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
2016-08-15赖正远
赖正远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中数学因其课后作业做题量大、形式呆板单调等原因,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理地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已经成为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趋势,本文从目的性、适度性、趣味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合理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原则,以期提高高中教学课后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后作业 设计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教学,而且要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提出相关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难度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课后作业必不可少,教师只有深入探索如何合理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通常会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达到完全理解和运用新知识的目的。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这些题目数量众多且质量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不但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做重复的课后作业,不符合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
二、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原则
1.目的性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具有目的性,设计的课后作业应与课堂知识点相关,以锻炼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较少的题量;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作业,慢慢地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进而更好地达到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效果。
如在教学“任意角和弧度制”后,教师可以布置简单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认识角和弧度的关系;在教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后,教师可以由简入难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知识点主要围绕三角函数,在学习完整个单元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贯穿整个单元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知识。
2.适度性
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不能盲目追求巩固知识的效果而布置大量的作业。课后作业的量和所接受的知识量并非成正比例关系,教师应坚持生本理念,注意减少学生的负担。高中数学涵盖的知识点众多,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掌握适度原则,因为课后作业重在精而不在多。课后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不是课后习题练习的多少,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给学生练习。如在教学“不等式”后,教师应选取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题目给学生练习,促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3.趣味性
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教师可以把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题材融入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采取选择、填空、编写、画图等多种作业形式代替单一的计算,也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我总结、讲故事、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如在教学“圆与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圆与方程的关系,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兴趣。
三、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必不可少。布置课后作业不仅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记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为目的,还应在避免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训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高中数学课后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钱军先.为学生设计作业,让作业布置更有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数学通讯,2010,(20).
[2]刘玉兰.高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1).
[3]马文杰,刘姣.关于高中数学作业相关问题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