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2016-08-15廖光萍
廖光萍
(阿坝师院 人文社科系,四川 汶川 623002)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廖光萍
(阿坝师院人文社科系,四川汶川623002)
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道教养生的优势、便捷的交通、较高的知名度;劣势主要包括:缺乏深度体验游、缺乏养生旅游设施、缺乏专业养生旅游人才;机会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方式的转变为养生旅游发展提供动力、政府对养生旅游的重视、养生旅游需求旺盛、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威胁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客流量相对较小、受自然灾害影响.因此,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多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最后,文章从开发深度体验养生旅游产品,增强"体验性";把握好旅游区位优势,凸显“叠加效应”;配置专门的养生旅游设施;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养生旅游;SWOT分析;青城山
1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
1.1良好的生态环境
青城山处于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气温15.2℃,气候舒适宜人.生理实验表明,500-2000m是人体对大气压感觉最佳的海拔高度,[1]最适合人类生存,青城山海拔在650-2434m之间,是较为理想的开展养生旅游的景区.青城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质量非常好.科学研究表明,若森林的负氧离子达到一定程度则能稳定人的情绪,调节人体血清素浓度,改善神经功能,调节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另外,青城山满眼的“幽”能消除游客的眼疲劳,使其身心感到舒适,缓解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
1.2道教养生的优势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在道教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早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即公元143年,“天师”张陵,选中“青城天下幽”,在青城山传道授徒,于是青城山便成为道教的发祥地.养生术是整个道家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中国传统养生方法重要组成部分,“我命在我不在天”便是道教注重自我修身养性的生动体现.道教养生文化在青城山的发展源远流长,“药王”孙思邈曾在青城山隐居,写就了《千金方》.巴蜀实为古代道教内丹术的发祥地之一.[2]
1.3便捷的交通
青城山坐落于有“中国十大长寿之乡”美誉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部,青城山距都江堰市中心15公里,距成都市68公里.都江堰市处于“九寨、黄龙——成都、都江堰——乐山、峨眉”黄金旅游线的枢纽,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特别是“5.12”地震后,构成了成灌高铁、成灌高速、沙西线、IT大道、成青线、彭青线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经济辐射半径立足成都,覆盖西部地区,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强.现在青城山景区完全可以借助这种区位优势,深度开发养生旅游.
1.4较高的知名度
青城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地,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中国评的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殊的道教渊源和道教文化赋予青城山独特魅力使其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道教名山.2005年以青城山的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青城山道教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青城武术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青城山在海内外以道教名山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劣势
2.1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深度体验游
青城山观光游览的游客最多,体验型较强的产品欠缺,游客的参与性较差,这使景区留不住游客.观光旅游特点是游客在旅游地停留的时间短,游客的复游率较低.青城山目前仍以观光游产品为主,旅游观光客停留的时间在一天以内,造成旅游的“快餐化”,[4]难以推动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青城山短途游客居多,花费结构调整较难,一日游继续占据相当份额.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单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旅游产品的创新迫在眉睫.
2.2养生旅游设施缺乏
与一般旅游不同,养生旅游属于专项旅游,旅游者在吃、住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通常在景区呆的时间较长,强调个性化服务.目前,青城山以养生为主题的接待设施主要有青城豪生酒店,但属于高端消费,一般旅游者消费不起.其他的旅游接待设施以农家乐居多,以农家菜为主,没有专业的营养师配制菜品,规模普遍较小,景区内农家乐的床铺等设施简陋、服务质量较低、卫生条件较差.景区内现有旅游设施不能有效满足旅客的康复、疗养需求,缺乏专业养生设施以及个性化养生服务.
2.3缺乏专业养生旅游人才
目前青城山旅游从业人员对道教养生文化、专业的养生知识、养生旅游等缺乏了解,不能为游客提供养生旅游相关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不少游客认为需要专业的道教养生导游,说明了市场对这块的需求,而这也是制约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道教养生旅游属于特种旅游,需要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一般导游的基本素质外,还需精通道教养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为青城山道教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机会
3.1旅游者需求方式的转变为养生旅游发展提供动力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竞争,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引发多种职业病.缓解身心压力,调整身体状态,保护健康和优化生命,成为新时代人们的追求.因此,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倾向于选择健康养生的方式,人们对生活需求已经从生理需求向精神需求发生转变,越来越关注高层次的健身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在客观上催生了健康休闲、养生度假产业的兴起.
3.2政府对养生旅游的高度重视
青城山所在地都江堰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青城山是世界双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青城山景区的发展受到四川省政府和都江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201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标,深入贯彻实施‘科技兴旅、环境兴旅、文化兴旅、改革兴旅'战略,以创建青城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扎实抓好项目建设、旅游产品打造、历史文化展示、智慧旅游城市和旅游环境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5]因此,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将为青城山养生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3.3养生旅游需求旺盛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观光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胃口.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的养生观念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养生旅游的开发是顺应市场需求的.养生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朝阳产业,具有极大的创新空间和巨大的产业规划链,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人居、饮食、健体、养心、疾病防治等.随着养生产业的发展,人们的养生意识普遍提高,养生旅游的市场潜力巨大.
3.4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首先,青城山与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毗邻;其次,都江堰市位于从成都经汶川、茂县、松潘到黄龙、九寨这条黄金旅游线路上.因此,青城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区位优势,青城山景区应充分把握住这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养生旅游.
4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威胁
4.1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客流量相对较小
图1 四川省5A级旅游景区2012年各月接待游客量对比图①(单位:万人次)
图1是四川省5A级旅游景区2012年各月接待游客量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青城山旅游接待量是最低的,各月都低于其他同级别景区.同样是5A级旅游景区,说明资源级别是一样的,旅游资源禀赋都很高,但是游客量出现如此差距,说明资源并不等于产品,青城山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促进青城山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4.2受自然灾害影响
青城山所在地都江堰地处川西北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度地带,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包括青城山在内的四川省旅游业受到重大冲击,经过快5年的努力,青城山旅游业慢慢复苏.受连续强降雨影响,2013年7月10日,都江堰中心镇发生泥石流灾害,100多人被埋,青城山镇也是这次受灾较严重的乡镇,这次自然灾害又一次将都江堰推到聚光灯前,使得都江堰旅游业又一次受到重创.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综上所述,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见下表1.
表1 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结果
根据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结果,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威胁.因此,应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加快青城山养生旅游的开发.
5.2建议
5.2.1开发深度体验养生旅游产品,增强“体验性”
深度体验旅游关注的是旅游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旅客在交互体验中得到身心的满足.现代旅游人们更青睐高参与度、高体验性的深度旅游产品.因此,在进行养生旅游开发时,都要遵循体验性原则,根据不同客源市场和游客心理特征,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体验旅游项目,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客源,改善游客花费结构,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争取让游客“歇下来”.
5.2.2把握好旅游区位优势,凸显“叠加效应”
如前所述,青城山不仅毗邻“都江堰”水利工程,而且位于黄金旅游线路“九黄线”上,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当地旅游部门应与周边地区旅游部门一起积极探索,统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打破地区壁垒,加快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青城山与都江堰水利工程、映秀地震遗址、黄龙、九寨沟等旅游资源都位于“九黄线”上,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应有效实施区域旅游合作,充分发挥“1+1>2”的联合优势,突破旅游“阴影效应”,凸显旅游“叠加效应”.
5.2.3配置专门的养生旅游设施
专门的养生旅游设施是发展养生旅游的硬件保障,这也是目前制约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城山应按需配置专用养生设施,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文化内涵为原则,因地制宜在景区内配备医疗保健中心,兴建疗养院所、老年公寓、养生会馆和中医养生会所等.这些专用养生旅游设施用材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与景区整体环境协调.选址应慎重,经过详细勘察和反复论证,切忌盲目建造,防止水土流失,将环境效益放在第一位.
5.2.4培养养生旅游专业人才
养生旅游的软件保障是养生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目前制约青城山发展养生旅游的又一重要因素.养生旅游人才应是具有旅游专业知识、医疗护理常识和保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要具有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青城山根据现有状况可通过两条途径来“开发软件”: (1)联合中医保健机构、学校及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共同培养既具有疗养保健知识,又具有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现有服务人员“养生化”.一方面可分批将现有旅游服务人员送出去“深造”,另一方面可聘请专业人士开展旅游养生、医疗护理等方面的培训,对从业者进行专题培训,并参加相应的考核,使其逐步获得医疗护理师、营养师等资格认证.[6]
注释:
①据四川旅游政务网统计报表数据整理绘制.
〔1〕刘春燕,毛建华,叶民盛.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3(4):229-230.
〔2〕徐洋.试论青城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开发[J].消费导刊,2010 (5):8-9.
〔3〕毛丽娅.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灾后重建为例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2):161-166.
〔4〕王丽,宁炯,余子萍.基于道教文化的养生旅游开发研究——以句容市茅山风景区为例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6-14877,14927.
〔5〕都江堰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6〕杨荀荀,杨晓霞,张云.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0(3):1-7.
F592.7
A
1673-260X(2016)07-0069-03纵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仅是量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质的需求,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特种旅游等领域已经成为旅游研究者新的视角,尤其是养生旅游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视角.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本文用SWOT分析法对青城山开展养生旅游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制订合理的青城山养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016-04-22
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5SA0156)研究成果之一;阿坝师专校级规划项目(ASB14-0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