设置,而是现场挑战项目的缩小版,让没有接受过脑力训练的普通人更加直观地了解选手项目的难度。每次嘉宾们绞尽脑汁,但仍然是望洋兴叹,这不仅给了选手自信,更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精彩程度。
精心设计,追求美学效果。《最强大脑》通过三年的经验积累,传播效果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挑战项目的设定方面。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借助表演的形式来展现科学的内涵,例如第二季选手熊远芳挑战铜人茶馆找碴儿,这个项目可能在挑战难度上并不突出,但是它非常具有观赏性,结合了中国传统铜人表演和老舍先生的著名作品《茶馆》,第三季选手徐灿林的挑战项目《大青衣》则更是唯美、诗意,将云雾缭绕的效果、华丽精致的服装与戏曲演员妩媚动人的表演融为一体。这样的项目不仅是选手挑战自我的渠道,还带给观众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同时,在科普节目中传播美学内涵与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的确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节目组设计的道具别出心裁,其复杂性在同类综艺节目中也是很少见的。一些项目中会使用大型的魔方墙、电视墙,这本身就给了观众很大的视觉冲击。节目组在一些人气较高、挑战性较强的项目上更是设计得精细,第二季选手鲍橒的盲眼走迷宫挑战在赛前关注度很高,节目使用的道具更是非比寻常,精心设计的六角形迷宫是大部分人在生活中从未感受和体验过的,道具设计让鲍橒的挑战更富含金量。正是这些充分考虑挑战难度和节目观赏性的项目道具设计给了《最强大脑》独特的光环,让观众在发出“不可能”惊叹的同时,得到视觉体验和增长见识的满足感。
在综艺节目同质化倾向显著的当下,《最强大脑》通过邀请本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以及融入民俗传统文化的方式,将外来引进节目转变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综艺节目,这一发展策略对我国的综艺节目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界性团队的科学态度
作为一档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为宣传口号的节目,《最强大脑》在比赛过程中反复强调科学的重要性,将科学作为评判选手的唯一标准和硬性指标。这就要求《最强大脑》在绚丽的节目效果背后拥有可靠的科学团体作为支撑。以魏坤琳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团队,是支撑节目本身的重要因素,而赛制与项目设计,则充分体现了公平严谨的科学态度。
层层遴选,确保选手素质。科学团队除中国学者之外,还有来自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墨尔本大学的十余位世界级的业内学者参与海选,确保通过海选的选手具备良好的脑力素质与国际竞争力。通过民间选拔、脑力组织推荐以及邀请国际锦标赛高手等方式选拔出来的几百名选手,还要通过智商测试、核磁共振成像测试、红外测试以及血液抽样四重测验,才能进入现场录制阶段,其中部分选手还需要人才库专家对其脑力控制能力进行研究,这样严密的赛制对参赛选手的选拔有很强的控制性,使战队拥有最强的人才参与国际比赛。
专家团队,捍卫科学标准。对于与科学研究无关的普通人来讲,科学的含义是较为陌生的,因此很难从客观角度对项目的难度与完成情况进行判断,也无法将项目背后对应的相关脑力原理阐释出来。因此,《最强大脑》这档节目需要多位专家进行解释与判断,以魏坤琳教授为代表的科学团队担当起了这一重任。节目官网也列出了科学合作伙伴,包括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等名校的三十多位心理学及大脑科学专家,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复旦大学教授邢清等生物医学和运动控制方面的顶尖学者。
常有嘉宾或观众对《最强大脑》选手的挑战项目存在疑问,其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部分项目难度较高,规则不易理解。二是业余人士对项目背后蕴含的科学规律不甚了解。这时则需要科学评审魏坤琳教授进行解释,例如第二季中香港选手林建东挑战的质数寻宝项目,面对繁杂的数据,林建东需要找到一个质数的交点,从而确定题目的坐标,这个项目综合了记忆力、观察力以及数字建模的考察,同时借用了地图、宝藏、数字墙等载体,规则本身相当复杂,有观众在林建东完成挑战之后仍然云里雾里。这时魏坤琳教授的一席评论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项目的几项难点并对林建东的发挥进行了点评,让观众茅塞顿开。而有时专业性的评价与大众眼中的“最强大脑”是不同的,第一季中选手赵淑芳的项目是给出汉字立刻说出笔画相加总数,此项目在观众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呼声很高的情况下,魏教授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选择,仅仅给出一分的分数,这一举动引起了巨大争议。魏教授坚持从“艾斯伯格症”和项目的实际作用两方面进行解说,最终得到大家的信服。
在《最强大脑》中,选手经过严格筛选,通过专业性极强的项目设定和赛制安排,专家团队始终秉持科学,从专业角度进行阐释,使节目具备很强的科学价值与权威性,在综艺的外表下,传播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最强大脑》节目的借鉴意义
在亲子、歌曲、文化、明星真人秀节目泛滥之际,《最强大脑》专注于科普,将神秘的脑科学请下了神坛,给广大普通民众提供了接触科学、开发脑力的平台。作为填补了中国同类节目空白的《最强大脑》,很快形成了独有的品牌,为脑力科学赋予了更高的立意与起点,同时也给予了综艺节目很多的借鉴价值。
传播科学,唤醒普通人的最强大脑。脑力科学在很长的时间内被大众及媒体所忽视。在《最强大脑》播出之前,系统的脑力训练仅仅是极少数人的选择。观众一旦接触到《最强大脑》选手,即被他们惊人的脑力所震撼,不由自主地激发了了解脑力科学的热情,其中部分观众甚至会选择自己尝试脑力训练。尽管节目选手代表的只是脑力训练者中的少数精英群体,但科学实验表明,在持久的脑力锻炼下,常人的脑力会有显著的提高,这对提高公众脑力素养,培养脑力科学兴趣有重大的作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不时会出现一些身体残疾的选手,例如能够听音辨物的艾小娃,拥有绝对音感的许禄。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不如正常人,但凭借自己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特别是在具有“中国雨人”称号的周伟的挑战播出之后,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观众对曾经嘲笑智力残障人士的举动表示了忏悔。在身体上有所缺陷的群体同样可以在脑力界崭露头角,这样寓意深刻并饱含正能量的内容正是当前综艺节目所缺乏的。很多节目一味地煽情并编造虚假故事,给观众造成了审美疲劳,而《最强大脑》并没有利用同情心理,而是通过选手的真实实力将其中的奋斗精神自然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这样的方式没有矫揉造作,而是坚守住了一个科普节目的价值观。
线上交流,开发脑力平台。《最强大脑》节目组利用自己的官方网站研发并宣传了很多APP程序以及线上小游戏,模拟了节目中的各种项目。这些设计分为十余种方向,包括速算、记忆、辨识等多种能力训练,并设置不同难度,只要拥有手机或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游戏和交流锻炼脑力,这也成为节目组选拔民间优秀选手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第三季中的选手崔莉莉,她在辨识色差的小游戏中位列第一,并成功在现场挑战了辨别灰度的项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她只是重庆的一名普通公司职员,如果没有《最强大脑》的游戏平台,崔莉莉这样的人才很容易被埋没。除此之外,节目组通过微博助手“强哥”与观众展开亲密互动,并且宣传脑力训练方法。节目组塑造的亲民形象,让观众亲手触摸到似乎遥不可及的脑力界,了解脑力锻炼的基本方法以及脑力锦标赛等科学内容,真正达到“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目的。
对话国际,挑战走出国门。每一季节目中最具看点的比赛当属最后的国际对抗赛。在国际对抗赛中,观众可以看到来自各国的顶尖选手以及最具难度的项目。科学作为推动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生产力,在每个国家都应该处于重要的地位。但在外部科技极其发达的机械化时代,人脑科学的地位逐渐被机器科学所取代,在很多国家,公众甚至出现了依赖机器超过自身大脑的趋势,人脑科学的瓶颈是世界多个国家都要重视的难题。因此“最强大脑”,通过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多国的参加与竞争,带领观众展望脑力发展的无限前景。中国选手吴仁竣挑战计算机速算就是人脑对抗机械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证明了人脑拥有无限潜能,不能简单地被机械所代替。而日本女孩辻洼凛音又凭借自己的实力战胜了吴仁竣,通过国际选手之间的竞争,使观众看到了人脑极限的刷新,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脑的潜能需要各个国家的强者来开发。
伴随着《最强大脑》品牌的发展,节目组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研发更多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的项目,涵盖更广泛的科学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同时由《最强大脑》形成的科学热给了我国众多综艺节目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题目,希望通过借鉴《最强大脑》的成功要素,能有更多本土综艺节目将丰富内涵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创新娱乐发展机制,呈现给观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