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2016-08-15朱丽娜岳文王成彪杨义勇

考试周刊 2016年63期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教学

朱丽娜++岳文++王成彪++杨义勇++付志强++康嘉杰

摘 要: 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高校青年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归纳了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时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分析认为要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仅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提高,还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政策的引导。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 科研

1.引言

高等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学几乎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后来,英国、德国和美国的大学经过不断发展和转型,其职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1810年,德国人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办学理念[1]。经过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最终形成。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经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2],可见科学和科研对高校教师的重要性。

2.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时面临的困惑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但是,对于高校教师尤其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限于精力和时间,二者难以兼顾。高校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时遇到的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近年来高校招聘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一部分还有留学背景。这些青年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做博士后期间,已经习惯了做科学研究的节奏,对于做实验、分析数据、写作和发表科研论文、甚至撰写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书是比较熟悉和擅长的。但是,当青年教师接受了教学任务后,面对不太熟悉的工作领域,往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准备课程。而且,对课堂节奏的把控、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可能成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校会安排青年教师上岗培训等系列活动,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言传身教,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这个不太熟悉的业务领域花费极大精力和时间后,留给科研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就会大幅减少。很多青年教师在角色切换时会遇到较大困难,一些教学任务较重的青年教师甚至绝望地发现,在教学任务的挤占下,科研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处于半停顿状态,难以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其次,学校的评价制度让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时无所适从。目前,高校对职称晋升和评价考核的条文均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了要求和限定。其中,对于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往往着眼于讲授课程的学时、学生和教学督导的评价情况,以及指导学生的创新项目及获奖情况等。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数并获得良好的课堂评价已经花费了较多精力。而精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及教学成果奖等均需要多年积累和沉淀,基本与青年教师无缘。对于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包括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质量(SCI、EI检索情况、影响因子、分区等)、国家发明专利的受理和授权情况及主持和参与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情况等。青年教师对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较为熟悉,但是要想以此为基础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纵向课题的资助,仍然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面对职称晋升这个横亘于青年教师前进路上的第一道障碍,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在哪个方面付出更多精力是难以抉择的。

最后,社会导向会给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带来困惑。大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各种排行榜了解高校水平的。排行榜中,高校被分类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那些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知名大学”等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于是乎,大众当然会认为科研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好坏。各高校努力向“研究型”大学靠拢,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向科研倾斜。诚然,这对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高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而且,相比于科研成果的易于量化,教学水平很难轻易分出伯仲。以国内某著名高校外语系讲师方某某为例[3],由于科研成果未能达到学校要求,在类似“PublishorPerish”的学校制度下,方老师只能离职或转岗。但是,方老师的教学水平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这个消息一经公开,该高校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毕业生的上百封请愿书。这些来信都希望学校能将受到学生爱戴、教学效果优秀的方老师留在讲台上。可见,教学水平的高低是难以量化衡量的,一些全身心投入教学的老师由于没有足够的科研成果,很有可能需要面对“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的压力。

3.高校青年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的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自入职以来,就承受教学和科研带来的全方位的巨大压力。面对前面所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青年教师需要调整好心态,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之间的平衡;同时,外界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青年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和状态,积极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勇于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双重挑战。青年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工作是根本,必须对承担的教学任务负责,要从心底热爱教学,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能把科学研究丢弃。虽然在科研方面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较入职前会有所减少,但是时间减了,热情不能减,坚持不懈才有收获。

此外,高校应针对青年教师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例如:为保证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成长,新教师第一年不应安排教学任务,要让新教师多听水平高的老教师的课,尤其是自己将承担的课程。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一年的学习时间更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新教师适应工作节奏。同时,入职后第一年由于没有具体教学任务,能投入科研的时间相对充足。新教师可以边学习教学技能,边继续科学研究,从而顺利完成从研究生或博士后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4.结语

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的难题。目前国内高校在细分教师系列、改进评价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状况离教学和科研二者互为支撑、互相促进的理想状态还有很大差距。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矛盾则更为突出。青年教师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应当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接触更多本学科知识,以开拓自己的科研思路;并思考如何把自己熟悉领域的前沿成果融入教学中,使科研反哺教学,促进自己全方面进步。同时,高校管理者应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避免简单粗暴地把某些指标列为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价的必须因素,以更为弹性化和人性化的政策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处理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岳宇君.教学与科研:关系、融合、分析及展望.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1):92-96.

[2]赵婀娜,葛亮亮,邓睿.教学与科研,一碗水如何端平.人民日报,2015年4月27日,第012版.

[3]邱东,鲜思东.大学数学教学与科研关系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5,(23):136-137.

本文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学改革项目《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JGYB201404)的资助。

猜你喜欢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