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考核及评价体系改革思考与研究
2016-08-15彭伊凡
彭伊凡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高校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作为教学质量检测手段之一,且对教学工作具有导向功能的课程考核,在高等教育应该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1 充分认识课程考核改革及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评价不重视学生本身的提升与发展,而是在教师的集中授课、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上。既然高校课程考核是对课程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和评价,可以说,课程考核的科学与否关乎到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单一,主要是通过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考查来评价,平时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成效评价均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从而也难以达到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教师教书的多,教学的少,考书的多,考能力的少,课程考核内容随意性大,考核方式也随心所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背离,有些无明确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课程评价能够基于设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点,全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切实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及评价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2 转变课程考核管理理念
谈及改革,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碰到一些难点与制约因素。要改革,首先要转变管理理念,可以从重点关注管理,转变为既关注管理,更重视教育。重管理的考核理念侧重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并且据此决定学生能否获取毕业证与学位证,大多数高校也以此决定学生奖学金高低,同时也对教师进行业绩考核。而管理与教育并重的考核理念,除上述情况外,同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互动与得失。
对管理理念的看重,必须会导致高校课程考核成为一门课就一次考试的局面,而且,考试结果仅简单地以分数形式呈现,这样一种模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对学校的学风与考风也有所影响,并且引起社会、高校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要想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必须转变这种考核理念,高校管理急需向精细化管理进军。在“教”与“学”中,如果以教为主,让学生成为被动学习的个体时,那么课程考核结果就会缺位或反馈延迟。有了这种限制,教师与学生则会无法改进教学与学习进程,也不利于观察自身行为。为去掉这些弊端,课程考核应回归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在重管理与教育理念指导下,课程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当下的课程考核改革,就考核方式来说,一定要强化过程考核与形成性考核,改变往常一次考试定结果的终结性考核,从而逐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与考查,且多数采用课程结束后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改革后的考核形式应呈多样化,可根据各学科自身特点、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查,口试、实验(践)现场考核、项目调查、书面报告、演讲与互评、课堂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特点选取几种形式的组合,考试时间也可分阶段,不一定限制在期末进行。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应特别注重过程性,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大的方面:
(1)平时考核: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三方面。学习态度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到课状况、是否认真听课以及所布置论文或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发言及平时测验的考核;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动手情况,主要体现在实验实训报告以及实际操作情况来进行考核。
(2)期末考核:该项成绩可由两条途径获得,一个是传统期末考试闭卷笔试,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简单运用和具备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另一个即开卷考试,该类试题大多为设计型与综合运用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所掌握知识或实际能力来作答,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可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进行考核。
(1)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必修课程作为学校的考试科目,应实行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并不断更新,实行流水阅卷。
(2)专业应用类课程,如秘书、办公室管理、文书写作等课程,课程的应用性很强,则应实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3)专业实践类课程,可采取过程考核形式,以完成作业、报告或论文为依据。实训类课程以及社会调查报告必须有周次,将完成报告与周次纳入考核,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比例记入期末总成绩。
(4)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该类课程一般可实行开卷考试,也可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采用小论文、口试、调查报告或者笔试等考核方式。
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一定是非常注重的,且整个评价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其评价方式也可多样性,可以采取自评与互评的方式,也可以用作品展示、实际操作、观察与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体现,这样一种评价方式能切实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也能体现基础差异,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具体可按以下原则进行过程性评价。
(1)转变教学观念。过程性评价改变了以往的测试评价,教学模式也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与认知结构,选自己需要的知识,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3)学生自评或互评。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中,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更深层次的方向上来。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过程性评价中逐步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形成性考核的使用,将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能有效检测出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状况,寻找学习之间的差距,不断优化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有效性;有利于及时了解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状况及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
4 改革课程考核内容,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核
课程考核内容的改革,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肯定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教学目标开始改革,再到重视能力培养,以达到素质培养的目的。
考核内容识记性与教材中基础知识所占比例过大,缺乏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核,学生大多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课笔记与老师所划重点上,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大学生不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集能力与素质于一身的人才。
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切实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应考核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考核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像那些仅凭识记就能作答的题目要杜绝或大量减少,改革后的试题应全面考核学生的分析、运用与归纳等综合能力,实验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对实验结果要会分析与运用。此外,还应考核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及课业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与新方法。只有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才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5 改革课程考核主体,学生本人也可共同参与
考核主体可以由以教师为主走向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考核传统意义上由任课教师独自主导完成,改革考核主体后可由任课教师、学生同伴和学生本人共同参与课程教学与课程考核,从而充分反映课程参与各方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主体的变化,更是解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的必然之路。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这要求高校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从而确立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积极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课程考核主体实现了多元化转变,这样一来,学生是参与者与考核者了,可充分提升学生的兴趣与认同感。这样一种将师生看成学习共同体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与学术互动,同样,也可鼓励学生之间彼此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自我考核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从而调整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以此确定新的努力目标。
6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属于课堂教学评价,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加以实施,指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评价的标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评价方案。
评价的目的当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那么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进步情况,而不是学生最后达到的水平。教师和学生应该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有哪些进步,又存在哪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使学生明确将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无论采取何种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结果或终结性评价结果均应呈现报告,在此,应该注意保留过程的完整性,做好平时成绩评定的记录,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标准,为以后不断改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2] 郝路军.高等学校课程评估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113.
[3] 王金云.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困惑及改革趋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学社会科学版),2010,(5).
[4] 周裕兰.高校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改革探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 孙睿君,沈若萌,管浏斯.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6] 陈福州,周江华,徐庭留.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效果评价—基于ISO9000标准[J].宁波大学学报,2011,(11).
[7] 廖瑞斌.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上旬,2010,(7).
[8] 黄德智.关于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 龙坚文.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34).