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预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016-08-15潘行健

考试周刊 2016年62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提高设计

潘行健

摘 要: 好的预习设计,必有好的问题。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贯穿一堂课的主要脉络。在数学预习过程中把握“好”问题的标准,拟设好问题设计,带着问题来听课,必能有所收获和成效。

关键词: 预习问题 学习效率 设计 提高

一个好的预习设计必有一个好的问题。如果把一编好的预习设计比喻成一条龙,那么设计中的好问题就是龙的眼睛。一个好学的学生必然在课前苦下一番力气,努力做到在预习设计中提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问题提法不好,很有可能造成画蛇添足的错误。问题意识是课堂学习的灵魂,是贯穿一堂课的主要脉络。没有问题就无法实现思维训练,更无法有创新性的理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无疑世人对问题的设置都给予充分足够的高度评价。

怎么认识一个问题的好与不好呢?只有把握了“好”问题的标准,才有可能创造出好的问题。我的数学老师阐述了一个好问题的六个特征,我听后很有感想。

一、好问题的标准

好问题要始终围绕新时代对学生要求的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切中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及要害,是否有助于三个目标的完美实现,是所提问题之所以为“好”的理由的关键所在。当然问题的提出常常伴有创设的问题情境。

二、设计问题的策略

新时代要求高中数学课程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发展。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知识很多,特别是数学方面。因此,我们设计问题时要颇具策略,先把大问题分成若干几个小问题,这几个小问题须呈阶梯上升趋势即问题梯度,把小问题由前往后地解决好了,这个大问题就彻底弄清了。正如高考试卷,一道难度较大的大题中常含有几个小题,小题也不尽是难题,只要把前面的小题解答好了,后面的难题就容易多了,基本上也有解题思路了。因此,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应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注意问题设置的策略,先大后小、由小及大,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问题的价值。

三、丰富问题的内涵

一个好问题不能只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或方法技能问题,而应该是具有前联后贯,具有很好的变通拓展性。

如预习到求y=单调区间的问题。本题意义有:可以采用分离常数法变形成y=1+(分离常数法,是局部约分的一个特殊,是通分的逆向使用,是分式的常见变形之一。由于很多学生对此变形掌握不牢,很多学生对这种方法陌生,甚至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丰富问题的内涵,从而提高预习质量。

首先,借助反比例函数y=的单调区间,借助平移的变换规律,得到原题的单调区间,能得到图像上下平移不影响函数的单调区间、定义域,而左右平移不影响值域。本题的单调区间是减区间(-∞,0)和(0,+∞),这样的单调区间有两个,为什么不能并成一个形式。学生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解析,从而加深对单调性减函数概念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

再者,反比例函数是重要的初等函数之一,在初中学习,到高中再次使用,从整体上对反比例函数起到复习加深的再认识作用。也可以对本题稍加拓展为求y=,或y=的单调区间。这样的拓展方式能引导我们更深入地思索单调性知识,达到一题多练的效果。一个问题的丰富内涵的有无要看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到底有多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就能通过设计自己的预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四、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概念或方法创设预习问题时,尽量找到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的结合点,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数学里。这里就对自己学《二分法》时,设计的预习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给同桌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家住在一个六层楼房的五层。前几天,我家的太阳能水管被冻裂。当我往上加水时,水从水管进屋处往下滴水。请你想一下,怎样判断水管的冻裂处?同桌的兴致马上来了!

同桌:把水管外面的隔热海绵撕掉,就能看到漏水的地方!

我又问:问题是怎样撕?从何处撕?我不想把整个水管弄坏!

同桌陷入了沉思。

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我的同桌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这种对生活中的数学融合在学习中应多多使用,可有效提高预习效率。

五、问题设计入手要宽

预习时,设计的问题尽量做到入手要宽,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方法。方便其他同学加入探讨,并从不同地方下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争取一题多解。专家在分析高考试题的设计上认为题目解决的入手点要宽,事实也是这样的。入手宽的问题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能让学生相互借鉴,谈自己的思维体会,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这样能活跃气氛,刺激调动行动迟缓的同学加入主动学习行列。

六、加强团队合作探索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勤奋好学,不耻于向周边的同学学习或共同学习一起提高。如求函数y=的值域,我第一次遇到这个题目时,思路就不是很明确,不知从何入手,后来跟同桌及前后桌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各自提出方法,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共同预习,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最后顺藤摸瓜解决问题,并带着一系列一起探讨出来的问题到课堂上,认真听取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得到了老师的极大表扬和肯定。从此更喜欢学习新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总之,高中学习生活既高度紧张又充满激情与活力。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各科(特别是数学)学习任务,同时促进自身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课前有准备有计划有方向地预习学科,并在预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所思、所惑进行精心组织,拟设好预习问题,以便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获取老师和同学的“点睛之笔”。

指导老师: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郑春洪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提高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