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理念下的《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8-15胡迎东
胡迎东
(江西省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环境友好”理念下的《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迎东
(江西省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该课程的重要性越显突出。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完善考核体系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笔者作为承担该课程十来年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深感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具体改革措施包括:理论教学上增加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畜牧场废弃物的处理及利用、生态养殖等内容;实践教学上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数量;教学方式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内容组成模式;考核方式上细化考核成绩等。
1 提升学科地位
许振英先生曾说过畜牧生产成败的关键是投入/产出比,取决于遗传、营养、疾病防控和环境4个方面,环境因素约占30%左右。遗传方面,养殖场购买种用动物进行自繁自养,选种、配种、人工授精等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参考;饲料方面,养殖场可以购买浓缩料,按照饲料厂家提供的配方购买能量饲料来配比,也可以购买全价料直接使用;疾病控制方面,现在规模化养殖场多采取疫苗防控政策,按照免疫程序免疫,通常情况下发生疫病大流行的概率也不很大。
综上所述,遗传、营养、疾病防控3个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但是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养殖场之间环境因素差异很大,是畜牧生产中最大的变量,所以笔者认为环境因素决定着养殖生产的成败,其学科地位会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提升《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课时设置可以考虑将原来的54课时增加到72课时。
2 创新教学内容
2.1 理论教学方面 《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包括应激、温热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畜牧场的规划与设计、畜禽舍环境的改善与控制、畜牧场的污染与防治、牧场设计等内容[1]。传统教学是先讲上篇(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体的影响)、然后讲下篇(如何管理利用好环境),笔者的理论教学改革是将上篇和下篇结合起来,将理论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如将温热环境与畜舍的保温和隔热结合起来、将光环境和畜舍的间距及门窗设计结合起来、将空气环境和畜舍的通风换气设计结合起来、将水环境和畜舍的给排水结合起来等等,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将该学科内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2]。当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偏重于环境对动物影响规律性的研究,重点讲述如何改善环境为动物服务,对于动物对环境的影响、畜牧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较少。随着新环保法的出台及养殖准入门槛的提高,教学内容增加了畜牧场废弃物处理利用的方法及养殖场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内容:如发酵床养殖技术、堆肥技术、沼气池设计及使用、粪便再生饲料技术、病死畜处理及利用、大农业生态养殖技术等,以提高学生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意识和能力;将畜牧场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发挥畜牧业在大农业圈内的核心地位,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3]。
2.2 实验教学方面 《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各种先进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使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往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在实验室讲授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学生完成实验内容、写出实验报告。对于该实验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验教学改革实际,将实验内容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指标综合测定部分。采用环境监测的新方法、新技术,使用实用性强、便于现场操作的环境监测仪器,如便携式风速计、声级计、照度计等,使学生快速掌握环境指标的测定方法。第二部分为畜牧场规划设计部分。实验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猪场、鸡场、牛场等)开展畜牧场环境卫生及牧场设计调查,调查项目包括畜牧场工艺设计、畜牧场总平面规划设计、畜牧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畜舍类型、间距、通风、采光效果,畜牧场废弃物处理情况,以及畜牧场周边环境等项目,并作出综合评价,形成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通过调查,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畜牧场环境实际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讨论畜牧场环境存在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改变教学方法
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找出案例中养殖场在畜牧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使用多媒体教学,介绍国内外养殖场在环境控制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合理规划设计现代化畜牧场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内容环节,选取畜牧场如何控制污水排放、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等热点话题,将班级学生分为几组,要求每组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制作PPT讲座,每一组派代表上台讲10 min,其他组同学进行打分,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够改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不断丰富试题库,将书本基本理论内容和前沿性知识结合起来,拓展知识面。考核内容重点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同时,为了避免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将考核内容细化为: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提问及讨论、学生PPT作业构成)占15%、课堂笔记占5%、实验操作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该考核方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提升了学习效果[6]。
5 小结
在党的五中全会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理念指导下,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的学科地位更加显著,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新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需要,所以需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将“环境友好”理念引入教学当中,紧扣生产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畜牧场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不断地完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应用技能型动物科学人才。
[1]李如治.家畜环境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3.
[2]刘海英,刘希颖,董维国,等.《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家畜生态学报,2012,9(33):123-125.
[3]张慧霞,方素栎,沈禹颐.《动物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43.
[4]沙爱龙,张伟信,杨丽娟,等.《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7):38-40.
[5]梁鸿雁,刘胜军,陈勇,等.《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2):56-57.
[6]闫红军,沈文正,牛华锋,等.高职“牧场规划设计与家畜环境卫生”课程建设与改革[J].家畜生态学报,2011
(1):110-112.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Livestock Environment Hygiene and Pasture Design Based on the Idea of"Environment Friend"
HU Ying-d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China)
Livestock Environment Hygiene and Pasture Design is the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who major in animal scien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environment friendly"society,the status of this course is more prominent.By innovative teaching content,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and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and a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the enthusiasm,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were stimulated and inspired,an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improved.
Livestock Environment Hygiene and Pasture Design;teaching reform;practice
G642.0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10-0083-02
2016-08-12
项目来源:2015年江西省宜春学院校教学改革课题(YCUJG-2015-54)。
胡迎东(1981—),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贾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