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贸易壁垒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2016-08-15卢星辰李保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出口额安徽省

卢星辰,李保民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6001)

绿色贸易壁垒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卢星辰,李保民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6001)

近年来出口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弱,绿色贸易壁垒以其目的隐蔽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发达国家青睐.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大背景下本文研究安徽省的出口现状,采用引力模型对安徽省出口日本、美国、欧盟三个主要市场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口国采取贸易壁垒程度每增强一个百分点,安徽省农产品对其出口额相应减少0.09个百分点,即绿色贸易壁垒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具有负面效应.在此研究结果下提出建议:安徽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应从提高自身环保意识、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开辟新兴市场等方面入手.

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引力模型、面板数据

在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自由化的背景下,关税在产品出口方面起到的贸易保护作用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不断加深.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健康的日益重视,进口国在进口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是否符合生态和谐及满足健康的标准.绿色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种,因其具有的作用双重性与动机隐蔽性逐渐成为各国(通常为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采取的重要手段,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限制.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壁垒,是技术贸易壁垒的一种,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健康为理由,通过实施国际或国内环保公约、环保法规标准等严格措施,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进口产品的贸易保护手段.由于技术的差异,发达国家利用制定较高的标准,而发展中国家通常难以达到或需付出较高的成本才能达到此标准,从而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

安徽省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丰富且产量位于全国前列,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但是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现状却不容乐观.2013年安徽省的农产品出口额仅居于17位,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1.6%,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产品出口结构也主要以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通常以较低的价格作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发达国家采用绿色贸易壁垒又进一步迫使安徽省出口农产品提高在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各环节的成本与难度,这些措施无疑会对安徽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挑战.

1 绿色贸易壁垒下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1安徽省农产品的出口规模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在2002-2014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率呈波动起伏,且2010年以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增长势头不足,如图1所示.

图1 2002-2014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率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日本、欧盟和美国占据主要部分,而这些国家均存在较高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了出口国农产品的进入.自2000年起欧盟开始执行新的农药残留标准,并且几乎每年都会加以修改,逐渐增加检验农药的数量,并且降低部分农药的残留最大量,这些标准的提高加深了绿色贸易壁垒程度.2004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对我国相关产品共发出164件通报,同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及食品检出不合格并被扣留批次高达477次,是批次最多的国家.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率为负值,出口额较2003年有大幅下降,受各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正式实施,其详细规定了几乎涵盖所有农业化学品的残留限制,涉及范围广,要求严格,对安徽省传统优势产品如茶叶、蜂蜜等造成深刻的影响.2012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省的冻干蔬菜、梨罐头、冻叉尾鱼片等产品拒绝进口,原因主要为农药及兽药残留标准不符合进口要求.

1.2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

在与安徽省其他行业产品的出口比较中发现,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总出口额的比重较小,且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的增率长小于全部商品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即农产品贸易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制成品发展速度.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产品贸易在出口这一辆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马车中并没有发挥出优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低于其他产业.因此加速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促进安徽省全体出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图2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

1.3安徽省农产品竞争力

TC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反映了一个地区某种商品的竞争力,公示为TCi=(Xi-Mi)/(Xi+Mi)其中Xi为该地区i商品的出口额,Mi为该地区i商品的进口额.TCi的取值为[-1,1],当TC≥0.8时,表明该产品比较优势明显或竞争力很强;当0.5<TC<0.8时,表明该产品比较优势较明显或竞争力比较强;当0<TC<0.5时,表明该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不明显或竞争力较差;当-0.8<TC<-0.5时,该产品具有比较劣势或竞争力很差;当TC<-0.8时,表明该产品不具有竞争力.

表1 2003-2014年农产品进出口状况 单位:亿美元

图3分别展示了安徽省与全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走势,可以看到,安徽省农产品TC指数同全国农产品一样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安徽省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比较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虽然安徽省农产品的竞争力要大于全国,但是其优势也在逐渐缩小中.具体来说,安徽省农产品TC指数在11年降为负值,2014年为-0.145,表明安徽省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比较优势不明显或竞争力较差.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安徽省农产品现阶段出口状况并不乐观.因此探究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实质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方案,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3 2003-2014年农产品TC指数

2 绿色贸易壁垒对安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2.1模型设定

引力模型来源于牛顿万有引力定理,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最早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流量的研究,用于考量两国之间单边贸易量与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两国之间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初的引力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Xij表示i国向j国的单边贸易流量,Yi为出口国的经济总量,Yj为进口国的经济总量,Dij为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α、β、θ、G均为常数.通常模型两边取对数:

在此基本形式下,后来众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引入不同的变量,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

而本文所研究的是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程度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的影响,选取自变量为出口地区经济总量、进口地区经济总量、进口地区贸易壁垒程度及出口地区农产品标准.采用2002-2010年安徽省农产品对日本、美国、欧盟(27国)三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数据建立面板数据下的引力模型,模型形式如下:

其中Xijt为t年i地区对j地区的出口额(万美元),GDPit为t年出口地区i的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GDPjt为t年进口地区j的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SPSjt为t年jj地区向世界贸易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通报数量.农产品出口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商务厅与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农产品出口快讯,其中2004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日本、美国数据及2007年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美国数据缺失,笔者利用其所在大洲整体增长率结合上年数据得出近似数据;安徽省GDP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原始数据单位为人民币,根据各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换算得来;进口国(地区)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其中2014年数据为世界银行数据库中的预测数据);S为各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通报数量,用于衡量绿色贸易壁垒程度,数据由中国WTO/TBT -SPS通报资讯网中信息整理得来.

2.2计量结果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时间序列为2002年-2010年,每个时间截面上有日本、美国、欧盟三个国家(地区).

首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数据的平稳性.一般采用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Fisher-ADF这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下:

由结果显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LN(Xij)、LN(GDPj)、LN(Sj)两种检验方法均不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LN(Xij)、△LN(GDPj)、△LN(Sj)两种检验方法均拒绝原假设,即不存在单位根,则LN(Xij)、LN(GDPj)、LN(SPSj)为一阶单整I(1).LN (GDPi)在LLC法和ADF下不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LN(GDPi)在LLC法下拒绝原假设,则认为LN(GDPi)也为一阶单整I(1).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于四个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为避免伪回归,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对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在5%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得出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表3 协整检验结果

通过协整检验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表4 模型回归结果

2.3模型结论

从上述回归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1.安徽省GDP系数为0.586782,安徽GDP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正相关;即安徽省经济总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就增加0.58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安徽省经济增长同样带动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2.进口国(地区)系数为-0.109000,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负相关;即进口国(地区)经济总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安徽省农产品向其出口就减少0.11个百分点.

3.SPS通报数系数为-0.088962,与安徽省农产品出口额负相关;即SPS通报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就减少0.09个百分点.结果与预期相符,SPS数量的变化直接反应了进口国家(地区)绿色贸易壁垒的程度,通过标准数量的增多、水平的提高实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对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造成阻碍,提高出口的难度.具体原因在于进口国通过提高进口产品的农药残留标准等质量要求使我省农产品在生产环节成本提高,甚至由于难以达到过高的要求无法出口;在流通环节,改变检验方法,使得农产品在仓储、检验等通关费用增加,同时也延长了通关的时间,影响了如新鲜蔬菜的质量品质.虽然理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出口国家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有利于出口国的农产品贸易,但就目前而言,安徽省由于自身农业水平的不足仍处于绿色贸易壁的阴影下,如何成功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是农产品贸易持续增长的突破口.

3 对安徽省农产品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建议

3.1提高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实现产品高品质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中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安全、健康,价格已经不是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农产品的出口不能仅依靠低廉的价格,更要提高产品的品质.而安徽省农业主要为小规模化发展,产业源头以小规模的家庭经济为主,因此需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重视农药的合规合理使用,提高产品品质.只有提升安徽省农产品的整体水平与声誉,才能从根本上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产品出口的限制.

3.2加大农业发展力度,实现产业化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经济重心长期着眼于工业,实现了工业化的跳跃式发展,但是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在土地流转改革的浪潮中,安徽省要抓住机遇,政府应大力鼓励企业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技术水平,从整体上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3.3开辟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安徽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市场过度集中限制了其应对市场的灵活性.因此为了分散风险,应在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比如,“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西亚等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安徽省应抓住机遇重视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实现多层次的出口目标.

〔1〕徐维贾,金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1(2):45-51.

〔2〕顾国达,牛晓婧.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6):74-80.

〔3〕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中国商务部.2010年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口分析报告[z]. 2011.

〔5〕王咏梅.绿色贸易壁垒对水产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1(4):56-74.

F741.2

A

1673-260X(2016)07-0080-03

2016-04-18

安徽大学2013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kyxl2013061)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出口额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