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兴趣驱动教学现状分析及探讨

2016-08-15秦少武

考试周刊 2016年63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

秦少武

摘 要: 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和后继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高等院校扩招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大学数学困难,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需要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兴趣驱动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对大学数学教学中兴趣驱动教学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大学数学教学 兴趣驱动教学 教学运用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要求学生具备数学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能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1]。兴趣驱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学习兴趣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自主探究活动中。当前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首先,大学数学无法有效衔接高中数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纳入了部分数理统计、概率论和微积分等内容,如极值最值内容、函数单调性与连续性、函数极限等。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大学阶段难以转变,如果无法很好地将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进行衔接,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兴趣,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教学艺术无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无法准确把握课件动画的使用,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失去学习兴趣[2]。教师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情境创设和板书等环节会有所减少,这样使得学生无法掌握课堂内容,如例题分析说明、数学定理的推导等,难以透彻理解所学知识,降低学习动力和兴趣。

最后,大学数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几何模型、物理规律和数学思维等方面的阐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学习数学知识,无法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导致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

二、大学生对大学数学缺乏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大学数学教育观念陈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们的不断完善为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不少软件和网络技术都能为大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便利,但当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应用新技术变革教学方法,其教学思维依然十分传统,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

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极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极为明显,却对数学思想和集合建模等方面缺乏教学。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学”“用”脱节。死记硬背和为学习而学习,都对大学数学教学工作造成了阻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学数学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的大学教学,往往完全依赖PPT教学。但是PPT的课件涉及却存在涉及不合理、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教师完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对各种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学速度一旦快于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的思维就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进度跟不上就容易导致厌学的情况发生,对兴趣的提高造成极大阻碍。

(四)大学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存在脱节的现象

当前大学的教育体系往往自成一派,与高中很多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现象,大学数学也是如此。我国高中教学的改革步伐在一步步落实,目前已经将部分的微积分、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等内容融入了高中数学教学中。且部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已经融入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中,但大学自成一体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大学数学学习造成了衔接不畅的问题,阻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大学数学教学中兴趣驱动教学的运用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大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面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数学实验探究”“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教学”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加以培养,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质疑,便于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张扬个性。例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时,可在常规课程教学中纳入“国民经济消费和积累”等案例,让学生对数学理论及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还能利用数学语言、方法和思维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引入贴近生活的实例

由于大学数学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因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兴趣驱动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增强教学效果[3]。以定积分应用为例,教材中涉及摆线一拱长度的计算问题,利用微元法可求解。但是部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明白摆线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因此教师可在讲解完该题之后,将摆线(最速降线)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假设:将一条金属线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定点A和B,在没有阻力的作用下,一个珠子沿金属线从A端滑至B端,如果金属线能变化为任一曲线形状,那么请分析哪一条曲线下落时间最短?如何求解?

(三)优化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中,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机整合数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由于微积分是大学数学中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讲解微积分知识时需要从量的方面研究微积分学,并对其采用微元分析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充分展现量的变化过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弥补这一不足[4]。如在定义定积分时,必须先对曲边梯形的面积进行计算,任意分割曲边梯形,并随意在每个小区间上选取一点,小窄曲边梯形的面积用小窄矩形面积近似代替,求取出所有小窄曲边梯形面积的代数和,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也就可以快速指导,并求其极限,从而得到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将其进行动画演示,能够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求零为整,将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做好大学和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

教师应该对高中教学知识有所了解,并在教学工作中,积极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促进学生高中数学向大学数学学习的过渡,使学生逐步适应大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消除大学数学学习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忱。

综上所述,兴趣驱动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将其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入贴近生活的实例,优化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变知识传输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大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义安.兴趣驱动教学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0,07:65-66.

[2]宋静,汪忠志.“兴趣+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28-129.

[3]田芳.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兴趣驱动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4:182-184.

[4]马文联,孙艳.基于大学数学课程建设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1:141-142.

[5]潘根安.关于提高大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3:26-28.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